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冷战后中东极端组织行动研究:社会学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冷战后中东极端组织行动研究:社会学视角
  • 陈敏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97878023219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政治组织-研究-中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冷战后中东极端组织行动研究:社会学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东极端组织行动的动机、目标与手段29

第一节 中东极端组织界定31

第二节 中东极端组织行动的目标与手段33

一、威胁性政治报复36

二、恐吓性经济破坏38

三、胁迫性劫机绑架40

第三节 中东极端组织的表层动机42

一、内驱力、需要与动机43

二、动机与目标的选择44

三、动机的观念因素47

第一编 社会环境对中东极端组织的影响——各类冲突交汇导致的失望与愤懑第二章 经济环境:石油利益冲突中的中东地区57

第一节 外部困境: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地区的边缘化59

一、中世纪与文明古国59

二、工业社会与石油资源61

三、信息社会与区域身份64

第二节 内部困境:经济结构失衡与弱势身份的建构66

一、产油国与非产油国67

二、石油权益的维护71

三、欧佩克与国际能源组织75

第三节 观念困境:石油利益与经济公平79

一、美国驻军沙特和伊拉克重建79

二、美国的“经济公平”:维护世界贸易安全83

三、中东的“经济公平”:维护能源拥有者的利益87

四、极端组织:打击石油掠夺者90

第三章 政治环境:政权利益冲突中的中东国家93

第一节 外部困境:世界格局转换与中东身份重构95

一、世界格局:“一超多强”替代“两极称霸”96

二、美国战略:“独霸全球”替代“与苏对峙”97

三、中东国家身份:“失去盟主”替代“各有其主”99

第二节 内部困境:派系纷争与弱势政府的建构100

一、区域背景:三种政体101

二、巴以冲突和巴勒斯坦内部争斗102

三、伊拉克重建和教派与民族矛盾106

第三节 观念困境:领土主权与政治正义111

一、犹太民族“重返耶路撒冷”111

二、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困苦”120

第四章 制度环境:社会转型冲突中的中东国家127

第一节 外部困境:美国的“民主改造中东战略”129

一、“民主改造中东战略”的背景129

二、中东地区的回应132

三、双方矛盾的焦点133

第二节 内部困境:历史变革与现实变革134

一、历史:曾经的“复兴”模式135

二、现实:社会转型中问题重重145

第三节 观念困境:民主制度与社会公正154

一、两种宗教信仰155

二、两种民主模式156

三、两种价值判断161

四、中东民主的“土壤”分析165

第二编 社会互动对中东极端组织的作用——“共有知识”缺失导致的文化敌意第五章 认知互动:文化偏见177

第一节 传媒认知178

一、总体报道179

二、记者的逻辑182

第二节 民众认知183

一、对方形象184

二、双方关系190

三、对巴以各方的同情194

第三节 学者认知197

一、特点:以偏概全197

二、后果:冲突加剧202

三、偏见导致的情感受挫203

第六章 行为互动:文化曲解207

第一节 拉什迪的《撒旦诗篇》209

一、相异身份的标定210

二、不同“图式”的互动213

三、“自有知识”的错位215

第二节 美军涉嫌亵渎《古兰经》216

一、符号的象征意义217

二、角色领会的调适作用218

三、换位思考的平等对话220

第三节 丹麦漫画风波221

一、意图解读与行为反应221

二、后果预期与行为调整223

三、“自有知识”的差异225

第三编 中东极端组织的行为过程——极端观念内化导致的行为选择第七章 诱导过程:中东极端组织领导层的教化239

第一节 极端组织成员的身份类别241

一、追随者242

二、领导者243

第二节 观念环境的诱导246

一、内容:片面引用“圣训”247

二、途径:多方营建教化氛围256

三、方式:网络、刊物与奖惩262

第八章 内化过程:中东极端组织成员的理性选择267

第一节 意愿:“受害者”的利益维护269

一、“受害者”的身份认同269

二、“受害者”的利益认知275

第二节 信念:目标锁定与手段选择278

一、目标锁定278

二、手段选择281

三、内化与整合283

第三节 理智:理性选择的价值评判285

一、理性选择的观念标准286

二、理性选择的文化机制288

三、理性选择的利益诉求294

第四编 中东极端组织的性质与行动——“团体”特征与“集群”倾向第九章 中东极端组织的组织性质303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团体”特性304

一、组织关系:“集成”性305

二、结构框架:“塔状”型308

三、成员构成:同质性310

四、运行机制:散乱性312

第二节 组织活动的“跨国”特点314

一、全球运营与分工合作314

二、资金来源与资金运作317

第十章 中东极端组织的行动特点322

第一节 行动的“集群”倾向323

一、诱因:客观环境与主观感受324

二、过程:情绪传染与行为趋同329

三、特点:“紧急规范”与循环效应334

第二节 行动的政治诉求338

一、诱导成员走向极端以扩大组织规模339

二、追求公众效应以扩大组织政治影响342

三、威逼国际社会就范以实现政治利益346

第十一章 国际社会问题与全球治理视野350

第一节 暴力行动愈演愈烈的社会基础352

一、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352

二、区域环境:时代精神与创制之门354

三、催化因素:美国的中东政策359

第二节 全球治理的视野364

一、时代背景:全球社会与相互依存365

二、标本兼治与共同治理366

三、和合共处与和谐世界370

参考文献373

后记3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