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电缆及结构化布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电缆及结构化布线
  • 刘有信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573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电缆及结构化布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缆及其相关硬件类型1

1.1 引言1

1.2 铜缆、光纤和无线媒体1

1.3 铜媒体2

1.3.1 非屏幕双绞线(UTP)2

1.3.2 屏幕双绞线(STP)3

1.3.3 STU和UTP的比较3

1.3.4 同轴电缆4

1.4 光纤媒体5

1.4.1 如何正确选择光纤电缆6

1.4.2 铜缆我光缆的比较7

1.5 无线媒体8

1.5.1 无线LAN8

1.5.2 无线LAN的优缺点9

1.6 小结10

第2章 网络类型11

2.1 引言11

2.2 局域网(LAN)11

2.3 广域网(WAN)13

2.4 虚域网(VAN)14

2.5.3 Internet使用16

2.5.2 Internet发展的第一浪潮16

2.5 Internet16

2.5.1 结构16

2.6 Intranet17

2.6.1 应用和服务18

2.6.2 建立物理布线基础结构18

2.6.3 Intranet的支持18

2.6.4 连通性19

2.6.5 交换和可伸缩性19

2.6.6 典型小型Intranet结构20

2.7 Extranet21

2.8 小结23

3.2 网络布线标准组织24

3.2.1 国际组织24

第3章 网络布线标准24

3.1 引言24

3.2.2 地方组织25

3.2.3 各国的组织26

3.3 网络布线标准27

3.3.1 ANSI TLA/ELA-T568-A27

3.3.2 ISO/IEC 1180139

3.3.3 IEEE 802.X41

3.3.4 FDDI标准44

3.3.5 ISDN标准49

3.4 小结51

第4章 典型布线系统产品52

4.1 引言52

4.2 AT T(Lucent)SYSTIMAX53

4.2.1 SYSTIMAX SCS概况54

4.2.2 SYSTIMAX GigaSPEED解决方案58

4.2.3 SYSTIMAX Power Sum解决方案62

4.2.4 SYSTIMAX Opti SPEED解决方案65

4.3 IBM布线系统68

4.4 Nortel IBDN布线系统71

4.5.1 功率和 电缆、连接器和系统72

4.5 ITTT布线系统72

4.5.2 使用铜缆的622Mb/sOC-12ATM支持73

4.6 AMP连接73

4.7 确认和担保74

4.7.1 KRONE74

4.7.2 SYSTIMAX SCS77

4.8 小结78

第5章 布线系统设计79

5.1 引言79

5.2 网络设计79

5.2.1 结构化布线是传统布线的飞跃79

5.2.2 结构化布线的优点80

5.2.3 网络设计的要点81

5.2.4 网络拓扑84

5.2.5 10BaseT布线规范86

5.2.6 水平布线88

5.2.7 主干布线89

5.2.8 连接硬件90

5.2.9 插接电缆92

5.2.10 应用测试和网络确认93

5.3 设计中的标准问题93

5.4 结构设计考虑96

5.4.1 信息设计(IT)的复杂性96

5.4.2 电气设计和数据/通信布线系统分配考虑97

5.5.2 STP和UTP概况108

5.5 铜线设计考虑108

5.5.1 物理层的各种不同媒体108

5.5.3 数据链路层标准112

5.5.4 楼宇布线标准112

5.5.5 5类UTP设计考虑113

5.5.6 数字用户线路(DSL)116

5.6 光纤设计考虑118

5.6.1 网络基本布局设计119

5.6.2 系统移动:移向未来网络120

5.6.3 光纤损耗预算(光衰减)124

5.6.4 光纤到桌面125

5.7.1 基本限制127

5.7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127

5.7.2 无线系统设计与服务128

5.8 小结130

第6章 高速布线系统规则131

6.1 引言131

6.2 数据压缩131

6.2.1 主要网络技术131

6.2.2 网络增长的驱动力132

6.2.3 快速以太网技术133

6.2.4 快速以太网移动135

6.2.6 带宽缺乏136

6.2.5 较多带宽的要求136

6.3 实现规划的拟定139

6.3.1 现场安装:软件配置139

6.3.2 工程进度安排因素139

6.3.3 安装前的用户责任140

6.3.4 安装者的责任140

6.3.5 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141

6.3.6 位置(座位)调查142

6.3.7 布线距离连通性限制和要求142

6.3.8 干扰考虑144

6.3.9 外部连接145

6.4 小结146

7.1 引言147

7.2 测试布线技术要求147

7.2.1 FDDI传输147

第7章 布线系统安装前的测试147

7.2.2 CDDI148

7.2.3 以太网10BaseF端口148

7.2.4 以太网10BaseT端口148

7.2.5 EIA/TIA-232信号149

7.3 检查网络拓扑概况149

7.4 modem测试要求149

7.5 测试工具和器材150

7.6.1 使用TSB-67的UTP布线现场测试151

7.6 安装前的现场电缆及其相关硬件测试151

7.6.2 使用EIA/TIA规程的光纤布线系统现场测试154

7.7 规范顺从性和/或安全建议和考虑159

7.7.1 带电设备的安全问题160

7.7.2 防止静电放电破坏160

7.8 小结160

第8章 布线系统安装161

8.1 引言161

8.2 布线系统的安装过程161

8.2.1 一般方针162

8.2.2 安装建议162

8.2.3 楼间电缆安装:楼宇之间或楼外164

8.2.4 楼内电缆的安装:楼内或室内165

8.2.5 设备电缆安装167

8.2.6 水平布线和硬件安装167

8.2.7 电缆设备分区169

8.2.8 电缆拼合170

8.2.9 标记(贴标签)170

8.3 局域网(LAN)安装173

8.3.1 网络布线安装选择173

8.3.2 工作站上所需要的设备174

8.3.3 布线设备174

8.3.4 布线系统设备的安装177

8.4.1 普通旧式电话服务(POTS)178

8.3.5 布线系统设备的配置178

8.4 广域网(WAN)的安装178

8.4.2 租用线路179

8.4.3 综合业务数学网(ISDN)179

8.4.4 无线180

8.4.5 CATV(电缆电视)181

8.4.6 卫星技术182

8.5 软件产品182

8.5.1 驱动软件183

8.5.2 应用软件183

8.5.3 服务器软件184

8.6 设备的成本估算187

8.7 小结188

第9章 系统性的189

9.1 的使用OTDR检测光纤电缆故障189

9.1.1 电缆故障定位的重要性189

9.1.2 电缆故障的精确定位189

9.1.3 如何检测故障190

9.1.4 中继器改进190

9.1.5 相干波长探测190

9.1.6 故障检测的未来发展趋势191

9.2 系统测试和故障排除191

9.2.1 布线系统测试和调谐191

9.2.2 布线系统故障排除195

9.3 损耗测试:铜缆和光缆验证198

9.3.1 分析测试结果的光纤测试器199

9.4 光纤布线系统的安装和测试资料编写199

9.5 验证系统性能200

9.5.1 TSB-67应允的自动测试执行时间200

9.5.2 快速自动测试201

9.5.3 总体测试时间优化201

9.6 TSB-67和Level I和II测试201

9.6.1 测试问题201

9.6.2 链路模型的由来202

9.6.3 两种测试精确度等级:TSB-67 Level和II2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