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1576282.jpg)
- 李春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2601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总 论1
第一章大陆形成与地理环境的1
演化1
目次1
一、大陆的形成2
1·1美洲板块北部边界示意图(根据Steacn,1979略有改动)3
插图目录3
1·2中美海沟构造背景示意图4
1·3内华达楔形山体示意图5
二、西部地区的干旱化5
1·4内华达山地横谷剖面发育示意图6
三、生物界的演化6
1·5北美洲石炭纪煤田分布7
1·6第三纪气候变化(根据古植物)曲线图8
四、更新世冰川作用10
1·7北美洲更新世冰川覆盖范围图11
1·8北美洲东部更新世大冰期大陆冰川在各冰期时的南缘位置图12
1·9威斯康星冰期末期至全新世初期北美洲残存的大型动物示例15
2·1北美洲主要构造单元17
第二章地质构造基础与地貌结构17
(一)前寒武纪古老地块17
一、地质构造基础17
格局17
2·2加拿大地盾构造分区图18
2·3地台东部主要穹地与盆地的分布19
(二)古生代造山带20
2·4古生代造山带西南部构造分区图21
(三) 中生代-新生代造山带21
2·5西部科迪勒拉的主要构造分区图22
2·6中生代与第三纪花岗岩岩基分布23
(一) 劳伦琴低高原与中部平原26
二、地貌分区及其结构格局26
2·7北美洲主要构造与地貌单元27
2·8地质构造剖面图,展示其对重要地貌结构的控制27
2·9阿格西斯冰坝湖成因示意图29
(二)阿巴拉契亚高地32
2·10阿巴拉契亚高地主要地貌分区图33
2·11西部科迪勒拉主要地貌分区图36
(三)科迪勒拉山系36
2·12美国西部科迪勒拉山系的构造地貌剖面图37
2·13科罗拉多大峡谷鸟瞰图44
第三章海岸与大陆架48
一、海岸类型48
(一) 原生海岸49
3·1美国东南沿海平原和海岸地貌分段图50
(二)次生海岸52
二、大陆架54
3·2北美洲大陆架宽度简图55
(一)大陆架的分段特征55
(二)大陆架的矿藏资源59
(一)加拿大地盾区62
一、大地构造单元与矿藏分布62
第四章陆地矿藏资源62
4·1北美洲陆地矿藏资源分布图63
(二) 中部地台区65
(三)阿巴拉契亚褶皱带67
(四)科迪勒拉褶皱带69
(五)墨西哥湾沿海地带74
二、矿产资源与地区经济开发75
(一)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地开采76
三、 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地开采与美国矿产资源地位的低落76
(二)美国矿产资源地位的低落78
(一)大西洋西北渔区81
第五章渔业资源……………………(81 )一、沿海海域渔业资源81
(二) 大西洋中西渔区83
(三) 太平洋东北渔区84
二、陆地淡水渔业资源86
(四)太平洋中东渔区86
(二)鱼类生境的保护87
(一)渔业保护区87
重要措施87
三、对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的87
(三)鱼产养殖88
第六章气候特征与类型分异90
一、温度的地区差异90
6·1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91
6·2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92
6·3大陆度等值线分布95
(一)年降水量的分布格局96
异96
二、 降水量和雨量型的地区差96
6·4年平均降水量分布97
6·5几种重要气候要素指标分布98
6·6雨量型分区图100
(二) 雨量型的分异格局100
6·7降水量最多月份的地区差异101
6·8美国东南部内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图102
6·9美国平均夏季等熵图(据Wexler和Namias)103
6·10斯特勒气候分类图107
三、 气候类型的组成与特征107
6·11特列瓦萨气候分类图108
四、 类型分异与联系117
7·1地形与坡向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119
第七章地貌结构对气候的制约119
性119
7·2低层西风气流越过科迪勒拉路线图120
一、太平洋影响的局限性121
二、北美洲西岸山脉是西岸海123
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转123
换的界标123
三、 山间雨影区的形成与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过渡124
(一)钦努克风带126
四、 落基山与钦努克风带和普列利草原楔126
(二)普列利草原楔127
7·4普列利草原楔128
7·3地面气流和源自太平洋的气流楔示意图128
五、东半部气候的四大特点129
(一) 非周期性天气变化的急剧性129
(二)差异的渐移性130
(三)强烈的大陆性130
(四)东岸海洋影响的局限性131
六、气候类型分异的总体格局133
第八章河网与湖群135
一、河网135
(一)河网分布及其水文特征的地域差异135
(二)地表径流的时空变化137
8·1径流年变化类型分区138
(三)主要水系的地域对比140
8·2水库兴建前后月径流量长期平均变化的比较示例140
8·3马更些河右岸的紊乱水系图141
8·4戴维斯水坝以下科罗拉多河水量分配情况143
(二)湖群成因类型的地域分异146
(一)湖泊成因类型146
二、湖群146
(四)五大湖湖盆成因148
(三)东北部冰成湖群148
8·5苏必利尔湖盆地质构造剖面图149
(一)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圣劳伦斯河航运系统的开辟150
三、地表水资源利用的几个实150
例150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152
(三)哥伦比亚河水资源的不协调利用153
(四)五大湖生态系的变化155
四、地表水资源的调配问题157
8·6大陆规模调水计划路线示意图159
9·1北美洲土壤分类图(美国第七次土壤分类草案)161
第九章主要土类及其利用与保161
持161
一、主要土类161
(一)灰土162
(二)淋溶土162
(三)老成土163
(四)软土164
(五)旱成七167
(六)始成土167
(九)有机土168
(七)新成土168
(八)变性土168
(十)山地土壤168
二、土壤侵蚀与保持169
第十章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171
一、植物区系的组成成分、分区结构及其形成171
(一)组成成分171
(二)分区结构173
(三)形成历史173
二、现代植被类型176
(一)极地苔原177
10·1北美洲东部气候与植物区系对应分布示意图177
10·2北美洲植被分布图178
(二)北方针叶林178
(三)东部落叶阔叶林180
(四)沿海平原松林180
(五)副热带常绿硬叶林181
(六)中部草原181
(七)荒漠灌木182
(八)副热带常绿阔叶林183
(九)热带森林184
10·3 17世纪初美国本土处女林分布图185
管理概况185
(一)森林资源利用185
三、森林与草原资源的利用与185
10·4 1940年美国处女林分布图186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治理186
(三)草场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概况187
第十一章动物区系与动物地理190
分区190
一、北美洲动物区系的组成与190
发展190
二、动物地理分区191
(一)极地副区191
(二)针叶林副区192
(三)阔叶林副区193
(四)草原副区194
(五)荒漠副区195
(六)中美地峡副区195
(七)安的列斯副区196
(八)山地动物196
三、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197
分异200
第十二章地理环境结构与地域200
一、整体性与差异性200
分异201
二、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地域201
三、区划原则202
12·1北美洲自然地理分区图205
第十三章极地冰原与苔原206
一、 冰原206
分 论206
二、 苔原207
14·1劳伦琴低高原主要矿藏分布209
第十四章 针叶林覆盖的劳伦琴低高原209
第十五章大湖区与圣劳伦斯213
谷地213
15·1环绕大湖南部的终碛垅系列(冰舌间碛系列)214
第十六章阿巴拉契亚高地218
一、 西南副区218
16·1安纳波利斯谷地221
二、 东北副区221
16·2北美东北部石炭纪盆地分布222
16·3芬迪湾构造图222
17·2墨西哥湾北岸东段带状起伏沿海平原图227
17·1带状起伏沿海平原示意图227
墨西哥湾沿海乎原227
第十七章温暖湿润的大西洋与227
18·1蓝绿茎牧草盆地图232
18·2纳什维尔盆地图232
第十八章湿润的内陆低原232
第十九章中西部大草原236
第二十章育空高原及其邻近243
地区243
20·1阿拉斯加构造与地貌剖面图243
20·2阿拉斯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主要火山分布图244
第二十一章 加拿大西部山地区248
第二十二章美国落基山区252
22·1吕维斯山构造剖面图252
22·2毕格洪山构造剖面图253
第二十三章 中段太平洋岸区257
23·1内华达山地质构造示意图258
23·2沿海山脉至内华达山的植物垂直分布图262
第二十四章干旱与半干旱的山间263
高原与大盆地区263
24·1科罗拉多大峡谷剖面图264
第二十五章墨西哥高原267
25·1以高原为主体的墨西哥地貌分区268
25·2西马德雷山至加利福尼亚半岛剖面图268
第二十六章中美地峡区273
27·1古巴岛的主要地貌结构图278
第二十七章西印度群岛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