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志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450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
1.1 公共管理的内涵、地位和作用1
1.1.1 公共事务、公共需要与公共管理1
1.1.2 公共管理的含义和特点6
1.1.3 公共管理的地位和作用8
1.2 公共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12
1.2.1 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12
1.2.2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13
1.2.3 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14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意义和方法16
1.3.1 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和研究对象16
1.3.2 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意义19
1.3.3 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方法21
第2章 公共管理的形成和理论基础23
2.1 公共管理的由来和发展23
2.1.1 从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发展23
2.1.2 公共管理内涵与特点的理论研究24
2.2 管理理论的发展27
2.2.1 近代管理思想27
2.2.2 当代管理思想30
2.3 公共管理理论39
2.3.1 全球化理论和冲突理论39
2.3.2 公民社会理论和民主理论47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53
第3章 公共组织的结构与文化58
3.1 公共组织的特点、类型和作用58
3.1.1 公共组织的含义、要素和特点58
3.1.2 公共组织的类型和作用61
3.2 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变革63
3.2.1 公共组织结构的含义和构成因素63
3.2.2 公共组织结构的类型65
3.2.3 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态势68
3.3 公共组织文化建设69
3.3.1 公共组织文化的特点和类型69
3.3.2 公共组织文化的作用72
3.3.3 建设新型的政府组织文化73
第4章 政府组织管理76
4.1 政府组织管理的特征和工具76
4.1.1 政府组织的含义和特征76
4.1.2 政府组织的管理工具77
4.2 政府失灵及救治79
4.2.1 政府失灵的界定和成因79
4.2.2 政府失灵的救治途径及其可适性83
4.3 政府组织管理改革86
4.3.1 西方“政府再造”思想借鉴86
4.3.2 新政府治理模式89
4.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构91
第5章 第三部门管理99
5.1 第三部门的含义和特征99
5.1.1 第三部门的含义99
5.1.2 第三部门的特征100
5.2 第三部门的类型和作用102
5.2.1 第三部门的类型102
5.2.2 第三部门的作用103
5.3 第三部门管理的规范化109
5.3.1 第三部门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109
5.3.2 我国第三部门实现规范化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112
5.3.3 我国第三部门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措施117
第6章 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121
6.1 事业单位的含义、特点和范围121
6.1.1 事业单位的含义121
6.1.2 事业单位的特点和范围123
6.2 事业单位的类型和地位125
6.2.1 事业单位的类型125
6.2.2 事业单位的地位126
6.3 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完善127
6.3.1 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127
6.3.2 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0
6.3.3 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的路径131
6.4 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134
6.4.1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含义及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134
6.4.2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由来发展和基本作用136
6.4.3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139
第7章 公共物品管理143
7.1 公共物品的特点和类型143
7.1.1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区别143
7.1.2 公共物品的特点和类型146
7.2 公共物品的供给148
7.2.1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模式148
7.2.2 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模式150
7.3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改革155
7.3.1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155
7.3.2 西方国家公共物品管理的经验和启示157
7.3.3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运作161
第8章 公共管理的过程165
8.1 公共管理的领导和决策165
8.1.1 公共管理领导的含义和领导权的来源165
8.1.2 公共管理领导的作用和方式167
8.1.3 公共管理领导的决策和效能170
8.2 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173
8.2.1 公共政策的特征和制定173
8.2.2 公共政策的执行175
8.2.3 公共政策的评估178
8.3 公共管理的激励与控制180
8.3.1 公共管理的激励180
8.3.2 公共管理的控制181
第9章 公共管理的职能184
9.1 经济调节职能184
9.1.1 经济调节的职能和目标184
9.1.2 我国经济调节的意义和基本手段187
9.2 市场监管职能190
9.2.1 市场监管的含义与内容190
9.2.2 市场监管的必要性192
9.2.3 市场监管和规制的措施194
9.3 社会管理职能196
9.3.1 社会管理的含义和建设任务196
9.3.2 充分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作用的举措199
9.4 公共服务职能202
9.4.1 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202
9.4.2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迫切性和必要性205
9.4.3 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履行的保障措施208
第10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11
10.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特征与内容211
10.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与特征211
10.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214
10.2 公务员制度216
10.2.1 西方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216
10.2.2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内容和特点218
10.2.3 中国公务员制度220
10.3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22
10.3.1 世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222
10.3.2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224
10.3.3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举措227
第11章 公共财政管理231
11.1 公共财政和公共财政管理231
11.1.1 公共财政的特征和职能231
11.1.2 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234
11.1.3 公共财政管理的特征235
11.1.4 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和手段237
11.2 公共预算管理238
11.2.1 公共预算和公共预算管理的概念238
11.2.2 公共预算的分类239
11.2.3 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240
11.2.4 公共预算的过程243
11.3 公共收入管理245
11.3.1 公共收入的概念和特征245
11.3.2 公共收入管理247
11.4 公共支出管理252
11.4.1 公共支出与公共支出管理的内涵和目标252
11.4.2 公共支出管理的分类254
11.4.3 完善公共支出管理的具体措施256
第12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发展259
12.1 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与利用259
12.1.1 政府信息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259
12.1.2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系263
12.1.3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264
12.2 电子政务建设266
12.2.1 电子政务的类型和作用266
12.2.2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和电子政府的关系269
12.2.3 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规模270
12.2.4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概况273
12.3 我国电子政务管理275
12.3.1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原则275
12.3.2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276
12.3.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容277
第13章 公共管理伦理283
13.1 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和形成基础283
13.1.1 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283
13.1.2 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285
13.1.3 公共管理伦理与公共利益286
13.2 公共管理伦理的原则和规范290
13.2.1 公共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290
13.2.2 公共管理伦理规范295
13.3 公共责任及其伦理意蕴297
13.3.1 公共责任的含义、类型与特征297
13.3.2 公共责任的伦理意蕴300
13.3.3 公共责任的实现途径302
第14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304
14.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含义、特点和过程304
14.1.1 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含义304
14.1.2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引入及特点306
14.1.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309
14.2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310
14.2.1 战略规划的内涵、特点和作用310
14.2.2 战略分析312
14.2.3 战略选择316
14.3 公共部门战略实施与评价317
14.3.1 战略实施的过程317
14.3.2 战略实施的管理320
14.3.3 战略评价的标准322
14.3.4 战略评价的步骤323
第15章 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325
15.1 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325
15.1.1 公共管理方法的内涵325
15.1.2 公共管理方法的发展趋势326
15.2 系统分析方法327
15.2.1 系统分析的要素和过程328
15.2.2 定性系统分析方法329
15.2.3 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334
15.3 控制方法与技术335
15.3.1 一般控制方法335
15.3.2 预算控制和程序控制337
15.3.3 计划评审技术和全面控制技术339
15.4 决策方法与技术341
15.4.1 专家决策法341
15.4.2 德尔菲法342
15.4.3 决策树法343
15.5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45
15.5.1 抽样调查法和问卷法345
15.5.2 观察法、访谈法和文献调查法348
第16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351
16.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概述351
16.1.1 绩效和公共部门绩效的内涵351
16.1.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352
16.1.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的功能355
16.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模式356
16.2.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类型356
16.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358
16.2.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359
16.2.4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过程362
16.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体系364
16.3.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364
16.3.2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366
16.3.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工具369
16.3.4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配套体系372
参考文献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