图书介绍
自然地理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然地理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732502.jpg)
- 刘南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8977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5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671页
- 主题词:自然地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地理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
一、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2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2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3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4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5
第三节 自然地理学的分科6
第四节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7
第二章 行星地球8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8
一、从地球看宇宙8
二、地球所属的太阳系17
三、地球的天然卫星33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45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45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53
三、时间与历法63
第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70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70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73
三、地球的表面结构75
第三章 地壳79
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79
一、地壳的化学组成和结构79
二、矿物81
三、岩石96
四、矿床112
五、矿产资源117
第二节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119
一、地壳运动概述119
二、岩层的成层构造126
三、褶皱构造128
四、断裂构造132
第三节 地壳运动学说135
一、地槽-地台学说135
二、地质力学学说139
三、板块构造学说144
第四节 地壳的演化与发展简史154
一、地质年代154
二、地球上生物的演化与发展157
三、地壳构造轮廓与古地理面貌的演变历史164
第四章 气候170
第一节 大气的一般特性170
一、概述170
二、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70
三、大气水分及其相变175
第二节 气候形成的辐射和热力因素185
一、气候形成的辐射因素185
二、气候形成的热力因素196
三、全球气温带206
第三节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素207
一、气压和大气流动207
二、大气环流和风系214
三、气团与锋222
四、大型空气涡旋225
第四节 气候形成的下垫面因素234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234
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240
三、地形与气候244
四、冰雪覆盖与气候248
五、局地地面特性与气候249
第五节 气候类型250
一、气候分类方法250
二、世界气候类型254
三、局地气候259
第六节 气候变化264
一、气候变化的史实264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269
第七节 气候资源273
一、光能资源273
二、热量资源275
三、水分资源277
四、气候生产潜力279
五、风能资源280
第五章 水文281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281
一、水分循环281
二、水量平衡283
第二节 河流286
一、河流、水系和流域286
二、河流的水情要素289
三、河流的补给294
四、河川径流296
五、河流的分类306
六、河流的利用和改造306
七、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307
第三节 湖泊和沼泽308
一、湖泊308
二、沼泽315
第四节 地下水318
一、地下水概述318
二、地下水的理化性质321
三、地下水的运动325
四、地下水的类型326
五、几种特殊地下水和泉330
第五节 冰川333
一、终年积雪和雪线333
二、冰川的形成334
三、冰川的运动334
四、冰川的类型335
五、冰川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36
第六节 海洋337
一、海水的理化性质337
二、海水的运动342
三、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354
第七节 水资源356
一、水资源的特性356
二、水资源的评价、利用和管理357
第六章 地貌359
第一节 地貌的形成因素359
一、营力因素359
二、岩石因素360
三、构造因素360
四、时间因素360
第二节 构造地貌361
一、全球构造地貌361
二、大地构造地貌364
三、地质(岩层)构造地貌372
第三节 流水地貌376
一、流水作用376
二、片流地貌378
三、沟谷流水地貌380
四、河流地貌382
五、流水地貌的发育394
第四节 喀斯特(岩溶)地貌396
一、喀斯特作用397
二、地下水的分带与喀斯特作用399
三、喀斯特地貌400
四、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405
第五节 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406
一、风成地貌406
二、黄土地貌414
第六节 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417
一、冰川地貌417
二、冻土地貌422
第七节 海岸地貌426
一、海岸地貌发育的因素427
二、海岸侵蚀及其地貌429
三、海岸泥沙运动及堆积地貌430
四、海岸类型434
第八节 地貌类型440
一、陆地地貌441
二、海底地貌444
第九节 灾害地貌与防治444
一、崩塌与塌陷445
二、滑坡446
三、泥石流447
四、土地沙漠化448
第七章 植物451
第一节 植物与环境451
一、概述451
二、气候对植物的影响452
三、土壤对植物的影响459
四、地形对植物的影响463
五、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64
六、人类对植物的影响465
七、植物的指示现象466
第二节 植物群落467
一、概述467
二、植物群落的组成468
三、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471
四、植物群落的动态474
五、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477
第三节 植被类型478
一、热带植被478
二、亚热带植被482
三、温带植被483
四、寒带植被486
五、隐域植被487
第四节 植物的分布与区系489
一、植物分布区489
二、植物区系495
第五节 植被资源498
一、植被资源的特性498
二、森林植被资源498
三、草原植被资源500
第八章 动物502
第一节 动物与环境502
一、概述502
二、自然因素对动物的影响503
三、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508
四、动物对环境的适应512
第二节 动物的生态类群513
一、动物的生活类型513
二、动物群落516
三、陆地动物群落517
四、水域动物群落522
第三节 动物的分布与区系524
一、动物分布区524
二、动物区系529
第四节 动物资源535
一、动物资源的价值和特点535
二、动物资源利用中的问题536
三、动物资源的保护措施538
第九章 土壤540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540
一、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541
二、土壤水分与空气544
三、土壤养分与酸度546
四、土壤颜色与温度547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549
一、形成土壤的两种基本作用549
二、土壤剖面及其变化550
三、土壤发育的影响因素554
四、土壤的主要成土过程558
第三节 土壤的类型与分布564
一、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564
二、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565
三、土壤系统分类及其土纲和分布569
第四节 土壤资源573
一、土壤资源的特点和价值573
二、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575
三、土壤的改良与资源保护577
第十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580
第一节 整体性规律580
一、概述580
二、整体性认识的发展581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进化发展587
第二节 时间演化规律591
一、周期性节律591
二、旋回性节律592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稳定性595
第三节 空间分异规律597
一、基本规律597
二、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598
三、垂直地带性606
四、垂直地带的特征609
五、地方性611
六、空间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613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应用614
一、土地类型615
二、综合自然区划624
第十一章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631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631
一、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631
二、人种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632
三、人口质量的自然地理因素634
四、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636
第二节 人类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637
一、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发展637
二、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效应638
三、人口增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640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643
一、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意义643
二、自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644
三、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650
主要参考文献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