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 叶大法,杨国荣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0954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空气调节系统-系统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构成1

1.3 变风量空调系统基本原理2

1.4 现代化办公建筑特点与热舒适性3

1.4.1 办公建筑分类3

1.4.2 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4

1.4.3 现代办公建筑特点5

1.4.4 热舒适性与室内空气品质5

1.5 办公建筑常用空调系统7

1.5.1 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8

1.5.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8

1.5.3 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9

第2章 负荷计算11

2.1 民用建筑空调负荷计算问题11

2.1.1 表面换热系数11

2.1.2 内围护结构负荷12

2.1.3 渗透空气负荷13

2.1.4 设备负荷14

2.1.5 间歇性空调的蓄热负荷15

2.1.6 通风窗方式17

2.1.7 通风双层幕墙方式17

2.1.8 其他18

2.2 内、外分区与空调负荷19

2.2.1 现代化办公楼分区19

2.2.2 外区进深与空调负荷分配21

2.3 分区间的气流混合23

2.3.1 混合损失和混合得益23

2.3.2 室内气流混合损失的主要原因24

2.3.3 室内混合损失量化分析25

2.3.4 室内混合损失预防措施26

2.4 内、外区冷热负荷计算步骤26

2.4.1 划分内、外区26

2.4.2 划分温度控制区27

2.4.3 初步布置空调末端装置27

2.4.4 确定室内设计温、湿度27

2.4.5 负荷计算和累计27

第3章 变风量末端装置29

3.1 变风量末端装置分类29

3.2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性能29

3.2.1 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29

3.2.2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33

3.2.3 旁通型变风量末端装置34

3.2.4 诱导型变风量末端装置35

3.2.5 变风量风口37

3.3 变风量末端装置用各类风速传感器41

3.3.1 皮托管式风速传感器42

3.3.2 螺旋桨式风速传感器44

3.3.3 超声波式风速传感器45

3.3.4 霍耳效应电磁式风速传感器47

3.3.5 热线(热膜)式风速传感器48

3.3.6 各种风速传感器性能参数比较50

3.4 变风量末端装置调节风阀及均流器50

3.4.1 调节风阀50

3.4.2 均流器51

3.5 变风量末端装置加热器52

3.5.1 变风量末端装置热水再热盘管52

3.5.2 变风量末端装置电加热器52

3.6 变风量末端装置执行器与控制器简介52

3.6.1 执行器52

3.6.2 控制器53

第4章 变风量末端装置整定测试54

4.1 变风量末端装置整定测试的必要性54

4.2 变风量末端装置整定测试55

4.2.1 变风量末端装置风量整定测试装置55

4.2.2 风量整定测试装置及仪表性能56

4.2.3 风量整定测试57

4.2.4 末端装置再热盘管热工性能测试59

4.2.5 末端装置声学性能测试59

第5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选择61

5.1 单风道型变风量空调系统63

5.1.1 单冷型单风道系统63

5.1.2 单冷再热型单风道系统65

5.1.3 冷热型单风道系统68

5.1.4 单风道系统小结70

5.2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空调系统70

5.2.1 串联型变风量系统70

5.2.2 并联型变风量系统73

5.2.3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选择因素75

5.3 组合式单风道型变风量空调系统77

5.3.1 风机盘管机组加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77

5.3.2 周边散热器加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80

5.3.3 无外区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83

5.4 双风道型变风量空调系统84

5.4.1 系统构成84

5.4.2 双风道混合型变风量末端装置86

5.4.3 系统全年运行与送风温度87

5.4.4 特点与适用性89

5.5 诱导型变风量空调系统91

5.5.1 系统构成91

5.5.2 诱导型变风量末端装置91

5.5.3 特点与适用性92

第6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置93

6.1 系统设置理念与得失93

6.1.1 北美国家的系统设置93

6.1.2 日本的系统设置96

6.2 系统设置方法98

6.2.1 系统规模比较98

6.2.2 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设置思路99

6.2.3 典型系统布置方式101

6.3 系统设置实例103

6.3.1 上海国际航运金融大厦103

6.3.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大厦103

6.3.3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4

6.3.4 上海平安保险金融大厦105

第7章 空气处理装置设计选型与节能运行107

7.1 空气处理装置107

7.1.1 组成与分类107

7.1.2 常用空气处理系统简介107

7.2 系统风量110

7.2.1 关于风量问题110

7.2.2 计算过程111

7.2.3 例题113

7.3 自然冷却节能115

7.3.1 自然冷却概念与分类115

7.3.2 空气节能器控制方法117

7.4 空气处理装置各部件选用122

7.4.1 风机122

7.4.2 风量调节装置123

7.4.3 冷、热盘管125

7.4.4 空气过滤器126

7.4.5 全热交换器127

7.4.6 加湿器129

第8章 变风量末端装置选型130

8.1 末端装置风量计算130

8.1.1 一次风最大风量130

8.1.2 一次风最小风量131

8.1.3 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内置风机风量134

8.1.4 例题134

8.2 末端装置选型136

8.2.1 基本概念136

8.2.2 选型注意要点139

8.2.3 选型实例139

第9章 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143

9.1 概述143

9.1.1 低温送风系统分类143

9.1.2 低温送风系统优点143

9.1.3 低温送风系统的适用性144

9.2 低温送风系统冷源144

9.2.1 冷源形式与送风温度关系144

9.2.2 冷水机组144

9.2.3 冰蓄冷系统145

9.3 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145

9.3.1 空调冷负荷计算145

9.3.2 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151

9.4 低温送风空调器选型及机房布置160

9.4.1 空调器选型160

9.4.2 空调机房布置161

9.5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运行161

9.5.1 低温送风系统的软启动161

9.5.2 送风温度的再设定162

9.5.3 利用自然冷源节能运行162

第10章 变风量地板送风系统163

10.1 概述163

10.1.1 地板送风空调系统特点163

10.1.2 地板送风与置换通风的区别165

10.1.3 地板送风室内气流分布简介166

10.2 变风量地板送风口与末端装置简介167

10.2.1 变风量地板送风口167

10.2.2 变风量地板送风末端装置170

10.3 架空地板体系与地板静压箱172

10.3.1 架空地板体系172

10.3.2 地板送风静压箱172

10.4 地板送风系统空调器基本要求174

10.5 地板送风空调系统设计175

10.5.1 地板送风冷、热负荷计算175

10.5.2 地板送风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确定178

10.5.3 地板送风系统分区179

10.5.4 地板送风静压箱设计180

10.5.5 地板送风变风量末端装置及地板送风口选型181

10.5.6 地板送风系统设计184

10.5.7 地板送风系统施工与调试188

第11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设计189

11.1 新风系统的设计概念189

11.1.1 现行空调系统新风量计算方法189

11.1.2 新风设计新的概念与方法190

11.2 单通道多分区系统新风量计算198

11.2.1 概念与方法198

11.2.2 计算示例199

11.3 双通道多分区系统新风量计算202

11.3.1 概念与方法202

11.3.2 计算示例204

11.3.3 其他双通道多分区系统207

11.4 两种新风量计算方法比较207

11.5 新风处理方式208

11.5.1 新风分散处理方式208

11.5.2 新风集中处理方式209

11.5.3 系统定新风量处理方式209

11.5.4 末端定新风量处理方式209

11.6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新风系统的组合212

第12章 风管系统设计214

12.1 风管系统分类214

12.2 风管设计方法214

12.2.1 等摩阻法214

12.2.2 静压复得法216

12.2.3 摩阻缩减法217

12.2.4 T最优化法218

12.2.5 各设计方法比较218

12.3 风管系统布置219

12.3.1 送风管219

12.3.2 回风管220

12.4 风管系统设计要点222

12.4.1 末端装置一次风连接管222

12.4.2 风机连接224

12.4.3 配件连接225

12.4.4 风管系统设计步骤227

第13章 变风量系统气流组织229

13.1 概述229

13.1.1 合理选择送风散流器的必要性229

13.1.2 气流分布基本原理230

13.1.3 空气射流235

13.2 房间气流混合236

13.3 吊平顶送风散流器与回风口237

13.3.1 送风散流器237

13.3.2 回风口248

13.4 室内气流分布设计249

13.4.1 送风散流器选型基本过程249

13.4.2 送风量计算250

13.4.3 送风散流器类型选择与设置要求251

13.4.4 送风散流器数量、风量的确定252

13.4.5 冷风射流分离点252

13.4.6 散流器噪声标准校核253

13.4.7 送风散流器压力降校核254

13.5 空调房间内风管与风口设置255

13.6 热芯高诱导比低温送风散流器选择与布置要点257

13.7 送风散流器选用实例257

13.7.1 常温变风量空调系统方形送风散流器选择实例257

13.7.2 低温变风量空调系统条缝型送风散流器选择示例260

13.8 空气分布CFD模拟261

13.8.1 CFD技术的发展过程261

13.8.2 CFD数学模型介绍262

13.8.3 数值计算方法264

13.8.4 计算与实验结果分析265

第14章 噪声控制267

14.1 概要267

14.1.1 声学基础267

14.1.2 室内噪声评价方法与标准268

14.1.3 变风量空调系统噪声分析及控制270

14.2 空调器及风管系统噪声控制方法272

14.2.1 空调器风机272

14.2.2 风管配件274

14.2.3 风口275

14.2.4 机房275

14.2.5 管井276

14.3 变风量末端装置及吊平顶内的噪声控制277

14.3.1 吊平顶噪声控制277

14.3.2 末端装置噪声计算282

14.3.3 吊平顶传声计算285

第15章 自动控制287

15.1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287

15.1.1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内容287

15.1.2 室温传感器的选择与设置288

15.1.3 末端装置控制器与风阀执行器的选择289

15.1.4 末端装置控制要求表289

15.2 系统风量控制289

15.2.1 定静压法290

15.2.2 变定静压法292

15.2.3 总风量法292

15.2.4 变静压法294

15.3 送风温度控制297

15.3.1 高低负荷法297

15.3.2 最大负荷法299

15.3.3 投票法299

15.4 新风控制302

15.4.1 最小新风量控制302

15.4.2 最小新风量设定值303

15.5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示例304

15.6 BAS网络系统简介307

第16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运行管理310

16.1 运行管理阶段的几个概念310

16.1.1 寿命周期费用310

16.1.2 技术资料保管311

16.1.3 运行管理人员312

16.2 系统运行312

16.2.1 节能运行方法312

16.2.2 安全运行要点313

16.3 系统维修保养313

16.3.1 例行检查313

16.3.2 维修保养314

16.3.3 故障分析316

第17章 设计实例317

17.1 设计条件317

17.1.1 建筑概况317

17.1.2 冷、热源318

17.1.3 室内、外空气设计参数318

17.2 系统选择与设置319

17.2.1 基本情况分析319

17.2.2 系统比较319

17.2.3 系统设置319

17.3 内、外分区与负荷计算320

17.3.1 内、外分区320

17.3.2 负荷与风量计算320

17.4 变风量末端装置选型323

17.4.1 风量计算323

17.4.2 末端装置性能表324

17.5 新风设计324

17.5.1 系统选择324

17.5.2 区域新风量计算324

17.5.3 系统新风量计算326

17.6 风系统设计327

17.6.1 风系统设计要点327

17.6.2 风管管径计算328

17.6.3 周边风机盘管机组设置328

17.7 空调器选型计算329

17.8 变风量末端装置噪声计算330

17.9 自动控制设计331

17.9.1 变风量末端装置控制331

17.9.2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332

17.9.3 新风及排风系统控制333

第18章 常用变风量末端装置主要技术参数335

18.1 上海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变风量末端装置335

18.2 美国Titus公司变风量末端装置(北京海鼎易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资料)340

18.3 上海大智公司变风量末端装置344

18.4 美国皇家公司变风量末端装置351

18.5 美国环境技术公司(ETI)变风量末端装置(鑫辉国际有限公司提供资料)357

18.6 特灵空调公司变风量末端装置及成套式变风量系统358

18.7 日本协立空调株式会社变风量末端装置365

基本术语372

结束语380

参考文献3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