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教社博学文库 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长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4520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古籍-英语-翻译-研究-中国-19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教社博学文库 19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文化典籍概念及所含内容2
1.1.1 中国文化典籍概念界定2
1.1.2 中国文化典籍所含内容6
第二节 选题范围和研究问题12
1.2.1 选题范围12
1.2.2 研究问题16
第三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17
1.3.1 选题的缘由17
1.3.2 选题的意义19
第四节 文献综述20
1.4.1 翻译学著作20
1.4.2 中西文明史、文化交流史和史学著作22
1.4.3 有关传教士和汉学的著作24
1.4.4 博士学位论文27
1.4.5 资料性和启发性著作28
1.4.6 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的著作29
第五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31
1.5.1 研究思路31
1.5.2 研究方法33
1.5.3 创新点34
第六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和各章内容要略35
1.6.1 本书的结构安排35
1.6.2 各章内容要略36
第二章 序幕:19世纪之前的中国文化典籍西译38
第一节 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的翻译背景39
2.1.1 新航路的发现促进了东西方的接触40
2.1.2 西方的宗教改革和扩张引发了海外传教浪潮41
2.1.3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思想基础44
第二节 从拉丁语、法语到英语转译46
2.2.1 中国文化典籍西译起因与目的46
2.2.2 《中国哲学家孔子》的翻译与影响49
2.2.3 英语转译文本的缘起及其作用52
第三节 《赵氏孤儿》的翻译及影响56
2.3.1 《赵氏孤儿》的翻译与流传56
2.3.2 伏尔泰与《中国孤儿》61
2.3.3 中国形象的走向:从赞美到贬低64
第三章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之发轫68
第一节 马士曼英译《论语》和《大学》69
3.1.1 《论语》英译动机:汉语学习及传播中国礼仪69
3.1.2 逐字对译:扭转耶稣会士的美化翻译72
第二节 小斯当东的英译原则:实用第一77
3.2.1 小斯当东英译《大清律例》:开启中国法律英译的先河78
3.2.2 小斯当东英译《异域录》:关注边疆题材和民族典籍81
3.2.3 小斯当东对翻译的贡献与影响84
第三节 马礼逊:传播中国文化的奠基人88
3.3.1 马礼逊的英译作品:开启英译中国文化的大幕88
3.3.2 马礼逊的《华英字典》:传播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92
3.3.3 马礼逊:传教士和文化使者95
第四章 传教士英译中国儒道经典98
第一节 柯大卫“四书”英译:尊耶贬儒的典型代表99
4.1.1 “四书”的第一个英语译本100
4.1.2 柯大卫的翻译思想:译儒攻儒,传播福音103
第二节 承前启后的翻译家麦都思106
4.2.1 编译对话:通过翻译学习汉语并传播中国文化106
4.2.2 《书经》英译:从历史经典中寻求资源109
第三节 理雅各:打开中国思想的大门111
4.3.1 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将中国的学问和知识传到西方112
4.3.2 理雅各英译《东方圣书》:耶儒道比较、融合与补充117
4.3.3 儒道经典术语英译:永远的难题120
4.3.4 “以意逆志”的翻译思想124
第四节 《道德经》最初的三个英语译本128
4.4.1 湛约翰译本:哲学、政治诠释129
4.4.2 巴尔富译本:道是自然133
4.4.3 保尔·卡鲁斯译本:报怨以德136
第五章 外交官英译中国文学典籍141
第一节 德庇时英译中国文学典籍:通过翻译认识中国142
5.1.1 小说英译:信息——美学原则142
5.1.2 戏剧英译:用西方戏剧理论解读中国戏剧147
5.1.3 《汉文诗解》:西方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诗歌的专著151
第二节 翟理斯的英译轨迹:从文学翻译到汉学研究157
5.2.1 《聊斋志异》英译:让中国人自己说话158
5.2.2 《古文选珍》:传递中国思想162
5.2.3 《古今诗选》:韵译中国古诗166
5.2.4 《庄子英译》:以庄解庄170
5.2.5 《中国文学史》:让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融入世界174
5.2.6 汉英词典编纂:从马礼逊到翟理斯179
第六章 期刊上刊登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品185
第一节 《中国丛报》和《中国评论》186
6.1.1 中国英文期刊的历史轨迹:从《中国丛报》到《中国评论》187
6.1.2 蒙学典籍英译:否定中国的基础教育190
6.1.3 文学典籍英译:追寻中国的现实195
6.1.4 《南京条约》中英文版:传教士与政治的密切联系199
第二节 其他期刊上刊登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作品204
6.2.1 期刊典籍英译的广泛性: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205
6.2.2 期刊英译长篇小说的轨迹:以《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为例209
第七章 殖民视阈中的“侨居地翻译”217
第一节 殖民主义和“侨居地翻译”218
7.1.1 殖民与中国文化典籍英译219
7.1.2 “侨居地翻译”现象223
第二节 “侨居地翻译”中的合作翻译与译作出版227
7.2.1 “侨居地翻译”的优势:合作翻译228
7.2.2 “侨居地翻译”中的出版商、赞助人和读者231
第三节 “侨居地翻译”中的译者思想与中国文化236
7.3.1 译者思想演变轨迹:从对立到宽容236
7.3.2 主客文化或强弱文化对翻译的影响241
7.3.3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接受244
第八章 结语:20世纪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走势248
第一节 译者身份变迁: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翻译家249
8.1.1 海外译者:从世俗化翻译到学术化翻译249
8.1.2 中国译者:关注中国文化传递253
第二节 汉英词典编纂与刊登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期刊257
8.2.1 从普通汉英词典到专业词典258
8.2.2 中国人的翻译期刊:从《天下》到《中国文学》260
第三节 典籍翻译研究逐渐繁荣264
8.3.1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64
8.3.2 西方现代译论和方法论给典籍翻译理论建构带来的启示268
参考文献275
附录291
1.书中外国人名对照表291
2.17、18世纪主要中国文化典籍西译本303
3.与第三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305
4.与第四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306
5.与第五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309
6.与第六章有关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语译本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