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
  • 张卫国,赵炳新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724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对比研究-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社会发展-对比研究-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从传统齐鲁农耕文化到现代商业精神的创造性转化——《鲁苏沪浙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代序&韦森1

第一章 基本省(市)情比较1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交通概貌比较1

二、自然禀赋比较5

三、人文传统比较10

四、发展的现实基础比较27

第二章 发展的比较优势33

一、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33

二、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34

三、基础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40

四、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40

五、矿藏资源禀赋优势43

六、海洋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44

七、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45

第三章 经济增长比较研究46

一、经济增长的模型概述46

二、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及长期趋势比较研究52

三、经济增长波动的比较研究分析55

四、经济增长的预测分析58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比较61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61

二、山东省与苏、沪、浙、粤产业结构演进比较64

三、关于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75

第五章 农业发展比较81

一、农业发展的比较81

二、加快山东农业发展的对策86

第六章 工业发展比较93

一、工业发展条件、优势、水平和阶段93

二、重要工业经济指标分析101

三、山东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优势产业的选择107

第七章 服务业发展比较118

一、服务业发展的综合比较118

二、主要服务业行业比较120

三、制约山东服务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123

四、加快发展山东第三产业的思路及对策129

第八章 对外经济发展比较134

一、山东与苏沪浙粤对外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的意义134

二、各地区的外资、外贸发展状况及其特色136

三、山东如何借鉴与吸收其他省市的经验148

第九章 教育发展比较152

一、山东省教育发展特点152

二、上海市教育发展特点154

三、江苏省教育发展特点156

四、浙江省教育发展特点157

五、广东省教育发展特点158

六、山东与苏、沪、浙、粤教育发展的比较159

七、山东省教育发展重点165

八、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教育对策168

第十章 科技发展比较172

一、山东科技发展现状172

二、山东与沪苏浙粤科技发展的比较174

三、山东科技发展的对策184

第十一章 投资发展比较189

一、投资的长期态势比较189

二、投资结构分析194

三、加快山东投资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203

第十二章 人口与就业比较216

一、人口与就业现状比较216

二、山东省未来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与挑战223

三、未来解决山东人口与就业问题的战略选择227

第十三章 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比较研究234

一、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模型概述234

二、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比较研究237

三、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预测分析243

第十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与保护比较248

一、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现状比较248

二、山东省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与挑战255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与对策260

第十五章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比较266

一、自然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利用比较266

二、山东省在未来发展中自然资源面临的主要压力与挑战273

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与对策279

第十六章 综合实力比较分析与研究285

一、综合经济实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研究285

二、综合经济实力的比较和分析291

三、经济综合实力变动分析296

第十七章 发展进程的总比较299

一、山东与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比较299

二、山东与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第一次现代化信号比较300

三、山东与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第一次现代化指标分量达标程度的比较302

四、山东与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市场化各方面、各指标的排名及得分、总排名及总得分比较303

第十八章 总的战略对策选择307

一、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省级政府职能和财政功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307

二、确立超然于“黄河边的中国”的跳跃式和国际化的新省区发展观308

三、倾力打造高加工度化制造业强省308

四、把“三农”现代化作为整个现代化的攻坚性任务来对待310

五、高度重视服务业战略地位的提升311

六、启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半岛城市群带动的发展战略312

七、启动以充分有效就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312

八、高度重视“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深度开发开放这两大新增长点工程313

九、加快深化投资体制改革314

十、加快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315

十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315

十二、全方位打造诚信山东316

十三、继续突出外经外贸、高新技术和民营经济“三个亮点”317

十四、加强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防范体系的建设317

主要参考文献318

后记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