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工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华南理工大学编;黄少烈,邹华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779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化工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流体力学与应用6
第一节 概述6
1.1.1 流体的连续性与特征6
1.1.2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7
1.1.3 非牛顿型流体9
第二节 流体静力学10
1.2.1 流体的密度10
1.2.2 压强及其表示方法11
1.2.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12
1.2.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在工程中的应用14
1.3.1 流动过程与基本概念18
第三节 流体流动现象18
1.3.2 流动型态21
1.3.3 圆管内稳定流动过程数学分析24
1.3.4 边界层简介27
第四节 质量、能量和动量衡算29
1.4.1 连续性方程29
1.4.2 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31
1.4.3 机械能衡算34
第五节 管内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41
1.5.1 流体阻力与范宁公式41
1.5.2 层流时阻力损失的计算43
1.5.3 量纲分析方法43
1.5.4 湍流时摩擦损失的计算46
1.5.5 局部阻力和损失50
第六节 流体流动和静力学方程的应用55
1.6.1 简单管路计算55
1.6.2 复杂管路57
1.6.3 可压缩流体管路计算63
1.6.4 流量的测量65
习题74
思考题79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82
第一节 液体输送机械82
2.1.1 离心泵82
2.1.2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89
2.1.3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90
2.1.4 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97
2.1.5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101
2.1.6 离心泵的型号与选用105
第二节 其他类型的泵108
2.2.1 往复泵108
2.2.2 其他类型的泵111
第三节 气体输送机械113
2.3.1 离心式风机113
2.3.2 旋转鼓风机和压缩机117
2.3.3 往复式压缩机117
2.3.4 真空泵121
习题122
思考题124
第二节 颗粒和颗粒群的特性127
3.1.1 概述127
3.2.1 颗粒与颗粒群的特点127
第三章 非均相机械分离127
第一节 概述127
第三节 颗粒的沉降132
3.3.1 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过程132
3.3.2 重力沉降设备136
3.3.3 离心沉降与离心沉降设备139
第四节 过滤143
3.4.1 概述143
3.4.2 过滤设备145
3.4.3 过渡基本方程式148
3.4.4 过渡生产能力及滤饼洗涤155
习题158
思考题159
第一节 概述161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161
第二节 热传导164
4.2.1 热传导基本概念164
4.2.2 傅里叶定律165
4.2.3 热传导系数166
4.2.4 平壁的热传导167
4.2.5 圆筒壁的热传导169
第三节 对流传热171
4.3.1 对流传热及其类型171
4.3.2 对流传热速率与对流表面传热系数174
4.3.3 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174
4.3.4 与传热有关的特征数及特征数关联式的确定方法177
第四节 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180
4.4.1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对流180
4.4.2 流体在管外强制对流传热184
第五节 有相变流体的对流传热188
4.5.1 蒸气冷凝对流传热188
4.5.2 沸腾传热193
第六节 辐射传热197
4.6.1 基本概念和定律197
4.6.2 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201
4.6.3 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205
第七节 总传热速率和传热过程的计算206
4.7.1 总传热速率方程206
4.7.2 热量衡算207
4.7.3 总传热系数208
4.7.4 平均温度差211
4.7.5 传热效率法216
4.8.1 常用换热器220
第八节 换热器220
4.8.2 强化传热技术及新型的传热设备228
4.8.3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选择230
习题239
思考题243
第五章 蒸馏244
第一节 概述244
5.1.1 蒸馏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244
5.1.2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流程及精馏塔245
第二节 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247
5.2.1 双组分溶液气液平衡的自由度247
5.2.2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247
5.2.3 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253
5.2.4 总压对气液平衡的影响256
5.3.1 平衡蒸馏(闪蒸)257
第三节 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257
5.3.2 简单蒸馏259
第四节 精馏的流程和原理261
5.4.1 精馏原理261
5.4.2 工业精馏装置264
第五节 双组分混合液连续精馏的计算和操作分析265
5.2.1 精馏塔操作压力的确定265
5.2.2 全塔物料的衡算266
5.2.3 精馏段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268
5.2.4 提馏段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269
5.2.5 进料板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进料方程269
5.2.6 理论塔板数的计算273
5.2.7 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及选择274
5.2.8 理论塔板数的简捷计算280
5.2.9 实际塔板数与塔板效率281
5.2.10 其他类型的双组分连续精馏285
5.2.11 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289
5.2.12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操作分析和操作型计算291
第六节 间歇精馏297
5.6.1 间歇精馏的装置及特点297
5.6.2 塔顶馏出液的组成恒定的间歇精馏计算298
5.6.3 回流比不变时间歇精馏的计算299
第七节 特殊精馏301
5.7.1 恒沸精馏301
5.7.2 萃取精馏302
5.7.3 加盐萃取精馏303
5.7.4 分子蒸馏305
5.8.1 工业生产对塔设备的要求308
第八节 板式塔308
5.8.2 常用板式塔类型309
5.8.3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314
5.8.4 板式塔的设计计算317
习题317
思考题320
第六章 吸收322
第一节 概述322
6.1.1 概述322
第二节 吸收中的气液相平衡325
6.2.1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325
第三节 吸收速度330
6.3.1 分子扩散330
6.3.2 分子扩散系数335
6.3.3 涡流扩散与对流传质339
6.3.4 吸收速率方程式342
第四节 吸收(或解吸)塔的计算347
6.4.1 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348
6.4.2 填料高度的计算350
6.4.3 解吸358
6.4.4 高浓度气体吸收358
第五节 填料塔362
6.5.1 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特性362
6.5.2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364
习题371
思考题373
第一节 概述375
7.1.1 加热方法对干燥过程的影响375
第七章 干燥375
7.1.2 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对干燥过程的影响376
7.1.3 干燥器中物料的处理方法377
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和湿物料的性质377
7.2.1 湿空气的性质377
7.2.2 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应用385
7.2.3 湿物料的性质389
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92
7.3.1 物料衡算393
7.3.2 热量衡算394
7.3.3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398
7.3.4 干燥器的热效率和干燥器的节能403
第四节 干燥动力学及干燥时间406
7.4.1 干燥动力学试验407
7.4.2 干燥时间的计算410
第五节 干燥器414
7.5.1 干燥器的分类和选择414
7.5.2 厢式干燥器415
7.5.3 隧道干燥器(洞道式干燥器)417
7.5.4 转筒干燥器418
7.5.5 带式干燥机419
7.5.6 转鼓干燥器420
7.5.7 喷雾干燥421
7.5.8 流化床干燥器423
7.5.9 气流干燥器424
7.5.10 微波和高频干燥426
习题427
思考题429
第一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430
8.1.1 超临界萃取原理430
第八章 新型分离技术430
8.1.2 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流程433
8.1.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435
第二节 膜分离技术436
8.2.1 概述436
8.2.2 膜分离的过程及基本原理437
8.2.3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438
8.2.4 各种膜过程简介439
8.2.5 膜分离设备-膜组件444
思考题445
本书主要参考书刊447
一、 化工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449
附录449
二、 单位换算450
三、 水的物理性质451
四、 饱和水蒸气表452
五、 某些液体的物理性质454
六、 某些气体的物理性质455
七、 一些固体材料的热传导系数457
八、 扩散系数457
九、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458
十、 某些有机化合物的蒸气压460
十一、 某些二元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462
十二、 泵 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性能表463
专业名词索引465
本书主要符号表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