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美学新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旅游美学新编
  • 王柯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ISBN:756370861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45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旅游业 景观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旅游美学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编 旅游美学导论2

第一章 旅游美学的生成与研究2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审美特性2

第二节 旅游审美需求与动机6

一、旅游审美需求7

二、旅游审美动机9

一、净化情感和调节心理环境11

第三节 旅游审美活动的多重效应11

二、造就具有优美灵魂的人13

三、推动全社会审美化的进程14

四、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16

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8

第四节 旅游美学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21

思考题23

注释24

主要参考书目25

第一节 西方美学的由来与要义27

一、西方美学的由来27

第二章 美学理论与旅游27

二、西方美学的要义31

第二节 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33

一、美与丑33

二、优美与崇高39

三、形式美43

第三节 旅游审美对象的一般形态44

一、自然美45

二、艺术美47

三、社会生活美48

一、移情说49

第四节 心理学美学要点与旅游观赏49

二、内模仿说51

三、审美距离说52

四、异质同构说53

五、集体无意识说55

思考题57

注释58

主要参考书目60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与旅游62

第一节 古代审美意识的形成与特点62

第二节 中和为美的儒家美学思想68

第三节 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73

第四节 空灵为美的禅宗美学思想80

第五节 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与旅游87

思考题90

注释91

主要参考书目93

第二编 旅游审美对象分析96

第四章 旅游景观的审美历程与类型96

第一节 旅游景观审美的历程96

一、自然崇拜时期96

二、雅好山水时期97

三、山水旅游发展时期99

四、旅游景观完善时期100

第二节 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101

一、旅游景观的界说101

二、旅游景观的类型103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宏观分布105

一、地理因素106

二、人文因素106

第四节 南秀北雄的审美风格107

注释110

思考题110

主要参考书目111

第五章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性113

第一节 自然景观的形式美114

一、形态美114

二、色彩美119

三、听觉美120

四、嗅觉美122

第二节 自然景观的动态美123

一、自然因素的动态作用123

二、风物传说的动态作用124

第三节 自然景观的象征美125

思考题128

注释129

主要参考书目129

第六章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性131

第一节 人文景观的工艺美131

一、反复与整齐131

二、对称与均衡132

四、尺度与比例133

三、调和与对比133

五、节奏与韵律134

六、多样与统一134

七、实景与虚景135

八、天人协调136

第二节 历史意味与民俗风情138

一、人文景观的历史意味138

二、民俗风情与审美139

第三节 人文景观的意境美141

思考题144

注释145

主要参考书目146

第三编 审美心理与旅游观赏原理150

第七章 审美心理要素150

第一节 审美知觉150

第二节 审美想象153

一、知觉想象153

二、创造性想象154

第三节 审美理解155

第四节 审美情感158

第五节 跨文化交际与审美161

思考题164

注释164

主要参考书目165

第八章 旅游审美体验分析167

第一节 审美个性与类型167

第二节 审美意识系统171

第三节 审美体验的层次177

一、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177

二、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179

三、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181

思考题183

注释184

主要参考书目185

第九章 旅游观赏的方法原理187

第一节 动态与静态187

一、动态观赏187

二、静态观赏188

第二节 移情与距离191

一、移情观赏191

二、观赏距离193

一、观赏时机196

第三节 时机与位置196

二、观赏位置198

第四节 节奏与重点199

一、观赏节奏199

二、重点观赏201

思考题202

注释202

主要参考书目203

第一节 旅游与可持续发展206

第四编 旅游形象设计与接待艺术206

第十章 旅游业的形象设计206

一、环境与生态207

二、天人关系的现代意义209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13

四、可持续发展与旅游214

五、可持续发展与当代旅游审美文化215

第三节 旅游区的形象设计219

一、旅游区形象设计的意义219

二、旅游区的整体社会文化氛围设计220

三、旅游区的形体空间设计223

四、旅游区的形象识别设计226

第三节 旅游企业的形象塑造229

一、旅游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与特性229

二、旅游企业形象的作用232

三、旅游文化、企业文化与旅游企业形象232

四、旅游企业的形象塑造与CI策略234

五、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新趋势240

第四节 人造景点的美学原则241

一、人造景点的审美要求242

二、主题公园建设的美学原则245

思考题249

注释250

主要参考书目251

第十一章 审美期望与接待艺术253

第一节 旅游者的审美期望253

一、仪表美254

二、风度美257

三、心灵美258

一、灵活与适度260

第二节 旅游接待人员的形象塑造260

二、多样的统一261

三、环境和谐262

四、含蓄为美263

五、整洁为美264

六、个性与共性265

第三节 旅游服务艺术的基础分析266

一、微笑--态度美的感性显现267

二、微笑服务的情绪感染效应268

三、微笑展现的线条魅力270

第四节 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艺术271

一、语言艺术的五大层面273

二、导游技巧的五大要领276

第五节 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方法280

一、调节观赏节奏280

二、选择观赏位置284

三、把握观赏时机285

思考题286

注释287

主要参考书目288

第一节 审美修养的基本内涵290

第十二章 旅游工作者的审美修养290

一、强化审美敏感性291

二、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295

三、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及其类型297

四、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与导游艺术299

五、提高再创造的能力302

六、管理美学的一般原理303

第二节 提高审美修养的主要途径306

二、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307

一、举办美学讲座307

三、讲究服务语言艺术308

四、组织姿态与形体训练309

五、推广简易的美容知识310

第三节 旅游工作者的国际文化视野312

一、美国人的审美文化习惯313

二、英国人的审美文化习惯315

三、法国人的审美文化习惯318

四、德国人的审美文化习惯321

五、日本人的审美文化习惯323

思考题327

注释328

主要参考书目329

第五编 中国旅游审美文化332

第十三章 旅游与古典造型艺术332

第一节 中西古典造型艺术比较332

一、精神与科学334

二、整体与局部336

三、装饰与摹仿337

四、诗画一律与诗画有别338

第二节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340

一、绘画发展概述341

二、古典绘画的分类346

三、古典绘画的技法特点348

四、古典绘画的审美特征350

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354

一、书体的类别与特征355

二、书法艺术发展概述358

三、书法艺术的审美欣赏361

四、书法艺术与旅游365

一、古代雕塑艺术发展概述367

第四节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欣赏367

二、古代雕塑的分类与简介370

三、古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372

四、古代雕塑与旅游观光375

思考题376

注释377

主要参考书目378

第十四章 旅游与传统建筑艺术380

第一节 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380

一、建筑与建筑的美380

二、建筑美学的主要理论传统382

三、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383

第二节 宫廷建筑与宗教建筑观赏386

一、宫殿和塔386

二、明清故宫388

三、北京天坛392

四、从秦始皇陵到明十三陵394

五、佛光寺大殿和佛宫寺木塔396

第三节 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观赏400

一、北京四合院与福建土楼400

二、长城与赵州桥403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观赏406

一、“壶中天地”和“孔、颜乐处”406

二、苏州留园409

三、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411

四、北京颐和园412

思考题415

注释416

主要参考书目418

第一节 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民族特色419

第十五章 旅游与传统表演艺术419

一、融合性420

二、程式性421

三、写意性424

第二节 京剧与地方戏428

一、京剧428

二、地方戏436

第三节 其他传统表演艺术449

一、曲艺449

二、传统舞蹈451

三、传统音乐454

四、传统杂技459

思考题460

注释460

主要参考书目461

第十六章 旅游与山水旅游文学462

第一节 旅游审美与山水诗歌463

一、凸现景物的典型形象美464

二、描绘景物的诗情画意美466

三、彰显景物的哲理内涵美469

四、再现景物的历史沧桑感472

第二节 旅游审美与山水游记474

第三节 旅游审美与名胜楹联478

第四节 旅游审美与风物传说480

一、超越自然的神秘感482

二、灌注活力的生动性484

三、人伦教化的道德美485

思考题487

注释488

主要参考书目489

一、文物的概念与品类491

第十七章 文物与旅游工艺品491

第一节 中国文物的品类与鉴赏491

二、文物鉴赏的意义493

三、文物鉴定的原则与方法494

四、文物的欣赏方法497

第二节 中国旅游工艺品欣赏500

一、旅游工艺品的审美特征500

二、古代工艺品的历史成就502

三、民间工艺美术品及其类别504

一、旅游工艺品的开发策略506

第三节 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创新506

二、旅游工艺品的创新508

思考题512

注释513

主要参考书目513

第十八章 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消费515

第一节 旅游审美消费的形式515

一、名胜游览活动516

三、环境评品活动517

四、饮食宴乐活动517

二、艺术欣赏活动517

五、旅游购物活动518

六、文化娱乐活动519

第二节 旅游审美消费的导向519

一、直接功利性520

二、精神愉悦性520

三、文化历史感520

第三节 饮食宴乐中的审美因素521

一、饮食环境的装饰美521

二、饮食器具的造型美524

三、美味佳肴的审美属性528

四、宴乐配置的基本原则532

第四节 旅游购物中的审美因素534

一、包装艺术的诱惑535

二、购物的美感过程537

三、功利性与审美性538

思考题541

注释541

主要参考书目542

后记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