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职方边地 中国勘界报告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职方边地 中国勘界报告书 上
  • 靳尔刚,苏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219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职方边地 中国勘界报告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章 追寻地平线上的界碑1

1. 在点与线的圆周内讲述社会变迁的一本书3

2. 把界碑推向天边尽头4

3. 中国勘界史上的分光镜7

4. 国民党政府“厘正疆界”传论23

5. 国家的叠影--行政区划47

6. 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该有个确数51

7. 不能公布国土总面积的两个原因57

8. 没经勘定的边界就像断线的风筝60

9. 市场是一条可以移动的界线,但行政区域界线必须固定64

10. 太阳、土地和人,都是跨越历史的证人67

上篇 不绝如缕的边界争议73

第一章 辽阔的草原是谁的家73

1. 熟悉而又陌生的“草原帝国”73

2. 新疆不是“新的疆土”87

3. 西藏与青海,藏而不疆104

4. 三关和贺兰山,也挡不住甘肃、宁夏的草原争议风119

5.“小西藏”和“香格里拉”128

6. 从历史史料看草原的纠纷和械斗134

7. 北洋政府搞不清“隆庆二十五族”即是“玉树二十五族”135

8.“环海八族”为了草原而冒死迁移138

9. 哈萨克族缘何“落户”阿克塞139

10. 想起了民族干部华宝藏145

11. 草原纠纷的一些基本数字和两个名人的不同心情146

12. 感念草原,同时也感受争议的凄凉153

第二章 矿产不完全等于财富157

1. 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其争议分析157

2. 先说丁文江的几个故事166

3. 再说翁文灏其人其事172

4. 可可西里采金失控案178

5. 阿尔金山采金热引发的大惨痛181

6. 石棉大混战185

7. 河南陕西争夺金矿案189

8. 现在的金子还会发光吗192

第三章 土地无姓氏196

1. 土地无姓氏的困惑196

2. 张之洞心急如焚奏议《请严定械斗专条折》201

3. 从清延续到民国的乡里械斗204

4. 民国年间徽苏两省三县关于西丹阳湖滩地的划界纠纷205

5. 韩复榘均断冀鲁土地争执案208

6. 天津四乡地方不愿划归天津特别市212

7. 乡里械斗的再认识216

8. 出现在70年代的几份械斗生死状、条约、合同219

9. 乡土中国与宗教宗法的色彩225

10. 城里人的国土观念与乡下人的“心理地图”230

11. 土地问题仍是现今农村最易引发边界械斗的导火索232

12.纠缠不清的土地纷繁乱绪235

13.为保护自己的一方利益,与省政府打上了官司237

14.一口水井“闹革命”238

15. 黄河上,为解决滩地纠纷而出现的一道人文景观240

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245

第四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45

2. 没有森林的感觉249

3. 五方杂处争山林254

4.处在危险之中的山林之争259

5.森林大省的森林大争议263

6.六盘山,“何时缚住苍龙”269

7.云贵川的“不明飞行物”278

8.道法自然283

第五章 不平静的海湾289

1.海岛及由海岛引发的故事289

2.滩涂资源的地盘296

3.海岛、滩涂和海域争议的蓝色背景300

4.河北新兴的海兴县与山东老牌的无棣县“叫板”306

5.“前三岛”都在自己家里314

6.沙洲三岛也起事端320

7.红树林能否为内伶仃岛作证327

8.从滩涂的边缘到争议的中心334

9.远离海岛、海域争议的几种途径341

下篇 共和国勘界壮举361

第六章 中国政府和高层领导人直面边界争议361

1.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深切关注边界争议361

2.江泽民派专机制止采金械斗390

3.“勘界总理”李鹏409

4.朱镕基严肃勘界责任416

5.万里、田纪云亲自主持调处苏鲁两省微山湖争议案422

6.李先念、胡耀邦力促解决裕固族群众的草场问题429

第七章 民政部把处理边界问题专门化436

1.开门便遇问题成堆的边界纠纷436

2.首次调解,便以失败而告终443

3.全国边境线平静,民政部不指望调解可以息事宁人446

4.崔乃夫首提全面勘定行政区域界线449

5.既有协商调解的“艺术”,又有“调停人”难当的感慨456

6.全面划界的报告未获批准,“边界办”却获准设立463

7.“一试”激起千层浪471

8.调查研究可以说明许多问题478

“四至八到”的正确所指483

“沿革”是什么意思483

行政区划的由来484

中国古代的边界486

中国古代也有解决边界争议的办法489

长城是中国的边界吗?490

柳条边与“清朝的行政区域边界”493

谭其骧谈浙江省界、地区界的来历494

与勘界有关的两个文化名人495

“一亩三分地”的出处497

分水岭,分水界497

四种线的一句话说法498

边界线上的趣闻498

第八章 不露声色的勘界试点线贯穿东西南北501

1.勘界试点的前提501

2.拉开勘界试点的帷幕504

3.进展顺利的一年517

4.攻坚“四七三一一”528

5.“线内开花线外香”536

6.用时间的尺度去测量552

第九章 幅员最大的内陆全面勘界563

1.高规格的官方勘界领导组织与国家应承担的责任563

2.“三驾马车”驾驭全面勘界的开局571

3.1997,仍是势头看好的一年600

4.思想不乱、勘界不断、队伍不散609

内蒙古、黑龙江开始表彰勘界功臣610

“换位思考”的皖豫线611

早勘定,于国于民都有利的桂黔线615

黔滇线:“睡着的娃娃莫摇醒”行不通618

重庆的“退步方案”换来“进步界线”622

不能让湘渝线在两州、区地段搁浅623

攀枝花盛开勘界花624

又领先一步的吉林628

浙江,也是一个走在勘界前列的省份631

低头不见抬头见--甘肃也有新突破634

全面勘界第一线--藏新线635

新疆又出新经验638

两个埋设界桩的故事641

华夏第一点--天安门广场上的四交点643

张牢生也谈边界线法制化644

5.以联席会议制度统领全面勘界的如期完成648

6.既有压力,也有机遇的决战之年656

第十章 三年跨越百年--行政区域边界管理数字化660

1.微机启示录660

2.超越障碍665

3.填补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空白669

第十一章 不是尾声的尾声674

1.从勘界的舞台走下来674

2.不是尾声又是尾声的两点说明676

3.特别鸣谢6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