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图样数字化转换与智能理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图样数字化转换与智能理解
  • 陆国栋,张树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8758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图样数字化转换与智能理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引言1

1.2 工程图样数字化转换的三种模式1

1.3 工程图样智能理解与重用的三个层次2

1.4 工程图样数字化转换与智能理解的研究方法3

1.4.1 矢量化研究3

1.4.2 尺寸信息的智能化处理研究4

1.4.3 三维重建研究7

第2章 工程图样的扫描输入和混合编辑11

2.1 扫描转换的一般过程11

2.2 图样的分块与拼接15

2.3 图象的快速旋转方法17

2.4 光栅与图形的混合编辑19

2.5 本章小结22

本章参考文献23

第3章 工程图样矢量转换26

3.1 基于细化的转换方法26

3.2 基于轮廓跟踪与匹配的方法34

3.3 基于整体识别的方法35

3.4 其他矢量转化方法48

3.5 本章小结49

本章参考文献50

4.1 字符的提取与识别53

第4章 矢量转换中的图符识别53

4.2 图样中符号的识别60

4.3 矢量图形的调整67

4.4 本章小结73

本章参考文献73

第5章 计算机尺寸标注方法75

5.1 尺寸标注概述75

5.2 尺寸标注分析76

5.2.1 尺寸标注语义分析76

5.2.2 尺寸标注参数分析及底层模块设计76

5.2.3 尺寸标注模型78

5.3.2 交互标注参数分析79

5.3 尺寸交互标注方法79

5.3.1 交互标注过程分析79

5.3.3 交互标注智能化80

5.4 尺寸参数化标注方法82

5.4.1 参数化尺寸标注分析82

5.4.2 尺寸驱动图形83

5.4.3 新图形的尺寸自动标注83

5.5 尺寸自动标注方法84

5.5.1 尺寸自动标注方法分析84

5.5.2 尺寸自动标注策略85

5.5.3 基于分治思想的尺寸自动标注86

5.6 本章小结92

本章参考文献93

第6章 工程图样参数化方法94

6.1 参数化方法概述94

6.2 参数化方法分析95

6.2.1 约束96

6.2.2 约束模型97

6.3 程序参数化方法98

6.4 交互参数化方法100

6.4.1 基于数值迭代法(变动几何法)100

6.4.3 基于图论的方法102

6.4.2 基于符号推理方法(几何推理法)102

6.5 构造过程法103

6.6 离线参数化方法105

6.7 图形的局部参数化106

6.8 工程图样的参数化107

6.8.1 工程图样的约束107

6.8.2 面向多视图联动的参数化方法108

6.8.3 零件图、装配图一体化109

6.8.4 曲线(面)参数化110

6.9 本章小结111

本章参考文献112

7.2 标注域的自动分区114

第7章 尺寸的动态编辑与自适应标注114

7.1 概述114

7.3 尺寸的关联性与尺寸的自动分层116

7.4 尺寸的动态关系模型116

7.5 基于图形环境信息的尺寸动态编辑与自适应处理118

7.5.1 关联尺寸间的动态编辑与尺寸关系模型的相应变化118

7.5.2 关联尺寸的动态自适应处理算法119

7.5.3 非关联尺寸间干涉的自适应处理122

7.6 本章小结126

8.1 概述128

8.2 空间基坐标的建立128

第8章 几何层尺寸标注性理解128

8.3 单投影平面向多投影平面转换130

8.3.1 逻辑主视投影平面的确定原则130

8.3.2 单投影平面向多投影平面转换130

8.4 几何层尺寸的标注性理解132

8.4.1 基坐标对应面及不必标尺寸132

8.4.2 视图上几何元素间的关联特征133

8.4.3 几何层尺寸的可标注性理解133

8.5 本章小结137

9.1.2 尺寸与基坐标关联的有向图描述138

9.1.1 多视图与空间基坐标138

9.1 基于图论的多视图尺寸完整性判别原理138

第9章 零件层尺寸完整性判别138

9.1.3 多视图尺寸冗余度的判别140

9.1.4 多视图缺尺寸的检验142

9.2 基于特征与工程语义对尺寸进行转换143

9.2.1 基于工程语义的尺寸派生143

9.2.2 尺寸的分解147

9.2.3 角度尺寸的转换148

9.3.1 斜向投影的转换149

9.3.2 铸造圆角的转换149

9.3 图形的转换149

9.4 基本体经尺寸转换的有向图150

9.5 不完整几何体经尺寸转换的有向图151

9.6 零件层尺寸检验的实现152

9.7 本章小结155

第10章 装配层配合尺寸的继承与检验156

10.1 概述156

10.2 装配模型157

10.3 装配层尺寸的约束与关联158

10.4 尺寸匹配的自组织159

10.4.1 配合尺寸约束的几何元素匹配159

10.5 不同层次间的多向驱动机制160

10.4.2 尺寸匹配的自组织160

10.6 基于装配层的配合尺寸继承判别161

10.6.1 配合尺寸与空间基坐标161

10.6.2 基于装配层的尺寸继承检验算法162

10.7 本章小结166

第7章至第10章参考文献166

第11章 工程图样工程语义分析169

11.1 机械图样工程语义的层次划分与分类169

11.1.1 机械图样的特征169

11.2 尺寸约束语义170

11.2.1 显式尺寸语义170

11.1.2 工程语义层次划分与分类170

11.2.2 隐式尺寸语义171

11.3 投影关系语义173

11.3.1 显式投影语义173

11.3.2 隐式投影语义176

11.4 表达方式语义178

11.4.1 显式表达方式语义179

11.4.2 隐式表达方式语义182

11.5 本章小结183

第12章 工程图样工程语义处理184

12.1 工程语义处理策略和前置处理184

12.1.1 工程语义处理策略184

12.1.2 视图划分和尺寸预分离185

12.1.3 坐标系建立186

12.2 表达方式处理187

12.2.1 视图识别187

12.2.2 视图关系图建立190

12.2.3 视图关系图逆变换191

12.3 投影关系处理194

12.3.1 线索的拼接和打断194

12.3.2 连通域的提取195

12.3.3 几何元素投影关系链196

12.4.1 建立尺寸树198

12.4 尺寸约束处理198

12.4.2 尺寸约束图形链199

12.5 图形尺寸合成网络200

12.6 本章小结201

第13章 基于工程图样工程语义的三维重建202

13.1 基于工程语义三维重建策略202

13.1.1 工程语义与三维重建202

13.1.2 三维重建策略203

13.1.3 三维重建具体步骤203

13.2 简单基元识别205

13.2.1 线性拉伸体基元识别205

13.3 基于工程语义的组合基元关系识别208

13.2.2 投影有省略基元识别208

13.3.1 工程形体基元类型209

13.3.2 工程形体基元关系分析211

13.3.3 工程形体基元关系识别212

13.4 组合基元中基元体的形状识别215

13.4.1 基元关系引导的基元体形状识别216

13.4.2 隐式语义引导的基元体形状识别217

13.5 尺寸功能语义引导的基元体形状识别218

13.6 本章小结220

14.1 基元与形体合成222

14.2 基元关系转换与基元形位调整技术222

第14章 一体化形体合成222

14.3 面向相交关系的形体合成224

14.4 面向平面立体截切关系的形体重建227

14.4.1 三视图表达的平面多面体重建227

14.4.2 多视图表达的平面多面体重建234

14.5 一体化形体合成技术234

14.6 本章小结236

第11章至第14章参考文献236

第15章 实例与研究展望240

15.1 实例240

15.2 研究展望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