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的哲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的哲学 上
  • 李翔德著 著
  • 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030580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37页
  • 文件大小:228MB
  • 文件页数:824页
  • 主题词:美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的哲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大美学时代3

杂文&散步与美学3

美学的生命7

含笑的哲学15

美学是“科学的皇后”18

大美学时代32

上卷 美·善的象征49

人蛇不了情49

美的哲学53

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谐社会58

柏拉图美的哲学(一)62

柏拉图美的哲学(二)66

柏拉图美的哲学(三)70

柏拉图美的哲学(四)73

柏拉图美的哲学(五)77

柏拉图美的哲学(六)80

柏拉图美的哲学(七)84

柏拉图美的哲学(八)89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一)93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二)100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三)104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四)108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五)116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六)126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七)132

柏拉图“美学治国”思想(八)139

读不完的康德——为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而作146

图腾与美学154

哭的艺术158

善的象征163

哲学与爱情166

美学与爱情170

音乐之风175

莲颂180

美学之国——印度归来话美学之一184

破解柏拉图的“迷狂说”——印度归来话美学之二187

新旧异同皆美学——印度归来话美学之三190

印度传统美的模式——印度归来话美学之四196

悲剧与崇高203

永远的毛泽东203

人猴不了情208

毛泽东美学时代(一)213

毛泽东美学时代(二)217

毛泽东美学时代(三)219

毛泽东美学时代(四)223

毛泽东美学时代(五)228

动机、效果与伦理评价(一)238

动机、效果与伦理评价(二)243

动机、效果与伦理评价(三)247

动机、效果与伦理评价(四)250

悲剧大师毛泽东——为纪念《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而作253

伦理美学与和谐社会273

伦理美学(一)273

伦理美学(二)278

伦理美学(三)283

伦理美学与历史必然(一)288

伦理美学与历史必然(二)292

《淮南子》的伦理美思想(一)298

《淮南子》的伦理美思想(二)302

《淮南子》的伦理美思想(三)305

《淮南子》的伦理美思想(四)308

《淮南子》的伦理美思想(五)313

《淮南子》的伦理美思想(六)317

伦理至美 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伦理美思想(一)320

伦理至美 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伦理美思想(二)323

伦理至美 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伦理美思想(三)326

伦理至美 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伦理美思想(四)330

古希腊的和谐美思想——美在和谐(一)334

中国和谐美思想的起源与演进——美在和谐(二)338

儒家“和谐三部曲”——美在和谐(三)340

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美在和谐(四)344

和谐&结构的功能——美在和谐(五)347

儒家“和谐社会系统论”——《礼记》的伦理美思想体系(一)350

儒家“和谐社会系统论”——《礼记》的伦理美思想体系(二)355

儒家“和谐社会系统论”——《礼记》的伦理美思想体系{三)364

儒家“和谐社会系统论”——《礼记》的伦理美思想体系(四)368

伦理美学与“诚信山西”(一)371

伦理美学与“诚信山西”(二)376

伦理美学与“诚信山西”(三)380

诚信缺失需要综合治理384

远大理想与精神文明391

精神文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一)398

精神文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二)402

精神文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三)407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410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二)420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三)427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辩证法(一)434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辩证法(二)438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辩证法(三)440

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443

心灵的“乐师”447

美育与精神文明450

美育——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453

气·真善美的巡礼459

今古“气”观——今古“气”观(一)459

气与理——今古“气”观(二)464

气与道——今古“气”观(三)467

理气先后——今古“气”观(四)469

气与善——今古“气”观(五)473

气与美——今古“气”观(六)477

“浩然之气”——今古“气”观(七)480

中国式崇高——今古“气”观(八)484

气·形&神——今古“气”观(九)488

笔墨文气——今古“气”观(十)494

“气血”人才——今古“气”观(十一)500

气与哲学——今古“气”观(十二)504

气与科学——今古“气”观(十三)511

气·气功&医学——今古“气”观(十四)518

来自远古的神秘呼声——今古“气”观(十五)521

气·气功&中医与《周易》——今古“气”观(十六)530

气&体育与养生——今古“气”观(十七)534

气——批判的洗礼——今古“气”观(十八)538

人才 用人与审美545

最有力量的人——人才论与用人学之一545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人才论与用人学之二550

知人为聪——人才论与用人学之三554

任人自贤——人才论与用人学之四557

任人自全——人才论与用人学之五560

伯乐常有——人才论与用人学之六564

用人与用药——人才论与用人学之七567

用人不疑——人才论与用人学之八571

“好为人师”赞——人才论与用人学之九575

“遥远西伯利亚人”的思想方法——人才论与用人学之十579

“廉政”的含义582

人事民主的曙光584

《为吏之道》的用人思想590

包公论用人(一)593

包公论用人(二)599

包公论用人(三)605

包公论用人(四)608

包公论用人(五)612

包公论用人(六)615

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621

人才的“中和质量”之美——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二)625

以“聪明”与爱为主体的伦理美——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三)627

人才的结构美——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四)630

度人&审美与主体修养——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五)636

可悲的“静争论”和“圣人观”——刘劭《人物志》的人才美学思想(六)640

明清吏治的没落645

孙中山先生的用人思想653

从有争议的干部中发现人才658

真理与崇高665

永远的马克思665

像真理一样朴素669

真理的位置673

直奔真理677

“直”疑680

“明哲保身”正解685

“让人讲话”断想688

亡羊补“捞”691

“自投罗网式”694

白铁无辜铸佞臣697

王者之风——从刘易斯&泰森拳击大战说起700

悲哉!“理解万岁”703

“造神”新论707

“灵魂”正解710

“拆城”颂712

墙论715

重读《六国论》718

历史若能“假使”721

从“九一八”到“南京大屠杀”726

解放日&纪念与反思735

下卷 自觉与自由741

“知幸”篇741

从“留一手”说起743

光明在前745

“得道之方”747

不能都是“高个子”749

流水的风格751

“黔虎”之技754

引而不发756

有权不逞759

方向与方法761

“志”论765

不断提高自觉性771

“不怕”是对必然的认识774

从布鞋的质量谈起777

一枝一叶总关情781

“话说三遍淡如水”吗785

在名字的后面788

党内有无阶级路线791

做矛盾的主人794

“非正规动作”赞797

烧向形而上学的一把火800

战略思想的胜利805

留得豪情在人间807

总结经验的经验811

不能说“总结是成功之母”吗814

服从组织与坚持真理818

领导威信与群众路线82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825

喂猪的哲学828

司法 美与丑833

巡按的烦恼——断案中的哲理之一833

“猫大人的辩证法”——断案中的哲理之二835

一文钱的官司——断案中的哲理之三839

李代桃冤 桃僵亦屈——断案中的哲理之四841

玛丝洛娃的命运——断案中的哲理之五845

烧向司法腐败的一把火849

科学 真善美855

“完美风暴” 完美风格——纪念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100周年855

谈天说地862

利害篇865

农业、科学与哲学(一)869

农业、科学与哲学(二)872

农业、科学与哲学(三)875

指南车的发明与桌子的哲学880

艺术·创作与审美889

从虚心开始889

天才的地盘892

智慧的加法896

享受每一天899

重复是学习的母亲903

怀疑是科学之母907

科学发现的诗意911

x射线的发现与偶然916

抓住荷叶摸到藕920

向里寻到精英处923

在地狱的入口处926

独具慧眼930

散论“悲愤出诗人”934

运用艺术对比 塑造艺术形象——谈《简爱》的艺术手法938

《激情》为何唤起人们的激情——也谈石光荣与《激情燃烧的岁月》943

杂文的生命950

杂文不了情954

文简而理周 旨深而不晦——从一篇社论谈社论的写作962

提高理论水平最重要——与通讯员谈通讯报道968

关于文艺学的科学化972

关于文艺创作的科学化979

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答《当代文艺思潮问》987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991

坚持出版工作的一元论995

莫为稻梁去著书1004

图书质量学初论1012

起书名的学问1017

“全球化”视野中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1022

光影世界中的“美学散步”——摄影与美学之一1029

梦幻境界——摄影与美学之二1031

文化意蕴——摄影与美学之三1037

“美学泛化”——摄影与美学之四1042

自由王国——摄影与美学之五1045

人物 作品 情操1049

两个春天的回忆——悼念朱光潜先生1049

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我所认识的著名哲学大师张岱年1054

躲在我身后的人——四十年后忆永贵1066

从“寿平”到寿平——国画大师美学家董寿平逝世九年祭1079

肖像大王龚建新1102

仙风道骨识少英1106

玉莲记1111

真境 圣境 化境1117

九寨黄龙记1117

“皇城相府”记1126

赵城“谁园”记1132

延安杨家岭记1148

延安王家坪记1153

柏林倒墙记1157

骑士城堡记1164

友谊的象征1170

德意志&绿色之邦1175

“天然森林王国”——德国1182

法国有个“司马迁”——阿尔伯&肯德和他的《地球档案》1187

摄影“走火入魔”记1193

幻境·圣境&仙境——从天池到天池1197

从平遥城到印度门——“疯”在印度(一)1205

礼仪之邦——“疯”在印度(二)1209

月亮之国——“疯”在印度(三)1213

艺术之乡——“疯”在印度(四)1216

气势恢弘的汉皮古建——“疯”在印度(五)1219

红色神话阿格拉——“疯”在印度(六)1222

爱的象征——泰姬陵——“疯”在印度(七)1225

玫瑰城斋普尔——“疯”在印度(八)1228

印度长城与水晶城堡——“疯”在印度(九)1231

库杜布高塔与莲花堂——“疯”在印度(十)1234

“疯”在印度——“疯”在印度(十一)1237

印度不了情——“疯”在印度(十二)1241

醉在澳洲(一)1244

醉在澳洲(二)1252

醉在澳洲(三)1259

醉在澳洲(四)1268

醉在澳洲(五)1278

醉在澳洲(六)1289

醉在澳洲(七)1295

醉在澳洲(八)1314

醉在澳洲(九)1329

醉在澳洲(十)1335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家乡三日之一1344

华夏始祖女娲陵 远古文化建筑群——家乡三日之二1354

华夏人文始祖 中华智慧之星——家乡三日之三1364

神秘卦地今犹存 祖皇伏羲何处寻——家乡三日之四1374

帝尧德性传万世 东方智慧泽全球——家乡三日之五1383

帝尧之都 赤龙之乡 中国之根——家乡三日之六1392

凤凰城 简子邑 罗云村里出皇帝——家乡三日之七1402

千年古刹无一存 只有“谁园”知古今——家乡三日之八1410

序·跋·补遗1421

青工的良师益友——《当代青工丛书》前言1421

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发展1423

一部独具特色的人才学专著——《中国用人史》简介1425

家乡的世界很精彩——《赵城歌谣集》序1428

中国哲学史界的新成果——《中国哲学史论》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评介1431

具有学术个性的奉献——《美学新视角》序1437

美国人眼中的百年中国——《从末代皇帝到一代伟人》序1443

美在典型——《中欧莱茵之邦——德国》后记1447

三十八年弹指间——《崛起中的山西人民出版社》序言1450

批评家的乐园——在《批评家》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1456

“一首澎湃激越的民族交响乐”——中国交响乐指挥第一人李德伦1459

田园诗情识玉林——从著名花鸟画家裴玉林的挂历谈起1471

秀气·猛气&霸气——从世篮赛、多哈回合到NBA1475

评介 赏析1485

喜读《留得豪情在人间》&郭全盛1485

感情·理论&文采——再读《留得豪情在人间》&郭全盛1490

理论结合实际的典范——评《向自由飞跃》和《南柳党支部抓两头》&张承纲1495

《真理的位置》赏析&郭全盛1500

《散论“悲愤出诗人”》赏析&郭全盛1502

哲学的美——读《美的哲学》&铁泉1504

哲学上的《燕山夜话》——读李翔德著《美的哲学》&鲁品越1508

自然美的定格——《九寨、黄龙美学日志》与风景摄影艺术&郑波光1512

美学书林的一朵奇葩——《中国美学史话》评介&墨平1516

《中国美学史话》序&蒋孔阳1520

澳中永恒文化关系的卓越展示&唐茂思1523

《中国伦理美学》简介1524

喜读《伦理美学》&向培风1528

解读李翔德的大展情结&田文杰1532

读《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1534

自序 后记1539

我的童话年代——纪念《山西日报》创刊45周年1539

第一个早晨——《若翔文集》自序1544

本书初版后记1548

本版后记1551

本版又记——我的文章人生1554

编辑与写作年表16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