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钢铁的需求与供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钢铁的需求与供给](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507588.jpg)
- 林国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钢铁的需求与供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1
第二章 钢铁工业在当前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4
一、导言4
二、钢铁工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5
引言5
各产业系统的观察与比较5
结语10
第三章 台湾钢铁的需求11
一、导言11
二、过去台湾钢铁直接需求的观察12
1.总合的需求12
引言12
以粗钢当量计列的直接需求13
每人粗钢直接约计耗用量与粗钢集约度16
粗钢直接耗用的弹性值分析19
粗钢直接耗用的决定因素19
2.各种钢铁的直接约计耗用与直接出口20
引言21
各种钢铁的直接约计耗用21
普通钢、高碳钢、及合金钢的直接约计耗用22
各种钢铁的直接出口23
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的直接出口24
调节短期供需的出口与出口导向的出口24
公元1971年各种钢铁与钢铁制品的直接需求25
3.各使用行业对各种钢铁的直接耗用26
引言26
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的直接耗用26
各使用行业对各种钢材的直接耗用28
比较与分析28
4.各种钢铁对各运销地区的直接出口29
引言29
近年钢材对各外销地区直接出口的分配比率30
外销东南亚及中东的市场开发潜力31
公元1975年各种钢铁对各运销地区的直接出口31
三、过去台湾钢铁第一层最终需求的观察33
1.总合的需求33
引言33
以粗钢当量计列的第一层最终需求33
每人粗钢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量35
2.各使用行业的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与间接出口36
引言36
以当期价格计列时各使用行业的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36
以当期价格计列时各使用行业的间接出口38
3.各使用行业对各运销地区的出口40
引言40
历年各使用行业的出口40
公元1975年「含钢铁的可贸易产品」的出口运销地区40
四、过去台湾钢铁多层最终需求的观察41
引言41
涉及多层物量联锁的实现的最终需求41
涉及多层物量联锁的极大的最终需求41
资本财产业与钢铁部门的关系45
第四章 台湾钢铁的供给48
一、导言48
二、台湾钢铁工业的历史与特征49
历史沿革49
特征50
三、过去台湾钢铁直接供给的观察51
1.总合的供给51
引言51
以粗钢当量计列的直接供给51
以钢材重量计列的直接供给52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初级钢及高级钢的直接供给54
2.各种钢铁的国内生产与直接进口57
引言57
各种钢铁的国内生产57
各种钢铁的直接进口58
深入了解各种钢铁的直接供给59
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的直接进口62
公元1971年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的直接供给63
3.国产与进口钢铁供各使用行业直接耗用的状况63
引言63
国产钢铁及钢铁制品供各使用行业直接耗用的状况63
进口钢铁及钢铁制品供各使用行业直接耗用的状况65
4.各种钢铁自各来源地区的直接进口65
引言65
各种进口钢铁自日本直接进口的比率67
公元1975年各种钢铁自各来源地区的直接进口67
结语69
四、过去台湾钢铁第一层最终供给的观察69
1.总合的供给69
引言69
以粗钢当量计列的第一层最终供给70
以钢材重量计列的第一层最终供给71
2.各使用行业的直接耗用与间接进口72
引言72
以当期价格计列时各使用行业的间接进口72
各使用行业的直接耗用与间接进口的分配比率74
3.各使用行业自各来源地区的进口75
引言75
历年各使用行业的进口75
公元1975年「含钢铁的可贸易产品」的进口来源地区75
五、过去台湾钢铁多层最终供给的脆弱性77
引言77
台湾经济各脆弱生产环节的观察78
第五章 台湾钢铁工业成长的原因81
一、导言81
二、过去台湾钢铁工业成长的原因81
1.以直接供需测定钢铁工业成长的原因81
引言81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钢锭增产的原因82
以钢材重量计列时钢材增产的原因84
各种钢铁增产的原因84
2.以第一层最终供需测定钢铁工业成长的原因88
引言88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钢锭增产的原因89
以钢材重量计列时钢材增产的原因90
各使用行业对国产钢铁直接耗用增加的原因92
3.延伸分析93
第六章 未来台湾钢铁的供需96
一、导言96
二、台湾钢铁直接供需回归的初步分析96
引言97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钢材的供需回归98
普通钢钢材的供需回归100
特殊钢钢材的供需回归102
生铁的供需回归104
结语106
三、未来台湾钢铁直接耗用的预测107
引言107
弹性预测法107
上限预测法110
阶段预测法110
三种预测方法各种变数的前后预测关系113
未来国内生产毛额及总人口的预测115
三种预测方法的预测过程116
三种预测方法预测值的比较118
三种预测方法预测值与前人预测值的比较119
四、未来台湾钢铁国内生产的方向120
引言120
中钢与炼铁业者的生产协调原则121
中钢与炼钢业者的生产协调原则122
近程生铁及粗钢的生产协调配合124
国内需求潜力及进口代替潜力较大的钢材125
间接进口代替潜力的发挥126
近程钢材的生产协调配合126
第七章 台湾钢铁产业系统的有效保护结构131
一、导言131
二、台湾钢铁产业系统的有效保护结构132
引言132
近年的间接税税率及进口管制条件133
价格扭曲及其效果的测定演算134
调整后关税税率及名目保护率的检讨135
附加价值内销有效保护率的检讨139
附加价值出口偏向的检讨141
结语142
第八章 总结145
概述145
钢铁工业的地位145
过去钢铁的需求147
过去钢铁的供给150
钢铁工业成长的原因151
未来钢铁的供需153
钢铁产业系统的有效保护结构156
附言157
附录一 向前成本联锁与向后物量联锁概念的阐释158
一、导言158
二、向前联锁与向后联锁概念的阐释158
引言158
向后物量联锁效果159
向前成本联锁效果160
三、总依赖程度概念的提出163
四、补遗163
附录二 两种钢铁供需概念及三种钢铁供需计列方法165
一、两种钢铁供需的概念165
二、直接约计耗用与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的定义167
三、三种钢铁供需的计列方法167
附录三 台湾钢铁供需资料的构成过程及其意义171
一、导言171
二、台湾钢铁直接供需资料的构成处理171
以钢材重量计列时资料的构成及其意义171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资料的构成及其意义172
以当期价格计列时资料的构成及其意义175
三、台湾钢铁第一层最终供需资料的构成处理176
引言177
三种计列方法间接进出口的估计过程177
三种计列方法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的估计过程181
附录四 钢铁需求上限说及阶段说的评介182
一、导言182
二、钢铁需求的上限说182
三、钢铁需求的阶段说183
附录五 资本财产业的内容184
一、导言184
二、资本财产业的内容184
附表1至附表58187
参考文献243
一、中文部份243
二、英文部份247
第三章15
图1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直接需求15
第四章53
图1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直接供给53
图2 以钢材重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直接供给56
第六章109
图1 台湾的工业集约度与工业集约度曲线109
图2 台湾的每人粗钢直接耗用量与每人粗钢直接耗用曲线111
图3 台湾的粗钢集约度与粗钢集约度曲线114
附录一161
图1 向后物量联锁效果之图解161
图2 向前成本联锁效果之图解162
附录二169
图1 钢铁工业是否健全的示意图169
第二章7
表1 公元1971年制造业与营建业各部门之产业系统归属状况7
第三章14
表1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直接需求14
表2 历年台湾经济的每人粗钢直接约计耗用及粗钢集约度17
表3 台湾各种钢铁直接约计耗用的平均年成长率22
表4 历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直接耗用27
表5 近年来台湾钢材对各外销地区直接出口的分配比率30
表6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第一层最终需求34
表7 台湾经济的每人粗钢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35
表8 历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第一层最终约计耗用37
表9 历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之间接出口39
表10 公元1971年涉及多层物量联锁的实现的台湾钢铁多层最终需求43
表11 公元1971年涉及多层物量联锁的极大的台湾钢铁多层最终需求44
第四章52
表1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直接供给52
表2 以钢材重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直接供给55
表3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初级钢及高级钢之直接供给57
表4 历年台湾国产钢铁及钢铁制品供各使用行业直接耗用的情况64
表5 历年台湾进口钢铁及钢铁制品供各使用行业直接耗用的情况66
表6 近年来台湾各种进口钢铁自日本直接进口的比率68
表7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第一层最终供给70
表8 以钢材重量计列时台湾钢材之第一层最终供给71
表9 历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之间接进口73
表10 公元1971年部门别向后物量联锁诱发系数之和79
第五章83
表1 历年台湾钢铁之直接耗用自给率83
表2 历年台湾钢铁各项直接增产原因的贡献率85
表3 近年台湾各种钢铁各项直接增产原因的贡献率86
表4 历年台湾钢铁之直接及间接耗用自给率90
表5 历年台湾钢铁各项直接及间接增产原因的贡献率91
表6 公元1974年台湾各使用行业之直接及间接耗用自给率93
表7 公元1966年至1974年台湾各使用行业耗用国产钢铁及钢铁制品各项直接及间接增加原因的贡献率94
第六章117
表1 台湾未来每人国内生产毛额、工业集约度、工业生产毛额、每人粗钢直接耗用量、及粗钢集约度之预测值117
表2 台湾未来粗钢直接耗用量之预测值118
表3 台湾未来粗钢直接耗用量之前人预测值120
表4 公元1978年至1980年台湾生铁及粗钢供需之预估125
表5 公元1978年至1980年台湾棒钢、型钢、盘元、及中厚板供需之预估127
第七章136
表1 公元1971年及1974年台湾钢铁、机械、及运输工具各业各项产品之调整后关税税率及名目保护率136
表2 公元1971年台湾钢铁、机械、及运输工具各业之附加价值平均内销有效保护率及出口偏向138
表3 公元1974年台湾钢铁、机械、及运输工具各业之附加价值平均内销有效保护率及出口偏向140
附录三173
表1 三种台湾钢铁直接供需的计列方法173
表2 三种台湾钢铁第一层最终供需的计列方法180
附录五185
表1 公元1971年台湾固定资本形成之供给185
附表1至附表58187
附表1 公元1961年、1964年、1966年、1969年、及1971年台湾各使用部门钢铁及钢铁制品间接进口的估计值187
附表2 公元1961年、1964年、1966年、1969年、及1971年台湾各使用部门钢铁及钢铁制品间接出口的估计值188
附表3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日本钢材之直接需求189
附表4 台湾粗钢直接耗用回归分析之计算结果190
附表5 历年台湾各种钢铁之直接约计耗用191
附表6 近年台湾普通钢、高碳钢、及合金钢之直接约计耗用192
附表7 历年台湾各种钢铁之直接出口193
附表8 近年台湾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直接出口194
附表9 公元1971年台湾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直接需求(直接约计耗用中重复计算部份未予消除)196
附表10 公元1971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各种钢材之直接耗用197
附表11 台湾、日本、及美国各使用行业对钢材直接耗用的占率198
附表12 台湾、日本、及美国各种钢材直接耗用量的组成比率199
附表13 东南亚钢铁协会各会员国钢材直接进出口的统计200
附表14 公元1975年台湾各种钢铁与钢铁制品对各运销地区的直接出口201
附表15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日本及欧美地区钢材之第一层最终需求202
附表16 历年台湾各使用行业之出口203
附表17 公元1975年台湾「含钢铁的可贸易产品」之出口运销地区204
附表18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日本钢材之直接供给206
附表19 历年台湾各种钢铁之国内生产207
附表20 历年台湾各种钢铁之直接进口208
附表21 近年台湾废钢之供需209
附表22 近年台湾生铁之供需210
附表23 近年台湾铁合金之供需210
附表24 近年台湾铸铁管之供需211
附表25 近年台湾钢锭之供需212
附表26 近年台湾黑铁皮之供需213
附表27 近年台湾黑铁皮之毛直接约计耗用与净直接约计耗用213
附表28 近年台湾镀锌铁皮之供需214
附表29 近年台湾马口铁皮之供需214
附表30 近年台湾钢管之供需215
附表31 近年台湾中厚板之供需216
附表32 近年台湾平型及管型钢材之供需216
附表33 近年台湾棒钢之供需217
附表34 近年台湾型钢之供需218
附表35 近年台湾盘元之供需218
附表36 近年台湾线材制品之供需219
附表37 近年台湾钢轨之供需220
附表38 近年台湾合金钢钢材之供需221
附表39 近年台湾高碳钢钢材之供需222
附表40 近年台湾铸铁件之供需222
附表41 近年台湾铸钢件之供需223
附表42 近年台湾锻钢件之直接进出口224
附表43 近年台湾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直接进口224
附表44 公元1971年台湾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直接供给(国内生产与直接进口间及国内生产中重复部份未予消除)226
附表45 公元1975年台湾自各来源地区直接进口的各种钢铁与钢铁制品227
附表46 以粗钢当量计列时日本及欧美地区钢材之最终供给228
附表47 公元1966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之直接耗用与间接进口的分配比率229
附表48 公元1974年台湾各使用行业对钢铁及钢铁制品的直接耗用与间接进口的分配比率229
附表49 历年台湾各使用行业之进口230
附表50 公元1975年台湾「含钢铁的可贸易产品」之进口来源地区231
附表51 历年台湾的每人国内生产毛额与工业集约度232
附表52 台湾国内生产毛额时间趋势回归分析之计算结果234
附表53 台湾未来总人口、国内生产毛额、及每人国内生产毛额之预测值235
附表54 日本生铁之生产方法236
附表55 1972年自由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家粗钢之生产方法237
附表56 1970年至1972年自由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家粗钢生产方法占率之变迁238
附表57 日本粗钢之生产方法240
附表58 近年台湾各种钢铁及钢铁制品之国定关税税率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