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丛书 高寒沙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丛书 高寒沙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1384106.jpg)
- 贾志清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753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6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寒冷地区-沙漠化-防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退化土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丛书 高寒沙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1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概况2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外研究概况2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研究概况5
主要参考文献8
第2章 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研究进展12
2.1 共和盆地沙漠化土地主要研究进展12
2.2 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主要防治措施14
2.2.1 工程防治措施14
2.2.2 植物防治措施15
主要参考文献17
第3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特征19
3.1 地理位置19
3.2 气候19
3.3 水文19
3.4 土壤20
3.5 植被20
第4章 典型防护林生理生态特性及林下环境特征22
4.1 研究方法23
4.1.1 光合特性测定方法23
4.1.2 水分生理特性及叶性状特征测定方法25
4.1.3 林下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25
4.1.4 林下土壤特性测定方法27
4.1.5 生物量测定方法28
4.1.6 含碳率和碳密度的测定与计算29
4.1.7 水分利用策略测定方法30
4.2 乌柳防护林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林下环境特征31
4.2.1 不同林龄乌柳的光合特性31
4.2.2 不同林龄乌柳水分生理特性及叶性状特征37
4.2.3 不同林龄乌柳林林下生物多样性研究41
4.2.4 不同林龄乌柳林对土壤特性的影响47
4.2.5 不同林龄乌柳林生物量和生产力59
4.2.6 不同林龄乌柳林碳密度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70
4.2.7 不同林龄乌柳林的水分利用策略79
4.3 中间锦鸡儿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及水分利用策略83
4.3.1 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的土壤改良效应83
4.3.2 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根系分布特征88
4.3.3 不同林龄中间锦鸡儿人工林的水分利用策略92
4.4 结论97
主要参考文献98
第5章 典型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102
5.1 研究方法102
5.1.1 试验材料102
5.1.2 改善小气候功能测定方法103
5.1.3 防风固沙功能测定方法103
5.1.4 固碳功能测定方法103
5.1.5 改良土壤功能测定方法104
5.2 不同防护林类型改善小气候功能105
5.2.1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气温的影响105
5.2.2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相对湿度的影响107
5.2.3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土壤温度的影响107
5.2.4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109
5.2.5 小结110
5.3 不同防护林类型防风固沙功能111
5.3.1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风速的影响111
5.3.2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沙尘的影响113
5.3.3 小结113
5.4 不同防护林类型固碳功能114
5.4.1 不同防护林类型各部分生物量分配特征114
5.4.2 不同防护林类型各部分碳密度115
5.4.3 不同防护林类型生物量与碳贮量116
5.4.4 不同防护林类型对草本群落特征的影响116
5.4.5 不同防护林类型碳贮量空间分布特征117
5.4.6 小结119
5.5 不同防护林类型改良土壤功能119
5.5.1 沙丘上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物理特性差异120
5.5.2 沙丘上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123
5.5.3 丘间地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物理特性差异124
5.5.4 丘间地不同防护林类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127
5.5.5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128
5.5.6 小结135
5.6 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135
5.6.1 评价方法136
5.6.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136
5.6.3 计算综合权重138
5.6.4 小结138
5.7 结论140
主要参考文献140
第6章 基于GIS的青海省共和盆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143
6.1 共和盆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144
6.1.1 评估指标的确定144
6.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144
6.1.3 评估方法145
6.2 共和盆地净初级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147
6.3 共和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148
6.3.1 简单差值法148
6.3.2 线性回归分析法149
6.4 固碳释氧价值评价149
6.5 防风固沙价值评价149
6.6 营养物质循环价值评价150
6.7 涵养水源价值评价150
6.8 结论150
主要参考文献151
附录 共和盆地沙区主要植物名录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