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审计与能效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审计与能效管理
  • 周吉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7974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7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能源-审计;二氧化碳-排污交易-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源审计与能效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基本概念1

1.1.1 能源审计1

1.1.2 能效管理1

1.1.3 能源与经济发展2

1.2 能源与碳排放4

1.2.1 国内外碳排放现状及特点4

1.2.2 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关系5

1.3 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7

参考文献9

第2章 能源审计10

2.1 能源审计概念10

2.1.1 能源审计产生的理论依据和审计目的10

2.1.2 能源审计主体和客体11

2.1.3 能源审计职能11

2.2 能源审计发展概况12

2.2.1 国外能源审计发展现状12

2.2.2 国内能源审计发展现状13

2.3 我国的能源审计制度16

2.3.1 能源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16

2.3.2 能源审计的管理流程18

2.4 能源审计方法体系19

2.4.1 企业能源审计的四个环节19

2.4.2 企业能源审计的三个层次20

2.4.3 企业能源审计的八个方面20

2.5 能源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22

参考文献22

第3章 能效管理24

3.1 能效管理与能源审计的关系24

3.2 能效管理发展概况25

3.2.1 国外能效管理发展现状及经验25

3.2.2 国内能效管理发展现状及经验32

3.3 能效管理机制35

3.3.1 节能自愿协议35

3.3.2 合同能源管理36

3.3.3 能效标准与标识36

3.3.4 节能产品认证37

3.3.5 电力需求侧管理38

3.3.6 能效对标管理39

参考文献39

第4章 节能自愿协议40

4.1 节能自愿协议的概念40

4.1.1 节能自愿协议的概念40

4.1.2 节能自愿协议的类型41

4.1.3 节能自愿协议的特点43

4.1.4 节能自愿协议双方及其主要责任44

4.2 国外节能自愿协议的发展概况46

4.2.1 国外节能自愿协议的发展及现状46

4.2.2 节能自愿协议发展的国际经验48

4.3 国内节能自愿协议的发展概况50

4.3.1 国内节能自愿协议的发展及现状50

4.3.2 国内节能自愿协议的实践经验54

4.4 节能自愿协议的技术支持体系55

4.4.1 节能自愿协议的实施程序55

4.4.2 节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58

4.4.3 节能目标体系59

4.4.4 企业节能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61

4.5 节能自愿协议的政策支持体系65

4.5.1 相关法律法规65

4.5.2 财政金融优惠政策67

4.5.3 节能奖励68

4.6 节能自愿协议对节能和碳减排工作的影响69

4.6.1 国外节能减排效果分析69

4.6.2 国内节能减排效果分析70

4.7 节能自愿协议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71

4.7.1 节能自愿协议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71

4.7.2 对节能自愿协议发展的政策建议72

参考文献72

第5章 合同能源管理75

5.1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75

5.1.1 节能效益分享型76

5.1.2 节能量保证型76

5.1.3 能源费用托管型76

5.1.4 融资租赁型76

5.2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概况78

5.2.1 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及现状78

5.2.2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国际经验80

5.3 国内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概况81

5.3.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引入81

5.3.2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82

5.4 合同能源管理的技术支持体系82

5.4.1 节能量审核方法82

5.4.2 管理信息平台84

5.4.3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评价85

5.4.4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认证技术86

5.5 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支持体系86

5.5.1 综合规定87

5.5.2 财政奖励87

5.5.3 税收优惠88

5.5.4 金融服务88

5.5.5 服务政府88

5.6 合同能源管理对节能和碳减排工作的影响90

5.6.1 对企业的影响90

5.6.2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91

5.7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92

参考文献94

第6章 能效标准与标识96

6.1 能效标准与标识的概念96

6.1.1 概念96

6.1.2 分类96

6.2 国外能效标准与标识的发展概况99

6.2.1 国外能效标准与标识的发展及现状99

6.2.2 能效标准与标识发展的国际经验102

6.3 国内能效标准与标识的发展概况103

6.3.1 国内能效标准与标识的发展及现状103

6.3.2 国内能效标准与标识的实践经验105

6.3.3 我国能效标准与标识发展的特点106

6.4 能效标准与标识的技术支持体系107

6.4.1 能效标准的制定107

6.4.2 能效标识的种类109

6.5 能效标准与标识的政策支持体系109

6.5.1 相关法律法规109

6.5.2 能效标识的监管机制及信息公开110

6.6 能效标准与标识对节能和碳减排工作的影响113

6.6.1 对终端节能的促进作用113

6.6.2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114

6.7 能效标准与标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115

6.7.1 编制节能标准体系116

6.7.2 制度实施改进对策116

参考文献117

第7章 节能产品认证118

7.1 节能产品认证的概念118

7.1.1 概念118

7.1.2 节能产品认证的基本条件120

7.1.3 节能产品认证的程序120

7.2 国外节能产品认证的发展概况121

7.2.1 国外节能产品认证的发展及现状121

7.2.2 节能产品认证发展的国际经验122

7.2.3 国外节能产品认证发展的特点123

7.3 国内节能产品认证的发展概况124

7.3.1 国内节能产品认证的发展及现状124

7.3.2 国内节能产品认证的实践经验125

7.3.3 我国节能产品认证发展的特点125

7.4 节能产品认证的技术支持体系127

7.4.1 用能产品的能效标准化127

7.4.2 产品的节能价值评价129

7.4.3 节能产品的认证机构131

7.5 节能产品认证的政策支持体系132

7.5.1 相关法律法规132

7.5.2 政策支持134

7.6 节能产品认证的节能减排成效138

7.7 节能产品认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138

参考文献139

第8章 电力需求侧管理140

8.1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140

8.2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及现状141

8.2.1 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及现状141

8.2.2 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国际经验143

8.3 国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概况144

8.3.1 国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及现状144

8.3.2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特点145

8.4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支持体系147

8.4.1 相关纲领性文件147

8.4.2 激励机制150

8.5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支持体系152

8.5.1 能源计量技术152

8.5.2 电力用户负荷管理技术153

8.5.3 蓄能技术154

8.5.4 绿色照明技术155

8.5.5 电动机系统节能技术155

8.5.6 建筑节能技术156

8.6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节能减碳成效156

8.7 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157

8.7.1 主要问题157

8.7.2 政策建议158

参考文献158

第9章 能效对标管理160

9.1 能效对标管理的概念160

9.1.1 概念160

9.1.2 类型160

9.2 国外能效对标管理的发展概况162

9.3 国内能效对标管理的发展概况164

9.3.1 国家层面164

9.3.2 省级层面165

9.3.3 行业层面166

9.4 能效对标管理的技术支持体系167

9.4.1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167

9.4.2 能效对标评估体系170

9.4.3 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170

9.4.4 “BMT方法学”简介171

9.5 能效对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71

9.6 能效对标管理的节能减碳成效173

9.6.1 国家层面的节能减碳成效173

9.6.2 企业层面的节能减碳成效174

9.7 能效对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政策建议174

9.7.1 主要问题174

9.7.2 政策建议175

参考文献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