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1528613.jpg)
- 高传善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7493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计算机网络的演变与发展1
1.1.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1
1.1.2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
1.1.3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5
1.1.4 网络计算的新时代6
1.1.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8
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9
1.2.1 网络的功能9
1.2.2 网络的应用11
1.3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12
1.3.1 层次模型12
1.3.2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15
1.3.3 层间服务18
1.3.4 Internet参考模型20
1.4 网络通信标准化组织23
1.4.1 ISO和ITU-T23
1.4.2 因特网有关的标准化组织26
1.4.3 其他组织27
1.5 计算机网络分类27
1.5.1 按地理范围分类27
1.5.2 其他分类29
1.6 实例简介30
1.6.1 公用分组交换网30
1.6.2 交换式多兆比特数据服务31
1.6.3 ATM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2
1.6.4 从ARPAnet到因特网35
练习一44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46
2.1 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46
2.1.1 通信系统模型46
2.1.2 带宽与傅里叶分析48
2.1.3 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49
2.2 物理传输媒体50
2.2.1 双绞线51
2.2.2 同轴电缆52
2.2.3 光纤52
2.2.4 无线传输媒体54
2.2.5 卫星通信56
2.3 传输技术58
2.3.1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59
2.3.2 数字调制技术59
2.3.3 模拟信号的脉码调制62
2.3.4 多路复用64
2.3.5 数字信号的编码技术67
2.4 物理层接口标准举例69
2.4.1 EIA-RS-232C69
2.4.2 RS-422、RS-423和RS-44973
2.4.3 CCITT X.2174
练习二76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78
3.1 差错检测与校正78
3.1.1 传输差错的特性78
3.1.2 常用的简单差控制编码80
3.1.3 海明码83
3.1.4 循环冗余码86
3.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90
3.2.1 帧同步91
3.2.2 差错控制92
3.2.3 流量控制92
3.2.4 链路管理93
3.3 数据链路协议93
3.3.1 停等协议93
3.3.2 顺序接收的管道协议98
3.3.3 选择重传协议99
3.4 协议描述与验证101
3.4.1 有限状态机模型101
3.4.2 Petri网104
3.4.3 其他协议描述语言106
3.5 链路通信规程举例107
3.5.1 起止式异步规程108
3.5.2 面向字符的同步规程110
3.5.3 面向比特的同步规程112
3.5.4 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规程115
练习三115
第四章 局域网和城域网118
4.1 局域网概述118
4.2 局域网参考模型119
4.2.1 局域网体系结构119
4.2.2 拓扑结构121
4.2.3 IEEE802标准126
4.2.4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127
4.2.5 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129
4.3 CSMA/CD和IEEE802.3标准131
4.3.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131
4.3.2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MA/CD135
4.3.3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136
4.3.4 IEEE802.3标准136
4.4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IEEE 802.4标准138
4.4.1 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138
4.4.2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139
4.4.3 IEEE 802.4标准142
4.5 令牌环访问控制和IEEE 802.5标准143
4.5.1 令牌环局域网的组成143
4.5.2 令牌环访问控制145
4.5.3 IEEE 802.5标准151
4.6 IEEE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152
4.6.1 无线局域网概述152
4.6.2 IEEE 802.11参考模型153
4.6.3 分布式基础无线媒体访问控制DFWMAC154
4.7 IEEE 802.6标准:DQDB157
4.7.1 DQDB概述157
4.7.2 DQDB媒体访问控制158
4.8 局域网性能160
4.8.1 局域网性能分析160
4.8.2 802.3、802.4及802.5的比较165
4.9 局域网网络操作系统168
4.9.1 Novell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169
4.9.2 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169
练习四170
第五章 网络层173
5.1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173
5.1.1 电路交换173
5.1.2 分组交换175
5.2 虚电路和数据报176
5.2.1 通信子网的内部操作176
5.2.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179
5.3 路由选择182
5.3.1 理想路由算法的基本特性182
5.3.2 静态策略185
5.3.3 动态策略191
5.4 拥塞控制200
5.4.1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202
5.4.2 影响拥塞控制的策略203
5.4.3 许可控制206
5.4.4 通信量控制策略206
5.4.5 反馈机制209
5.4.6 负载脱落211
5.5 X.25协议212
5.5.1 虚电路业务213
5.5.2 分组格式213
5.5.3 呼叫建立和呼叫拆除214
5.5.4 多路复用215
5.5.5 数据传输215
5.5.6 流量和差错控制216
5.5.7 X.25用户业务功能216
练习五217
第六章 网络互连220
6.1 网络互连基本概念220
6.1.1 网络互连基本原理221
6.1.2 OSI和网络互连228
6.2 网络互连协议229
6.2.1 国际互连协议IP229
6.2.2 公用数据网互连协议X.75235
6.3 网桥技术237
6.3.1 透明网桥242
6.3.2 源路由网桥246
6.3.3 源路由透明网桥250
6.3.4 远程网桥250
6.4 路由器和路由协议251
6.4.1 自治系统252
6.4.2 路由信息协议RIP253
6.4.3 开放式最短路由优先协议OSPF258
6.4.4 外部网关协议EGP264
6.4.5 边界网关协议BGP269
练习六274
第七章 高速网络技术276
7.1 高速总线网276
7.1.1 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276
7.1.2 100VG-AnyLan279
7.2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280
7.2.1 数据编码和时钟偏移280
7.2.2 FDDI帧格式282
7.2.3 FDDI系统283
7.3 交换局域网284
7.3.1 共享与交换网络284
7.3.2 直通和存储转发284
7.3.3 虚拟局域网285
7.3.4 选择交换机的标准286
7.4 帧中继286
7.4.1 帧中继与X.25的比较286
7.4.2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与帧结构287
7.4.3 本地管理接口LMI289
7.4.4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290
7.5 ISDN291
7.5.1 ISDN概述292
7.5.2 ISDN协议的参考模型292
7.5.3 ISDN的信令--7号信令系统293
7.6 异步传输模式ATM294
7.6.1 ATM概述294
7.6.2 ATM信元结构295
7.6.3 ATM交换296
7.6.4 服务质量(QoS)297
7.6.5 信令299
7.6.6 局域网仿真300
7.6.6 MPOA303
练习七307
第八章 运输层和高层协议309
8.1 运输层309
8.1.1 运输服务和服务质量309
8.1.2 协议操作312
8.1.3 寻址313
8.1.4 连接建立314
8.1.5 Internet运输层协议(TCP)327
8.2 实时运输协议333
8.2.1 实时应用和RSVP333
8.2.2 实时协议(RTP)334
8.3 远程过程调用RPC336
8.3.1 RPC基本操作336
8.3.2 RPC实例337
8.4 抽象语法标记ASN.1340
8.4.1 ASN.1语法340
8.4.2 ASN.1基本编码规则341
8.5 应用层343
8.5.1 文件传送、方向和管理(FTAM)343
8.5.2 电子文电处理MHS344
练习八345
第九章 Internet/Intranet原理和应用简介347
9.1 地址分配和域名服务348
9.1.1 IP地址348
9.1.2 域名349
9.2 与Internet/Intranet的连接方式350
9.2.1 拨号访问方式350
9.2.2 专线访问方式351
9.3 Internet的主要功能351
9.3.1 电子邮件351
9.3.2 文件传输357
9.3.3 远程登录Telnet360
9.4 WWW技术361
9.4.1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361
9.4.2 超文本标记语言368
9.4.3 表单(Form)和公共网关接口(GGI)380
9.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383
9.5.1 Java的特性384
9.5.2 Java程序设计385
9.5.3 小程序(applet)设计和实现388
9.5.4 一个简单的Client/Server程序388
练习九390
第十章 网络管理基础和网络安全性392
10.1 网络管理基础392
10.1.1 网络管理概述392
10.1.2 ISO网络管理模式392
10.1.3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395
10.1.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396
10.2 数据加密400
10.2.1 数据加密一般原理400
10.2.2 数据加密标准(DES)404
10.2.3 公开密钥体制408
10.3 网络安全410
10.3.1 网络安全性410
10.3.2 网络安全被攻击的方法和安全性对策410
10.3.3 身份鉴别412
10.3.4 数字签名416
10.3.5 防火墙技术417
10.3.6 Web的安全性技术426
10.3.7 数字证书432
练习十435
附录 实验指南436
实验一 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实验436
实验二 NetBIOS编程442
实验三 UNIX下的Socket编程451
实验四 Winsock编程461
实验五 局域网操作系统468
实验六 网络管理软件469
参考文献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