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领域卷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领域卷 1](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0016366.jpg)
-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309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领域卷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机械制造强国战略研究1
课题组成员名单2
总论4
第一章 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现状5
1.1产业规模世界第一6
1.2进出口贸易稳步上升6
1.3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活力增强8
1.4产业竞争力提升10
1.5绿色发展有所改善11
第二章 存在的问题13
2.1创新能力不强13
2.2质量效益不高15
2.3基础薄弱16
2.4数字化水平不高16
2.5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17
2.6发展方式粗放17
第三章 我国机械制造发展战略19
第四章 机床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21
4.1现状与差距22
4.2趋势与借鉴30
4.3强国标志40
4.4战略目标45
4.5重点任务47
4.6保障措施50
参考文献52
第五章 基础制造工艺与装备强国战略研究53
5.1现状与差距53
5.2发展趋势61
5.3强国标志63
5.4发展思路与目标68
5.5重点任务69
5.6政策措施75
第六章 机械基础件制造强国战略研究76
6.1现状与问题77
6.2发展趋势80
6.3强国标志83
6.4发展思路与目标84
6.5重点任务85
6.6政策措施90
第七章 工程机械行业强国战略研究92
7.1现状与差距93
7.2趋势与借鉴107
7.3强国标志112
7.4发展思路与目标115
7.5重点任务118
7.6保障措施126
第二篇 航空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129
课题组成员名单130
总论131
第一章 建设航空装备制造强国的必要性132
1.1航空制造业是战略性产业132
1.2航空强国是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134
第二章 世界航空强国的对比分析136
2.1航空制造强国的内涵136
2.2世界航空工业的基本格局137
2.3世界航空强国的对比分析140
2.4我国与发达国家对比分析144
2.5有待突破的关键瓶颈和重要短板148
第三章 航空制造强国的主要标志150
3.1主要标志150
3.2发展预测151
第四章 我国航空装备制造强国发展战略152
4.1发展思路152
4.2发展目标152
4.3发展路径153
第五章 我国航空装备制造强国发展重点任务154
5.1重大技术154
5.2重大产品159
5.3重大创新能力建设163
5.4重大工程164
5.5重大科技专项167
5.6保障措施168
参考文献168
第三篇 航天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169
课题组成员名单170
总论172
第一章 航天强国内涵与课题研究定位173
1.1航天强国的概念与特征174
1.2航天制造的特征175
第二章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77
2.1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177
2.2与航天强国的比较分析178
2.3中国航天制造与产业化存在的问题180
2.4发展趋势与需求182
第三章 提升航天装备制造能力的思路与路径185
3.1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185
3.2提升航天装备制造能力的总体路径185
第四章 提升航天装备制造能力的重点任务188
4.1航天产品制造与产业化工程188
4.2装备快速响应制造应用工程190
4.3航天数字化、智能化工程191
4.4重大制造技术开发与创新工程194
4.5提升核心基础能力工程199
4.6质量保障工程201
第五章 措施建议205
5.1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产业发展环境205
5.2推进优化重组,提升航天产业资源配置水平205
5.3大力推进先进研制生产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应用206
5.4持续推进国产替代工程,提升基础能力自主保障水平207
参考文献207
第四篇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209
课题组成员名单210
总论211
第一章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13
1.1产业状况分析213
1.2装备技术现状分析223
1.3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与强国差距226
第二章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229
2.1战略依据229
2.2战略目标232
2.3发展战略选择234
2.4发展战略路线236
第三章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强国战略重点任务240
3.1研制新技术产品240
3.2提升产业基础243
3.3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45
3.4组织实施重大创新示范工程249
第四章 轨道交通领域建设制造强国的保障措施253
4.1提高原始创新能力253
4.2持续强化工业基础254
4.3构建国际标准体系255
4.4推进产业集聚发展256
4.5支持国际化经营257
4.6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258
4.7健全行业管理体系制度259
参考文献260
第五篇 船舶制造强国战略研究263
课题组成员名单264
总论265
第一章 世界船舶工业发展概况266
1.1世界船舶工业发展历程及现状266
1.2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268
第二章 船舶制造强国的特征与评价指标274
2.1船舶制造强国内涵和特征274
2.2船舶制造强国综合指数275
2.3我国船舶制造强国进程预测277
第三章 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现状与面临机遇279
3.1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279
3.2船舶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282
3.3船舶工业发展面临新形势284
第四章 我国船舶制造强国发展战略287
4.1指导思想287
4.2发展思路288
4.3发展目标289
第五章 我国船舶制造强国重点任务291
5.1强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91
5.2加快船舶产品优化升级292
5.3着力培育海工产业支柱地位293
5.4提升配套产业发展能力295
5.5强化产业发展基础能力296
5.6创新突破产业发展模式297
5.7深入开展国际化发展战略298
5.8加强完善人才队伍建设299
第六章 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301
6.1保障措施301
6.2政策建议302
参考文献303
第六篇 汽车制造强国战略研究305
课题组成员名单306
总论307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现状308
1.1入世以来发展成效显著308
1.2汽车工业大而不强312
1.3由大到强的发展需求316
第二章 中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分析319
2.1汽车强国评价指标体系319
2.2各国汽车工业评价321
2.3中国与汽车强国的差距分析322
2.4汽车强国的启示与借鉴324
2.5中国实现汽车强国的时序预测331
第三章 实现汽车强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333
3.1产业环境变化提出新挑战333
3.2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新机遇337
第四章 实现汽车强国的战略与路径345
4.1总体思想345
4.2战略目标347
4.3实现路径351
第五章 实现汽车强国的重点任务359
5.1打造协同高效的汽车工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359
5.2打造汽车核心零部件及配套体系360
5.3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建立领跑机制361
5.4推进低碳化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362
5.5推进互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363
5.6推进汽车设计/制造/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364
5.7实施汽车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工程365
第六章 建设汽车强国的保障措施366
6.1在国家层面成立汽车强国建设工作小组366
6.2组建非营利性的国家汽车工程研究院366
6.3完善企业管理与业绩考核机制367
6.4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汽车优势领域367
6.5通过财税手段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368
6.6完善高品质汽车产品与技术标准体系368
6.7尽快全面布局中国互联智能汽车发展368
参考文献369
第七篇 能源装备制造强国战略研究371
课题组成员名单372
总论373
第一章 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74
1.1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374
1.2能源装备制造强国特征376
1.3我国与强国的对比分析376
1.4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377
1.5我国成为能源装备强国的时间预测378
第二章 发展战略及发展目标380
2.1发展战略380
2.2指导思想380
第三章 实现强国战略的技术路线383
3.1技术路线383
3.2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发展路线图387
第四章 实现制造强国的重点任务390
4.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90
4.2提升产品质量414
4.3强化制造基础414
4.4推行绿色制造415
4.5发展服务型制造415
4.6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基地415
第五章 保障措施416
5.1建议工信部成立强国战略专项实施办公室416
5.2加强创新能力建设416
5.3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完善产业布局的步伐416
5.4财税政策417
5.5树立品牌417
5.6开拓国际市场417
参考文献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