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利相对论 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权利相对论 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
  • 陈云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1803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权利与义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权利相对论 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编 导论1

第一章 权利和义务诸要素3

第一节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本质3

一、权利的概念及本质3

二、义务的概念及本质11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主体14

一、公民15

二、人(自然人)24

三、法人24

四、国家机关29

五、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和各企业事业组织29

六、国家和国际组织29

一、权利的分类30

第三节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30

二、义务的分类44

第四节 权利的绝对性和相对性46

一、权利的绝对性46

二、权利的相对性52

第二章 价值哲学61

第一节 价值概念61

第二节 价值论方法论65

第三章 权利和义务价值、价值意识及其模式68

第一节 权利和义务价值68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价值意识78

第三节 权利和(或)义务价值模式80

一、权利和(或)义务价值体系模式80

二、权利和(或)义务价值意识模式81

第二编 权利和(或)义务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展85

第四章 混沌(前)权利和义务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87

第五章 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93

第一节 古代西欧的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94

一、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95

二、原始自然法思想97

三、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思想98

第二节 近代欧美的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105

一、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105

二、古典自然法思想106

三、法典化116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124

一、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的客观存在124

二、权利本位是最适于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意识模式125

三、进步的历史作用127

四、社会弊害和消极后果131

五、历史使命的完结134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136

第六章 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136

一、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137

二、基督教教义和神学思想139

三、教会法146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150

一、奴隶社会的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150

二、封建社会的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的进一步确认和强化177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209

一、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的客观存在209

二、中国传统社会只能建构义务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211

三、进步的历史作用212

四、社会弊害和消极后果215

五、历史使命的完结223

第七章 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义务本位价值观念的复兴226

第一节 法律实证主义226

一、19世纪后期的社会学法学232

第二节 社会学法学232

二、20世纪初期的社会联带主义法学235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241

一、权利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并非人类社会普遍理想的价值模式241

二、义务是一种适合团体主义崇尚的价值观念244

三、法律实证主义和社会学法学反潮流的历史作用246

四、法律实证主义和社会学法学的社会政治设计与儒家的比较248

第八章 当代西方法哲学关于权利和义务价值的多元评价与选择及立法上的最新发展253

第一节 当代西方法哲学关于权利和义务价值的多元评价与选择253

一、自然法复兴255

二、社会学法学的发展及相关的法学思潮263

三、权利和义务价值并重的法学思想270

第二节 立法上的最新发展276

一、对权利的规定愈趋细密,基本权利的范围愈趋扩大277

二、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行使规定了必要的限制279

三、基本义务的范围有所扩大282

四、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规定有了重大发展283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284

一、当代西方法哲学关于权利和义务价值的评价和选择正处于历史的交汇点和新的出发点284

二、立法上特别是宪法上的最新发展对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28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权利和义务价值的评价与选择及在立法上的体现2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权利和义务价值的评价与选择290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和阶级结构290

二、权利和义务价值并重是马克思主义权利义务观的核心291

三、社会主义法哲学关于权利和义务价值的评价与选择2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宪法表现出来的权利和义务价值崇尚倾向及其最新发展300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306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建构新的权利和义务的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306

二、应当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经典公式307

四、社会主义立法应加强权利和义务价值并重及它们的统一关系的规定309

三、社会主义法哲学应当进一步加强权利和义务价值评价和选择问题的研究309

第三编 我国权利和义务的价值评价和选择及价值模式的建构311

第十章 我国权利和义务的价值评价和选择及价值模式的建构311

第一节 我国目前权利和义务的价值评价和选择的三种倾向311

一、权利和义务价值并重的倾向311

二、义务本位的价值侧重倾向315

三、权利本位的价值侧重倾向322

第二节 权利相对论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体系中的体现325

一、宪法权利的相对性325

二、民事权利的相对性329

三、刑事权利的相对性334

第三节 分析和评价342

一、权利和义务价值并重的法哲学观念为我国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打下了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342

二、义务本位的价值倾向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观念障碍342

三、权利本位的价值倾向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343

第一节 理想模式设计的重要性347

第十一章 关于建构我国理想的权利和义务价值体系模式和价值意识模式的设想347

第二节 可能的和可行的选择349

第十二章 困难与挑战353

第一节 立法操作层面上的困难353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356

一、权利和义务的一般分离356

二、权利和义务的特殊分离360

第三节 对策与前途376

一、对策376

二、前途385

结论387

后记389

主要参考书目390

主要参考文章393

主要参考资料3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