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苗族通史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苗族通史 2
  • 吴荣臻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8982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61页
  • 文件大小:138MB
  • 文件页数:674页
  • 主题词:苗族-民族历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苗族通史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部 苗疆分理期(公元前223年楚灭—1872年咸同起义失败)前言3

卷五 苗疆分理期(上) 吴曙光 吴荣臻7

第六编 分流聚合7

第十一章 秦汉时期楚地苗蛮的抗争与交融9

第一节 秦末汉初苗蛮的起义9

一、陈胜起义9

二、楚汉相争14

第二节 汉初沿袭楚制和苗俗15

一、汉高祖请苗族始祖“蚩尤”祠庙于长安15

二、汉武帝独钟《楚辞》17

三、西汉人崇尚巫鬼20

第三节 楚地苗蛮的交融与分流21

一、江北民族交流与融合22

二、群蛮百濮中心南下西移33

第十二章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民散落诸蛮郡国46

第一节 “槃瓠蛮”与“槃瓠国”46

一、“槃瓠蛮”在盘江流域的新发现46

二、“槃瓠国”考47

三、“槃瓠蛮”的分布48

四、“槃瓠蛮”的社会形态58

第二节 槃夜郎苗国和滇国苗王61

一、夜郎苗国61

二、滇国苗王66

附一:《夜郎国本末》68

附二:《夜郎辨》71

第三节 “武陵蛮”、“五溪蛮”、“长沙蛮”及其他诸蛮73

一、“武陵蛮”、“五溪蛮”73

二、“长沙蛮”74

第十三章 汉至南朝两种不同的治苗政策及苗汉的争斗与磨合76

第一节 汉武帝拓疆西南及苗汉争战与磨合77

第二节 槃汉增?布一匹二 苗反朝廷两百年80

一、东汉官兵强征苗蛮赋役80

二、武陵、五溪、长沙等诸蛮的反抗斗争84

第三节 诸葛亮南抚蛮夷 蜀汉国苗汉相安87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治苗政策及苗汉的抗争与磨合93

一、从西晋至南朝的治苗政策93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苗汉的争战与磨合103

第十四章 唐宋时期“羁縻州”的建立及其治苗措施115

第一节 苗蛮地区羁縻州的建立119

一、隋朝州郡设置及苗蛮的分布119

二、唐代苗区羁縻州的设置124

三、宋代苗区羁縻州的设置126

第二节 “羁縻州”外的其他一些治苗措施130

一、“不许招纳”令130

二、租税措施134

三、“与民通市”、“进贡回赐”的经济模式137

四、“恩信绥怀”和“明立封堠”140

第十五章 唐宋时期苗族五大聚居区初步形成144

第一节 唐宋时期苗族社会144

一、农业与农村145

二、手工业与科技149

三、商业与交往156

四、教育与同化158

五、传统文化与宗教习俗162

第二节 苗族五大聚居区的形成167

一、武陵山苗区170

二、苗岭山区179

三、乌蒙、大娄山苗区183

四、南山苗区185

五、云岭东南苗区和其他一些苗民散杂居区194

卷六 苗疆分理期(中) 田玉隆 吴曙光 吴荣臻200

第七编 土司分治200

第十六章 苗疆“内附”地区土司分治203

第一节 元代苗疆土司204

一、元代苗疆(区)的土司设置205

二、元代土司制度214

第二节 明代苗疆土司223

一、明代苗疆(区)土司分布224

二、明代土司职衔242

三、土官的奖惩办法245

第三节 元明时期苗族将帅及土官246

一、蓝玉、沐英247

二、杨完者、杨应龙261

三、苗族土官270

第四节 清代以来的苗疆土司307

一、贵州苗疆(区)土司307

二、四川苗疆(区)土司329

三、湖北苗疆(区)土司329

四、湖南苗疆(区)土司330

五、广西苗疆(区)土司331

六、云南苗疆(区)土司331

第五节 土司治下的苗族社会331

一、土司对苗民的管制334

二、封建王朝对土司的控制336

三、土司辖区内苗族的经济和文化338

第十七章 苗疆“不相统属”地带苗族自治348

第一节 苗疆“不相统属”地带的大体范围352

一、南山山区352

二、苗岭山区353

三、武陵山区355

第二节 苗疆“不相统属”地带的法制社会356

一、苗族婚姻、家庭及财产分配原则358

二、苗族村落及其组织设施359

三、苗族法权组织——“榔款”365

第三节 苗疆“不相统属”地区的社会经济372

一、钢铁生产技术得到了祖上真传不比朝廷落后372

二、军工生产技术比朝廷高超375

三、粮食生产与内地无异376

四、手工业及家庭副业生产与汉区不相上下377

第十八章 中央王朝对苗疆的钳制和控驭379

第一节 朝廷在苗疆的军事布防379

第二节 苗疆府(州)县(厅)的建置382

一、南山苗区的“开辟”与建置383

二、武陵中心区腊尔山的开辟与建置385

三、苗岭雷公山的开辟与建置386

第十九章 土司时期苗民起义及败后被禁锢与逃迁390

第一节 元代苗民起义390

一、宋隆济反元斗争391

二、吴天保起义394

第二节 明代苗民起义395

一、乌蒙、大娄山区苗民起义斗争398

二、苗岭暴动403

三、武陵山区起义斗争413

四、南山苗民大起义424

第三节 清初苗民的反抗斗争431

第四节 明清王朝切割苗疆及苗民被禁锢与逃迁434

一、“开疆辟土”压缩苗疆范围434

二、军事分割将苗疆切为两截三瓣435

三、筑城建堡与苗民被禁锢与逃迁437

第八编 改土归流440

第二十章 改土归流实施过程443

第一节 苗疆“改土归流”始末443

一、明代开始“改土归流”443

二、清臣鄂尔泰上疏“改土归流”444

三、改土归流的主要政策445

四、改土归流的方式450

第二节 对“改土归流”的评价452

一、“改土归流”是历史进步的一大变革452

二、“改土归流”的时代局限性455

第二十一章 流官统治下的苗疆社会458

第一节 建立军政机构禁锢苗民458

一、厅、县、州、府行政机构的设置458

二、军事机构及设施459

第二节 兴办儒学,实施封建主义改造和民族同化461

一、“边郡立学,欲其从化”461

二、化苗为民“数典忘祖”464

第三节 流官增赋税,“客民”占田土,苗人受欺压466

一、清嫠田亩466

二、安插“客民”,进行高利贷剥削467

卷七 苗疆分理期(下) 吴荣臻471

第九编 清代苗民三大起义471

第二十二章 雍乾苗民起义474

第一节 “九股苗”和包利、红银起义474

一、九股河苗民起义474

二、包利、红银起义477

第二节 粟贤宇、杨清保起义481

一、竹岔山惨案481

二、湘、桂边境苗民大联合准备起义482

三、武装起义的爆发484

四、清军会剿488

五、白石之战490

六、清军再次增兵,义军奋勇抗敌494

七、张广泗率五省官兵会剿南山498

八、众首领遇害及起义的最后失败503

九、清军班师与苗疆善后事宜509

第二十三章 乾嘉苗民起义517

第一节 流官残暴、客民盘剥,逼使苗民铤而走险518

一、流官统治下苗民的痛苦生活518

二、惨绝人寰的“勾补事件”525

三、苗民大联合准备起义527

第二节 武装起义的总爆发531

一、石柳邓首举义旗531

二、雅酉大会战533

三、吴八月攻克乾州536

四、夺地和除奸斗争538

五、吴八月一打镇筸城539

六、起义军东征北伐541

七、铜松之战542

第三节 清军的疯狂反扑545

一、乾隆皇帝调集七省官兵“会剿”苗疆545

二、清兵血洗黔东548

三、流官的疯狂反扑550

第四节 苗民军政府的建立551

一、吴八月二打镇筸城551

二、石三保大战刘君辅554

三、黄瓜寨保卫战556

四、福康安挫骨扬灰559

五、狗掱岩之战和第二次东征560

六、吴八月三打镇筸城562

七、苗民军政府的建立564

第五节 保卫苗民政权的斗争565

一、吴添半兵败被俘565

二、吴陇登降清和吴八月遇害567

三、吴氏兄弟继任“吴王”570

四、首任清军元帅福康安亡命574

五、石三保蒙难574

六、乾州失守575

第六节 《湖南苗疆紧要善后章程》的拟定及苗民政权的丧失576

一、《湖南苗疆紧要善后章程》的拟定576

二、苗民政权的丧失592

第七节 清军班师和傅鼐的“善后事宜”602

一、清军主力班师602

二、傅鼐的“善后事宜”603

第八节 起义的继续与最后失败606

一、起义的再度爆发606

二、苗民死里求生,坚持斗争十年608

三、起义失败后的苗疆状况610

第二十四章 咸同苗民起义615

第一节 清王朝盘剥苗疆615

一、采买军米,买一得三616

二、“抽厘助饷”,苛捐倍增616

三、高利贷多“断头谷”,“苗产尽入汉奸”617

四、稽查还需“门牌费”,欠租就得吊死人618

第二节 掌梅尼誓师反清619

一、郎德寨杨大六起义抗屯619

二、掌梅尼张秀眉誓师反清620

三、东西南北中,苗疆五大战区形成621

第三节 大败清兵,苗军迅克十二个府州厅县623

一、起义烈火燃遍苗岭山区,杨大六首取丹江厅城623

二、起义军攻克松桃厅城,邬黑龙、邬黑虎游战武陵山区625

三、苗疆鏖战六年余,义军又克二府三州五厅县626

第四节 联合反清再夺十五个府州厅县630

一、黔西黔中起义军再夺十县630

二、败中取胜包茅仙打下清溪631

三、太平军攻打古州镇,潘名杰飞夺定番州632

四、岩大五巧取大定府,南号军强夺二县城633

五、高禾、九松攻克黔南荔波县,岩大五打死提督赵德光635

第五节 苗疆战时民主平等“共产”制636

一、苗岭山区根据地637

二、乌蒙山区根据地640

第六节 苗岭大决战642

一、陶新春大战岑毓英642

二、白号军痛失荆竹园643

三、张秀眉东征湘西南644

四、黔东南苗军退缩四厅县645

五、包大度黄飘歼敌两万人645

六、金干干偷袭川兵粮库,柳天成伏击提督张文德651

七、席宝田痛斩三将,唐统领临阵脱逃,李鸿章回绝任命652

第七节 起义最后失败653

一、洋鬼子洋炮轰苗寨,席宝田终获平苗功653

二、一部征苗血泪史,千秋聚义英雄录655

三、青史永存6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