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机理、效率及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机理、效率及模式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1347723.jpg)
- 王仁祥,杨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9714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技术革新-研究-中国;金融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机理、效率及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
1.1.1 问题提出1
1.1.2 研究意义2
1.2 研究对象概念辨析及研究方法3
1.2.1 研究对象的概念辨析3
1.2.2 研究方法4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结构6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6
1.3.2 研究结构7
1.4 主要创新点7
第2章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问题研究的理论脉络及文献综述9
2.1 基于经济关联视角的理论萌芽时期(18—19世纪)9
2.2 基于多视角的理论分野时期(20世纪以后)12
2.2.1 基于熊彼特主义视角的理论研究13
2.2.2 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的理论研究19
2.2.3 基于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的理论研究23
2.3 相关理论梳理的总结28
2.4 研究文献述评29
2.4.1 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研究29
2.4.2 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影响的研究31
2.4.3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效果的研究32
2.4.4 文献述评小结33
2.5 本章总结33
第3章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耦合现象、规律及研究框架构建35
3.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演进:宏观历史梳理视角35
3.1.1 早期金融服务在科技创新中的“风投”与“孵化”角色(18—19世纪)35
3.1.2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向互动关系(20世纪)38
3.1.3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二重性”(21世纪以后)39
3.2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演进:定量刻画视角41
3.2.1 测度方法41
3.2.2 变量与数据42
3.2.3 全球视角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演进43
3.3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演进特征47
3.4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研究的分析框架49
3.5 本章小结51
第4章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机理分析52
4.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整体耦合关系的一般机理分析52
4.1.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一般内涵及特征52
4.1.2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最优匹配规律55
4.1.3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一般动因及过程59
4.2 不同视角下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的机理分析68
4.2.1 技术关联视角下耦合关系的机理分析69
4.2.2 系统生产率视角下耦合关系的机理分析75
4.2.3 宏观经济影响视角下耦合关系的机理分析80
4.3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的分类及理论机理86
4.3.1 泛耦合模式的机理分析86
4.3.2 内部化耦合模式的机理分析88
4.3.3 直接耦合模式的机理分析90
4.3.4 平台化耦合模式的机理分析92
4.3.5 一体化耦合模式的机理分析94
4.4 本章小结95
第5章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效率的实证分析96
5.1 技术关联视角下耦合效率的实证分析96
5.1.1 实证策略与数据96
5.1.2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100
5.1.3 指标权重的确定101
5.1.4 基本结果102
5.1.5 稳健性检验103
5.1.6 产生差异的根源分析:环境异质性的思考104
5.1.7 实证分析小结107
5.2 系统生产率视角下耦合效率的实证分析107
5.2.1 实证策略与数据108
5.2.2 系统生产效率视角下的耦合效率测算结果:空间集聚与动态演进110
5.2.3 耦合效率提升模式检验116
5.2.4 进一步分析:环境异质性的影响121
5.2.5 实证分析小结127
5.3 宏观经济影响视角下耦合效率的实证分析128
5.3.1 实证策略128
5.3.2 变量与数据128
5.3.3 实证结果130
5.3.4 中国的案例分析133
5.3.5 实证分析小结139
5.4 本章小结140
第6章 中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的模式分析142
6.1 中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的整体演进过程142
6.2 中国典型省份或区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的实践145
6.2.1 中关村模式145
6.2.2 上海模式151
6.2.3 江苏模式153
6.2.4 浙江模式155
6.2.5 广东模式157
6.2.6 重庆模式158
6.2.7 四川模式159
6.2.8 中国典型区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评析161
6.3 美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的经验借鉴163
6.3.1 资产证券化模式163
6.3.2 风险投资模式164
6.3.3 证券市场模式168
6.3.4 硅谷银行模式168
6.3.5 经验启示169
6.4 中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模式优化的策略设计170
6.4.1 整体宏观层面策略170
6.4.2 地方政府层面策略172
6.5 本章小结173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175
7.1 主要结论175
7.2 研究展望178
参考文献180
附录A 样本国家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过程规模)测算结果202
附录B 地理空间权重矩阵数据213
后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