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媒体宽带网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宝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759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多媒体(学科: 宽带通信系统) 多媒体 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媒体宽带网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多媒体网络概述1
1.1 多媒体概述1
1.1.1 多媒体的含义1
1.1.2 多媒体的特点3
1.1.3 多媒体技术4
1.1.4 流媒体技术7
1.1.5 多媒体动画工具9
1.2 多媒体系统9
1.2.1 多媒体系统含义9
1.2.2 多媒体系统组成9
1.2.3 多媒体系统特点11
1.2.4 典型多媒体系统11
1.3 多媒体网络概述11
1.3.1 多媒体通信网11
1.3.2 三网合一11
1.3.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新发展12
1.3.4 多媒体网络设备12
1.4 多媒体数据在网络中的处理流程12
1.4.1 网络体系结构12
1.4.2 协议12
1.4.3 OSI/RM协议参考模型13
1.4.4 OSI/RM中的多媒体数据通信15
1.5 宽带网络多媒体系统16
1.5.1 PSTN可视电话系统16
1.5.2 视频会议系统16
1.5.3 远程监控系统18
1.5.4 远程教学系统21
1.5.5 远程医疗系统22
1.5.6 IP网络电话系统23
1.5.7 数字视频广播DVB27
1.5.8 视频点播VOD28
第2章 宽带网多媒体数据处理32
2.1 视频会议标准H.32032
2.1.1 H系列建议32
2.1.2 G系列建议32
2.1.3 T系列建议32
2.1.4 I系列建议32
2.1.5 标准之间的关系32
2.2 图像压缩编码33
2.2.1 图像压缩的含义33
2.2.2 数字视频34
2.2.3 公共中间格式(CIF)37
2.2.4 图像的统计特性38
2.2.5 帧间预测和运动估计40
2.2.6 DCT、量化和变长编码44
2.3 视频编码标准H.26147
2.3.1 H.261简介47
2.3.2 H.261编码器原理47
2.3.3 H.261码流结构48
2.3.4 纠错编码和速率控制48
2.4 语音压缩编码50
2.4.1 语音压缩方法50
2.4.2 数字化及压缩编码50
2.5 语音编码标准52
2.5.1 G.71153
2.5.2 G.72853
2.5.3 G.72253
2.5.4 G.72353
2.6 数据传输标准53
2.6.1 视频会议中的数据传输53
2.6.2 多媒体会议传输标准——T.120系列建议54
2.7 ATM视频会议标准H.31055
2.7.1 ATM视频会议标准诞生的背景55
2.7.2 H.310建议55
2.7.3 H.321建议56
2.8 IP视频会议标准H.32357
2.8.1 视频会议的IP发展方向57
2.8.2 H.323V2建议57
2.8.3 H.323系统组成60
2.9 交互式多媒体标准——MPEG-460
2.9.1 MPEG-4的特点60
2.9.2 MPEG-4的主要内容60
2.9.3 MPEG-4新进展61
2.10 多媒体同步技术62
2.10.1 引言62
2.10.2 媒体的时序特性63
2.10.3 同步表示模型分析64
2.10.4 典型的同步模型65
2.11 安全性与加密的标准68
2.11.1 H.235概述68
2.11.2 H.235的内容68
2.11.3 H.235的安全措施69
第3章 宽带网络技术72
3.1 网络技术概述72
3.1.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含义72
3.1.2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类72
3.2 以太网技术75
3.2.1 以太网75
3.2.2 快速以太网80
3.2.3 千兆以太网82
3.2.4 主要技术指标比较86
3.3 ISDN87
3.3.1 ISDN的含义87
3.3.2 ISDN的基本特点87
3.3.3 ISDN的功能88
3.3.4 ISDN支撑业务88
3.3.5 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89
3.3.6 ISDN的发展方向——宽带ISDN90
3.4 帧中继91
3.4.1 帧中继概述91
3.4.2 帧中继原理92
3.4.3 帧交换96
3.5 B-ISDN技术——ATM96
3.5.1 ATM的重要概念96
3.5.2 ATM协议模型98
3.5.3 ATM信元结构100
3.5.4 ATM工作原理101
3.5.5 ATM适配层AAL103
3.6 宽带骨干网技术——MPLS108
3.6.1 MPLS的相关概念108
3.6.2 ATM+IP——MPLS的技术背景109
3.6.3 MPLS网络要素109
3.6.4 MPLS的标签110
3.6.5 MPLS数据包的传送流程111
第4章 多媒体宽带网协议113
4.1 TCP/IP模型113
4.1.1 TCP/IP的层次结构113
4.1.2 TCP/IP的重要协议114
4.1.3 TCP/IP的特点114
4.2 IP协议寻址方式116
4.2.1 IP地址及其表示方法116
4.2.2 划分IP子网117
4.3 IP协议处理数据原理118
4.3.1 IP数据报文的格式118
4.3.2 IP层处理数据报文的流程121
4.4 IP网关122
4.4.1 VoIP网关的层次结构122
4.4.2 VoIP网关的工作过程123
4.4.3 IP网关代表产品123
4.5 UDP协议124
4.5.1 UDP报文124
4.5.2 UDP的可靠性125
4.6 TCP协议126
4.6.1 TCP报文126
4.6.2 TCP连接127
4.6.3 TCP的可靠性128
4.7 IP路由协议129
4.7.1 路由信息协议RIP129
4.7.2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协议OSPE131
4.7.3 BGP协议133
4.8 IP上的实时通信协议135
4.8.1 流协议(ST-II)135
4.8.2 实时传输协议(RTP)137
4.8.3 资源预留协议(RSVP)139
4.8.4 实时流放协议RTSP140
4.9 宽带IP网协议——IPv6141
4.9.1 IPv6产生的背景141
4.9.2 IPv6的设计目标141
4.9.3 IPv6增强特性141
4.9.4 IPv6基本首部格式142
4.9.5 IPv6的地址空间144
4.9.6 IPv6的扩展首部146
4.10 超文本传达室送协议HTTP149
4.10.1 HTTP的执行过程150
4.10.2 HTTP请求信息151
4.10.3 HTTP响应消息152
4.10.4 条件获取153
4.10.5 HTTP/1.0与HTTP/1.1154
第5章 IP宽带网技术155
5.1 IP宽带网的结构155
5.1.1 什么是IP宽带网155
5.1.2 IP宽带网的平面结构155
5.1.3 IP宽带网的层次结构156
5.2 SDH和DWDM157
5.2.1 SDH含义157
5.2.2 SDH的产生157
5.2.3 SONET与SDH的比较159
5.2.4 SDH的特点159
5.2.5 SDH原理160
5.2.6 DWDM原理162
5.3 宽带IP网络技术164
5.3.1 IP over ATM164
5.3.2 IP over SDH166
5.3.3 IP over WDM167
5.4 CATV宽带技术168
5.4.1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特点168
5.4.2 CATV接入网168
5.4.3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一般组成方案169
5.4.4 CATV宽带综合网的各种模式及功能发展172
5.4.5 CATV宽带综合网的发展方向——从“频分”到“时分”173
第6章 宽带多媒体应用新发展——网络广播176
6.1 网络广播概况176
6.2 网络广播技术179
6.2.1 下载播放技术(Download-and-Play Technology)180
6.2.2 流媒体播放技术(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181
6.3 网络广播方式181
6.3.1 直播(Live)182
6.3.2 点播(On-demand Audio/Video)182
6.4 网络广播软件系统182
6.4.1 Real System182
6.4.2 Windows Media Technology183
6.4.3 QuickTime183
6.4.4 Geo的Emblaze185
6.4.5 其他流媒体软件系统185
6.5 网络广播的相关协议186
6.5.1 实时传输协议(RTP)186
6.5.2 实时流放协议(RTSP)186
6.5.3 超广西传输协议(HTTP)186
6.5.4 组播(Multicast)协议187
6.6 网络广播软件技术188
6.6.1 Web服务器188
6.6.2 流服务器189
6.7 网络广播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措施189
6.7.1 带宽限制189
6.7.2 服务器处理能力限制190
6.8 网络广播的发展趋势191
6.8.1 宽带化191
6.8.2 服务器处理能力限制194
6.8.3 网络广播的发展趋势194
6.8.4 内容配送专业化195
6.8.5 流媒体节目缓冲化196
6.8.6 信源编码标准化196
6.8.7 播放内容更丰富196
第7章 宽带多媒体系统应用——远程教学198
7.1 流行的综合过程教学系统198
7.1.1 综合远程教学系统概况198
7.1.2 多媒体远程教学网络结构198
7.1.3 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技术应用及功能的实现199
7.2 基于流媒体VOD的远程教学202
7.2.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02
7.2.2 通过Web浏览器点播视/音频流203
7.2.3 流媒体VOD远程教学形式204
7.2.4 流媒体VOD远程教学系统的特点204
第8章 宽带接入方案、系统和产品205
8.1 宽带接入技术205
8.1.1 背景分析205
8.1.2 两种宽带接入方式的概述205
8.1.3 组网方式206
8.1.4 性能特点208
8.1.5 提供业务209
8.2 宽带接入方案209
8.2.1 高速Internet宽带接入方案209
8.2.2 基于SDH的综合接入方案(ULC-1800AN)213
8.2.3 宽带无源光接入方案APON218
8.3 宽带接入方案和系统产品221
8.3.1 3Com公司游客和社区网络(VCN)系统221
8.3.2 北电UEIMAS宽带接入系统222
8.3.3 朗讯AnyMedia宽带接入系统223
8.3.4 联想D-Link DSL-300ADSL以太网Modem223
8.3.5 Cisco宽带路由器和WT2700系列224
8.3.6 双威网络Turbo163空中宽带网络224
参考文献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