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 曾福生,李明贤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477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农业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必然性1

1.1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1

一、经济增长1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13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提出18

1.2 农业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基本内涵21

一、农业增长方式的含义及度量21

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衡量指标及其计算23

1.3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符合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26

一、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27

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28

三、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的重要手段30

四、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促进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31

一、农业技术进步的含义33

2.1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特征及类型33

2 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理论33

二、农业技术进步的特征35

三、农业技术进步的类型39

2.2 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41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的外生理论42

二、新增长理论:技术进步的内生理论44

2.3 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57

一、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渗透理论57

二、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促进作用61

3 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67

3.1 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67

一、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应具有“现代”特征67

二、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应具有“持续”特征67

三、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应具有“集约”特征68

一、以大力发展适用、高效、增收的农业技术为首要主攻方向69

3.2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进步的主攻方向69

二、注重先进性,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农业71

三、迅速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85

3.3 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的主导技术87

一、决定集约型农业主导技术的基本因素87

二、集约型农业主导技术的基本内容89

三、不同农业增长模式主导技术的演变95

3.4 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97

一、从总体结构上看,应该是一个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体系97

二、从技术层次上看,应分为三个层次98

三、从现代技术构成的内容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99

四、集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应正确处理的关系101

4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104

4.1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理论基础104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然性104

二、产业经济学: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107

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延展110

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119

4.2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121

一、农业科技成果应具备的条件121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122

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因素124

4.3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135

一、农业技术创新机制136

二、农业技术扩散机制139

三、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144

四、投融资机制147

五、利益机制153

4.4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155

一、以大型企业为依托,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科技转化模式155

二、以农业科技成果科研单位为依托的科研开发一体化模式157

三、“纺锤形”成果转化模式158

四、农业科技示范区159

五、技术推广网络模式161

4.5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思路与对策162

一、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原则163

二、制度安排及深化改革164

三、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选择170

5 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174

5.1 制度及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174

一、制度的含义、起源及功能174

二、正规制度与非正规制度180

三、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183

四、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195

5.2 制度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201

一、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独立变量202

二、制度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基础条件204

三、技术进步能诱导相应制度创新206

四、制度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的阶段性特征209

五、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模型211

5.3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213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14

二、完善家庭土地承包制度222

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29

四、建立高效率的农产品价格体系234

五、形成完善的农业技术市场239

六、规范政府行为243

七、创新非正规制度247

6.1 科技政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作用251

一、科技政策有效地减少了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251

6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政策调整251

二、科技政策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所需的稳定性252

三、科技政策为技术进步提供了激励机制252

四、科技政策有利于技术进步外部利益内部化253

五、科技政策为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253

6.2 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的调整254

一、建立高效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254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254

三、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结构256

四、拓宽农科教一体化合作领域257

6.3 农业科技管理政策调整258

一、转变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建立符合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所需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机制258

二、改革农业科研机构内部运行机制258

三、改革科研项目申报及成果评价体制259

一、确立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重点和方式261

6.4 农业科技投入政策调整261

二、在保证政府投入主体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262

三、建立农业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264

6.5 农业科技推广政策调整264

一、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264

二、稳定和发展农技推广服务队伍266

三、抓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与职能定位改革268

6.6 农业教育政策调整268

一、建立“普教、职教、成教”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体系268

二、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270

三、稳定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建设271

四、增加农村教育投资,促进农村教育发展272

6.7 其它政策的调整273

一、农业财政与信贷政策273

二、农产品价格政策274

三、农业科技风险防范政策2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