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4718159.jpg)
- 全国医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组织编写;梁延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085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中药制剂学-药物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学习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的目的与意义1
目录1
二、中药制剂检验的特点2
三、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4
第二节 中药制剂检验的发展概况6
第三节 药品标准8
一、概述8
二、《中国药典》10
三、《国家药品标准》12
四、正确阅读、理解和执行药典12
一、中药制剂检验的依据15
二、中药制剂检验的程序15
第四节 中药制剂检验的依据和程序15
第二章 中药制剂检验通用技术19
第一节 常用仪器设备19
一、常用玻璃仪器19
二、常用化学瓷器22
三、常用的加热设备22
第二节 仪器的清洗与校正26
一、仪器的清洗26
二、仪器的校正29
第三节 安全操作规范34
一、防止中毒34
二、防止燃烧和爆炸35
三、防止腐蚀、化学灼烧、烫伤、割伤35
四、其他方面36
一、取样37
第四节 取样和称量37
五、现场取样安全注意事项37
二、称量38
第五节 中药制剂样品的前处理42
一、中药制剂样品前处理的定义42
二、中药制剂样品前处理的意义42
三、中药制剂样品前处理方法42
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技术49
第一节 必备知识49
一、理化鉴别的意义49
二、理化鉴别的特点49
三、理化鉴别的方法49
第二节 一般化学反应法50
一、概述50
三、操作方法53
二、仪器与试剂53
四、注意事项54
五、记录54
六、结果判断54
七、应用实例55
第三节 升华鉴别法57
一、概述57
二、仪器与试剂57
三、操作方法57
四、注意事项58
五、记录58
六、结果判断58
七、应用实例58
七、应用实例59
六、结果判断59
四、注意事项59
五、记录59
三、操作方法59
二、仪器与试剂59
一、概述59
第四节 荧光鉴别法59
第五节 薄层色谱鉴别法60
一、概述60
二、仪器与试剂66
三、操作方法68
四、注意事项69
五、记录70
六、结果判断70
七、应用实例70
第六节 分光光度鉴别法76
一、概述76
六、结果判断77
五、记录77
七、应用实例77
三、操作方法77
四、注意事项77
二、仪器与试剂77
第七节 气相色谱鉴别法78
一、概述78
二、仪器和试剂79
三、操作方法79
四、注意事项79
五、记录79
六、结果判断79
七、应用实例80
第八节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80
一、概述80
四、注意事项81
三、操作方法81
二、仪器与试剂81
五、记录82
六、结果判断82
七、应用实例82
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83
第一节 必备知识83
一、常规检查的意义83
二、常规检查的项目83
第二节 水分测定法84
一、概述84
二、第一法(烘干法)85
三、第二法(甲苯法)86
四、第三法(减压干燥法)88
五、第四法(气相色谱法)89
二、崩解时限检查法92
一、概述92
第三节 崩解时限检查法92
第四节 重(装)量差异检查法95
一、概述95
二、丸剂96
三、片剂99
四、栓剂100
五、滴丸剂101
六、膏药102
七、胶囊剂103
八、颗粒剂104
九、散剂105
十、注射用无菌粉末106
第五节 外观均匀度和粒度检查法108
一、外观均匀度检查108
二、粒度检查109
一、概述111
第六节 溶化性和不溶物检查法111
三、不溶物检查112
二、溶化性检查112
第七节 相对密度测定法113
一、概述113
二、比重瓶法113
三、韦氏比重秤法116
第八节 pH测定法118
一、概述118
二、仪器和试剂119
三、操作方法119
四、注意事项120
第九节 乙醇量测定法121
一、概述121
二、气相色谱法121
六、结果判断121
五、记录与计算121
三、蒸馏法124
第十节 浸出物测定法126
一、概述126
二、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127
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128
一、概述130
第十一节 可见异物检查法130
四、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130
二、仪器与检查人员条件131
三、操作方法131
四、注意事项132
五、记录与计算132
六、结果与判断133
二、杂质的来源135
一、杂质检查的意义135
第一节 必备知识135
第五章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135
三、杂质的分类136
四、杂质检查的方法137
第二节 灰分检查法138
一、概述138
二、测定方法139
三、应用实例141
第三节 重金属检查法141
一、概述141
二、测定方法142
三、应用实例148
第四节 砷盐检查法149
一、概述149
二、测定方法149
三、应用实例155
第五节 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156
一、概述156
二、测定方法156
三、应用实例160
第六节 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检查法161
一、概述161
二、测定方法162
三、应用实例164
第七节 甲醇量检查法165
一、概述165
二、测定方法166
三、应用实例167
第八节 特殊杂质检查法167
一、概述167
二、实例168
第一节 必备知识177
一、含量测定的意义177
二、含量测定方法177
第六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技术177
第二节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178
一、概述178
二、仪器179
三、操作方法180
四、注意事项184
五、记录与计算184
六、结果判断184
七、应用实例185
一、概述188
二、仪器188
第三节 薄层扫描法188
三、操作方法189
四、注意事项193
五、记录与计算193
六、结果判断193
七、应用实例193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196
一、概述196
二、仪器196
三、操作方法198
四、注意事项202
五、记录与计算203
六、结果与判断203
七、应用实例203
一、概述205
二、仪器205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205
三、操作方法208
四、注意事项209
五、记录与计算210
六、结果判断210
七、应用实例210
第六节 其他测定法212
一、容量分析法212
二、挥发油测定法213
三、应用实例214
第七节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查215
一、准确度215
二、精密度216
三、选择性216
五、耐用性217
四、线性与范围217
第七章 中药制剂检验新技术219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法219
一、概述219
二、仪器设备222
三、基本操作223
四、系统适用性试验224
五、应用实例224
一、概述226
第二节 中药指纹图谱226
二、仪器和设备228
三、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原则和步骤229
四、应用实例236
附录239
附录一 常用试液及其配制239
附录二 常用缓冲液及其配制244
参考文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