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 ISBN:780004913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经济与国际经济贸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1
一、新经济概念的提出1
二、新经济的起因4
三、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5
四、新经济的基本特征7
五、新经济是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文化成果9
第二章 新经济发展的平台——网络化11
一、网络的发展11
(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化的前奏11
(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化的枢纽12
(三)数字化:网络高速运行的技术支撑14
(四)网络化发展的历程16
(五)因特网的扩张18
(六)新一代因特网20
二、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20
(一)什么是网络经济21
(二)美国的网络经济21
(三)网络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3
(四)从网络繁荣到网络“萧条”26
三、电子商务30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30
(二)电子商务的模式31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31
(四)电子商务的优势34
(五)电子商务与虚拟经营36
(六)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7
(七)电子商务的多边协调38
四、中国的网络经济39
(一)中国网络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40
(二)中国因特网发展情况40
(三)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43
(四)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情况45
(五)中国发展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对策47
第三章 新经济发展的驱动——高新技术产业51
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界定51
二、高新技术的主要前沿领域53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64
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有力驱动78
(一)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深化中萌发的84
第四章 新经济发展的舞台——经济全球化84
一、经济全球化是新经济成长的国际环境84
(二)经济全球化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85
二、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91
(一)信息技术产业的全球化91
(二)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全球化92
(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全球化93
(四)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94
(五)高新技术产业运营环境的全球化95
三、经济全球化在美国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95
(一)克林顿政府贸易政策与美国新经济成长96
(二)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是新经济在贸易上的表现98
(三)率先倡导和制定新经济时代的新国际规则100
(四)用全世界的资本和人才,建设自己的新经济103
四、美国新经济向全球的扩展104
(一)经济全球化的观点104
(二)发展中国家与新经济的持久发展107
第五章 新经济发展的灵魂——创新109
一、创新的内容109
(一)企业家的意识创新109
(二)技术创新110
(三)市场创新120
(四)制度创新124
(五)管理创新是实现其他创新的有效手段125
(二)创新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129
(一)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29
二、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129
三、新经济是创新经济131
四、创新环境和精神的孕育132
(一)与时代同步的社会组织133
(二)创业家精神137
(三)投资基础设施和研究开发139
(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42
(五)新的教育理念143
第六章 新经济发展的催化剂——风险投资145
一、风险资本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引擎145
(一)新技术的特征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145
(二)风险资本的特点147
(三)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148
(四)风险资本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功能149
二、高效率的资本市场是高科技产业化的关键150
(一)便利的退出渠道决定风险投资的成败150
(二)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的相互促进151
三、美国的风险投资体系153
(一)美国风险资本的特点153
(二)美国风险基金的类别154
(三)风险投资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55
(四)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主要原因156
四、其他国家和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状况162
(一)欧洲的风险投资162
(二)以色列的风险投资163
(三)日本的风险投资164
(四)东南亚国家(地区)的风险投资165
五、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166
(一)我国对发展风险投资的探索166
(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68
(三)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思考169
第七章 新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172
一、新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173
二、新经济对经济运行环境及机制的影响174
(一)市场竞争和合作方式变化174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75
(三)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大为缩短176
(五)消费者选择空间扩大177
(四)新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177
三、新经济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178
(一)新经济促进世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178
(二)就业结构变化181
(三)需求结构变化182
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182
(一)信息技术使整体经济运行效率提高183
(二)新经济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183
五、新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深刻变化184
(一)国际贸易结构发生变化184
(二)贸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187
(一)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189
六、新经济与世界经济格局189
(三)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发生变化189
(二)新经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新机遇192
七、新经济对政府决策与管理的挑战194
八、新经济与组织管理理念的变革197
(一)新经济中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197
(二)以人为本是新经济时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198
九、新经济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
第八章 新经济与经济理论的发展202
一、新增长理论202
(一)经济增长源泉的古典分析202
(二)经济增长悲观论204
(四)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建议206
(三)新古典增长理论206
二、新制度经济学212
三、熊彼特创新理论215
(一)“创新”的涵义215
(二)企业家216
(三)创新与经济周期218
四、国家竞争优势219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219
(二)高级要素提供竞争优势的持久基础220
(三)政府行为与竞争优势221
五、其他有关新经济的学说和观点223
一、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25
第九章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225
(一)美国226
(二)日本236
(三)德国243
(四)法国249
(五)英国252
(六)芬兰257
(七)以色列261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63
(一)韩国264
(二)新加坡269
(三)中国台湾省272
三、部分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79
(一)印度279
(二)巴西285
第十章 新经济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91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291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291
(二)劳动生产率292
(三)研究和开发293
(四)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93
(五)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领域的发展水平293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311
(一)我国对外技术贸易发展状况311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313
二、中国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及产业化体系320
(一)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体系320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323
(三)高新科技产业园区327
(四)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330
四、区域发展案例331
(一)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331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335
(三)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338
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距与问题345
(一)高新技术产品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345
(二)技术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渠道单一346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347
(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不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高新技术开发的主要力量348
(五)缺少高层次人才,高技术产业人才流失严重349
(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环境不佳350
(六)政府投资及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足350
六、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思考351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351
(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353
(三)解决城市化问题是协调未来中国新经济发展的支点357
(四)企业是新经济发展的主体357
第十一章 新经济与科技兴贸战略361
一、新经济时代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性361
(一)科技兴贸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体现361
(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362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366
(一)科技兴贸战略的内容及目标369
二、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369
(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基本思路370
三、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迎接新经济挑战372
(一)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体制创新372
(二)加快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发展的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创新374
(三)促进重点产业和重点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9
(四)加强对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381
(五)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384
(六)实施贸易与投资相结合的“走出去”战略385
(七)促进电子商务在外经贸领域的应用386
(八)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研究与应用386
注释389
主要参考书目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