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优势与经济滞后 求解陕西发展之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优势与经济滞后 求解陕西发展之谜](https://www.shukui.net/cover/42/30141177.jpg)
- 王忠民等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51020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优势与经济滞后 求解陕西发展之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陕西之谜:科技大省与经济弱省第一节 陕西雄厚的科技实力2
一、广阔的教育资源2
二、雄厚的科技资源3
三、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4
第二节 陕西落后的经济发展6
一、经济效益差7
二、发展水平低8
三、亏损严重12
四、增长速度慢12
五、产业结构水平低13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评论性回顾18
一、经济增长:概念、特征与衡量18
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进步22
三、技术进步的类型24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26
一、“生产率之谜”26
二、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28
三、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31
四、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35
五、技术进步效应37
第三章 要素的对称分析45
第一节 陕西之谜与新古典生产函数黑箱45
一、新古典生产函数45
二、“陕西之谜”的重新表述47
三、新古典生产函数的黑箱49
第二节 “黑箱”的秘密53
一、技术潜力与实际技术水平——系统分析53
二、技术潜力与其他要素间质与量的对称56
三、深层对称——体制的对称61
第三节 水平对称与结构对称——一个理论模型65
一、技术水平的对称65
二、技术结构的对称与“短板效应”68
三、一体化的理论模型——斯勒斯基方程72
第四节 科技人才的对称分析75
一、科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76
二、科技人员结构的对称77
三、科技人才不匹配的根源81
第四章 陕西科技—经济的二元机制与转轨特征第一节 科技—经济的计划特征:传统体制角色赋予85
一、科技发展的非内生性86
二、科技与经济的二元结构88
三、科技经济结合中的非市场协调89
第二节 科技—经济市场化中的矛盾与协调:转轨特征91
一、供求结构的变化91
二、市场化变革的作用:计划与市场的二元特征93
三、科技存量转化的调整成本差异94
四、新体制成分发展滞后,是致使省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96
五、科研取向中的个人价值与集体选择98
六、科技—经济结合中的交易费用与政府非计划协调100
七、科技经济结合的逆一体化“划小搞活”式内部市场化及矛盾102
第三节 相同结构下的不同绩效——横向比较103
一、初始条件——基础差异105
二、另一种差异——有待解释的一个问题107
小结108
第五章 陕西科技优势的数量规模和结构特征第一节 陕西科技资源的整体状况110
一、陕西科技优势的计量描述110
二、科技优势的不和谐音112
第二节 县以上科研机构:结构组织与比较优势114
一、人员构成115
二、经费收入117
三、课题概况119
四、科技与经济结合状况121
第三节 高等院校的科研资源结构与优势特征124
一、机构与人员124
二、课题情况126
三、技术转让情况130
第六章 制度研究:陕西的经济体制与科研体制第一节 现行经济体制下企业行为分析132
一、过渡时期的企业行为133
二、企业的科技需求135
三、企业的科技供给142
第二节 科研机构的行为及体制分析144
一、科研机构的行为分析144
二、科研体制分析145
第三节 科技管理体制149
一、科学劳动的特点及其对科学技术管理的要求149
二、科技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51
第七章 制度变革:陕西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商品化研究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158
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条件159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本质特征160
三、陕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突出抓好的几个方面162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164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164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165
第三节 技术市场的培育167
一、技术市场的概念、功能及特征168
二、技术市场的运行和管理172
三、陕西科技市场的特色175
第八章 陕西产业技术政策研究(一)第一节 产业组织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181
一、产业的规模经济与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181
二、陕西省企业规模现状对科技优势发挥不利184
三、陕西省大型企业的生成、规模经济的获取与科技优势的发挥185
四、竞争、企业的中小型化与陕西省科技优势的发挥188
第二节 产业结构(主导产业)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189
一、陕西省产业技术政策中的效率原则189
二、陕西省确保主导产业的产业技术政策193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技术政策197
一、陕西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技术政策197
二、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与中等适用技术、传统产业202
第九章 陕西产业技术政策研究(二)第一节 技术引进与技术输出207
一、技术引进207
二、技术输出214
第二节 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215
一、技术改造215
二、技术开发221
第十章 陕西产业技术政策研究(三)第一节 陕西农业产业技术政策225
一、陕西农业技术现状分析225
二、陕西农业产业技术政策227
第二节 陕西产业技术政策细分233
一、陕西国防军工军转民233
二、陕西其他产业的技术政策设计237
第十一章 陕西科技经济一体化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第一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40
一、高技术、新技术与高新技术240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43
第二节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247
一、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介入247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中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249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资金问题的解决——发展风险投资及其他融资方式250
四、加强与完善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孵化更多的现代科技企业家与高新技术企业253
五、实行各种优惠政策255
六、创造条件,造就知识复合型的科技企业家队伍256
七、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区的外向型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国际化256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成功者的启示257
一、西安海星科技实业集团的成功257
二、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的成功259
第十二章 政治、社会与技术进步第一节 技术进步中的政府定位262
一、技术进步中的政府干预渊源262
二、技术进步中的政府干预政策266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中的非政府力量268
一、民众意识与技术进步268
二、社会集团与技术进步269
三、专家与技术进步271
第三节 陕西推动技术进步的政治与社会条件271
一、技术进步的政治与社会特性271
二、推动技术进步的战略措施272
第十三章 优势转化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节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方向283
一、科技人员和生产人员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283
二、企业式的结合285
三、陕西的“51251”工程289
四、成功经验的升华291
第二节 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开发人才资源的根本途径292
一、人才市场与人才资源的配置293
二、陕西人才市场的现状与问题296
三、培育发展和规范陕西的人才市场298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陕西人才流失问题分析300
一、陕西人才流失的基本现状:“孔雀东南飞”300
二、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何以留住孔雀”302
三、留住人才,吸引人才304
第四节 教育奠基,科技兴陕306
一、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306
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308
第十四章 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灵魂——企业家第一节 企业家与企业创新314
一、企业家是一种特殊资源314
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机制316
三、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317
第二节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企业家角色319
一、科技成果市场化图示319
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市场、政府与企业家321
第三节 陕西科技经济一体化中的企业家障碍324
一、计划体制下“非企业家”行为324
二、陕西企业家错位的体制分析325
三、塑造科技兴陕的灵魂——企业家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