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聚集与扩散 温州建制镇城市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聚集与扩散 温州建制镇城市化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556830.jpg)
- 金勇兴著(中共温州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679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聚集与扩散 温州建制镇城市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蓝蔚青1
前言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建制镇1
一、中国历史上设镇概况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镇概况4
三、发展建制镇的意义17
第二节 城市化18
一、城市化理论19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34
三、城市化的意义45
第三节 温州建制镇城市化50
一、温州城市化进程50
二、温州建制镇城市化进程主要特点52
三、温州建制镇城市化的基本功能54
四、温州建制镇城市化的意义59
第二章 发展过程62
第一节 基本形成阶段63
一、形成起点64
二、形成过程65
三、形成标志68
第二节 快速扩张阶段70
一、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70
二、“三十强乡镇”崛起99
第三节 提高完善调整阶段104
一、“两极现象”出现104
二、城市化试点108
三、现代化新城镇建设115
第三章 发展模式120
第一节 家庭工业型121
一、东方电器之都122
二、中国汽摩配工业基地130
三、新兴工业园区133
第二节 专业市场型135
一、东方纽扣之都136
二、标识工艺市场138
三、再生腈纶市场141
四、综合农贸市场144
第三节 产销基地型147
一、鞋革产销基地148
二、羊毛衫产销基地152
三、聚丙烯编织袋产销基地155
第四节 山海资源型157
一、利用海岛资源157
二、利用港口资源163
三、利用山区资源171
第五节 风景旅游型178
一、雁荡山景区179
二、楠溪江两岸185
三、承天氡泉188
四、刘伯温故里189
五、清代木结构大屋192
六、古城堡193
第六节 综合功能型195
一、“农民城”195
二、“市郊城”199
三、“重组城”203
第四章 发展成因208
第一节 经济聚集208
一、企业聚集209
二、基础设施聚集224
三、市场聚集231
四、资源聚集239
五、经济效益显现243
第二节 人口聚集247
一、能人聚集248
二、生活聚集250
三、民力聚集253
一、“三沿”纵横分布257
第三节 空间聚集257
二、区域效应269
三、网络枢纽271
四、产业分布273
第四节 社会要素聚集275
一、社会事业聚集276
二、社会管理聚集277
三、社会真善美聚集278
第五章 发展趋势281
第一节 区域调整283
一、发展区域285
二、发展框架287
三、结构布局293
四、县城走向297
第二节 功能完善305
一、行政功能完善306
二、经济功能完善310
三、文化功能完善316
第三节 走向小城市320
一、汽摩配工业小城市322
二、电器工业小城市325
三、组建新型小城市327
四、瓯江上游小城市329
第四节 构建中等城市330
一、瓯江口北岸中等城市330
二、飞云江中下游两岸中等城市333
三、鳌江中下游中等城市336
第五节 融入大都市城区340
一、大都市城区——西大门341
二、大都市城区——西南片区342
三、大都市城区——东向片区344
四、大都市城区——东大门345
五、大都市城区——北大门347
六、大都市城区——南大门347
第一节 聚集化与扩散化并存351
第六章 深刻启示351
一、并存互变352
二、发展波357
三、聚集化原因与扩散化现象359
四、失衡与均衡361
第二节 建成区聚集引力373
一、直接引力374
二、间接引力377
三、聚集引力作用382
第三节 乡村裂变推力390
一、商品经济催化391
二、三次产业演进393
三、综合化与专业化共振397
第四节 文明普及率加速398
一、加速动力399
二、显著标志405
三、影响深远408
第一节 发展困境416
第七章 困境与对策416
一、观念、体制、政策障碍417
二、布局过密或过散422
三、规模普遍偏小425
四、城市化滞后且缺特色427
五、资源制约430
第二节 发展对策432
一、基本原则与指导方针433
二、建立新型管理体制439
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基础建设447
四、依托产业,培育经济基础453
五、运用市场机制,解决资金来源456
六、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妥善解决建设用地459
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463
八、走有温州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466
主要参考文献470
后记474
附录:温州主要建制镇名录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