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织物网点印花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织物网点印花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331716.jpg)
- 刘昕,陈海生,刘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1203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16页
- 主题词:纺织品-印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织物网点印花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概述1
1.1 织物印花的历史沿革1
1.1.1 滚筒印花的历史沿革2
1.1.2 筛网印花的历史沿革2
1.1.3 转移印花的历史沿革3
1.1.4 直接印花的历史沿革3
1.1.5 半色调网点印花3
1.2 颜色理论及织物印花适性的研究状况4
1.2.1 颜色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4
1.2.2 三种颜色测量方法5
1.2.3 网点呈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7
1.2.4 织物网点印花适性的研究现状7
1.2.5 网点印花中颜色测量的现状8
1.3 网点印花的前沿研究方向8
2 表面活性与吸附定理10
2.1 表面活性10
2.1.1 结构特征10
2.1.2 分类10
2.2 HLB值13
2.2.1 基本概念13
2.2.2 HLB值的求算14
2.3 表面现象16
2.3.1 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6
2.3.2 溶液表面的吸附20
2.3.3 铺展与润湿20
2.4 吸附定理22
2.4.1 表面过剩量23
2.4.2 吸附定理的应用23
3 纺织原料及其特性26
3.1 纺织原料分类26
3.1.1 纺织纤维26
3.1.2 纺织纤维分类26
3.2 纺织原料的基本特性29
3.2.1 基本概念29
3.2.2 旋光性和对映异构34
3.3 氨基酸和蛋白质36
3.3.1 氨基酸36
3.3.2 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36
4 点呈色原理39
4.1 网点与色彩再现39
4.1.1 网点角度的影响39
4.1.2 网点并列41
4.1.3 网点叠合43
4.2 彩包复制方程44
4.2.1 原稿与印花密度的关系44
4.2.2 彩色复制方程44
4.3 网点印花46
4.4 分色加网技术47
4.4.1 网点形状47
4.4.2 加网过程47
4.4.3 数字加网技术51
5 分色制版工艺技术55
5.1 丝印制版55
5.1.1 手工制版55
5.1.2 打印制版56
5.1.3 手雕制版56
5.2 金属版制版法58
5.2.1 电子刻制版59
5.2.2 铜(锌)板感光制版59
5.2.3 电镀制版59
5.2.4 激光法制造金属膜片60
5.2.5 金属丝网及金属膜的复合加工60
5.2.6 圆网制版法61
5.3 感光制版法61
5.3.1 直接法61
5.3.2 感光膜的涂布62
5.3.3 间接法71
5.3.4 直间法73
5.3.5 三种制版法的比较76
5.4 投影感光制版法79
6 印花色浆的流变与触变性81
6.1 基本概念81
6.1.1 流变行为81
6.1.2 触变现象83
6.2 黏度和屈服值84
6.3 液体的流变方程88
6.3.1 幂律流动88
6.3.2 欧基得流动89
6.3.3 卡里奥流动89
6.3.4 综合流变曲线89
6.3.5 宾厄姆流动90
6.4 色浆的触变性91
6.4.1 流变曲线的滞后现象92
6.4.2 格林触变基本方程93
6.4.3 触变性的测定94
7 织物流变学分析方法98
7.1 织物流变学分析方法98
7.1.1 弹性变形99
7.1.2 黏性流动99
7.2 黏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100
7.2.1 徐变现象100
7.2.2 松弛现象102
7.2.3 塑性流动103
7.2.4 复合模型104
7.3 织物压缩流变特性104
7.3.1 织物压缩特性的实验105
7.3.2 建立压缩的流变模型106
7.3.3 织物压缩的流变方程107
7.3.4 流变方程参量的确定109
7.4 无压力与有压力渗透原理110
7.4.1 微管流量(Hagenbach定律)110
7.4.2 无压渗透(Washburn方程)111
7.4.3 有压渗透深度112
7.5 色浆渗透深度的测定113
7.5.1 渗油的织物对光的吸收114
7.5.2 透射光强法114
8 网点印花呈色模型116
8.1 色度学理论116
8.1.1 色度学系统及色的测量116
8.1.2 色密度与色度的转换121
8.1.3 原色染料筛选的理论分析122
8.2 织物表面光学性能的理论分析123
8.2.1 织物光泽感空间模型123
8.2.2 光泽度对色度的影响125
8.3 织物组织结构对网点印花呈色影响的理论分析127
8.3.1 织物毛细孔洞的描述指标127
8.3.2 织物表面平滑度与印花平滑度129
8.4 织物润湿性能对网点渗化(△r)影响的理论分析132
8.5 网点印花呈色数学模型133
8.5.1 网点呈色基本原理133
8.5.2 网点的数学描述133
8.5.3 织物上网点呈色的数学模型136
8.5.4 超静定呈色模型的求解方法139
9 智能配色原理与方法141
9.1 配色原理141
9.1.1 基本光学原理141
9.1.2 计算机配色形式146
9.2 计算机配色系统152
9.2.1 模拟匹配预测计算机152
9.2.2 数字计算机匹配预测153
9.2.3 计算机测配色系统介绍156
9.3 纺织品智能配色基础数据建立160
9.3.1 建立基础数据的染色(或印花)160
9.3.2 建立基础数据的测色164
9.3.3 基础数据文件编制及储存167
9.3.4 纺织品染色的基础数据新概念167
9.4 纺织品目标色测色及数据文件建立169
9.4.1 纺织品目标色测色169
9.4.2 编制目标色基础数据文件170
9.5 纺织品智能配色的实施171
9.5.1 配色配方计算171
9.5.2 配色配方的选择171
9.5.3 试染172
9.5.4 修正计算172
9.5.5 混纺纺织品智能配色174
9.6 智能配色在其他行业中的延伸174
9.6.1 涂料、油漆的智能配色174
9.6.2 印刷油墨配色175
9.6.3 塑料着色的配色175
9.6.4 连续染色的在线色泽控制175
10 网点印花后处理177
10.1 染料印花177
10.2 汽蒸机178
10.2.1 间歇式汽蒸机178
10.2.2 连续汽蒸机179
10.3 固着的机理181
10.3.1 术语和性能181
10.3.2 汽蒸时染料的固着181
10.3.3 高温汽蒸185
10.4 其他固着技术186
10.5 洗涤工序186
10.5.1 聚酯织物上的分散染料187
10.5.2 尼龙织物上的酸性染料187
10.5.3 纤维素纤维织物上的活性染料188
10.5.4 聚酯-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上的分散和活性混合染料189
10.6 洗涤设备189
11 网点印花故障及其排除192
11.1 糊版192
11.2 色浆固着不牢193
11.3 网点边缘缺陷194
11.4 着色力不匀194
11.5 针孔194
11.6 气泡195
11.7 网痕195
11.8 网印位置不精确196
11.9 叠印不良196
11.10 成品色浆膜尺寸扩大196
11.11 色浆膜龟裂196
11.12 洇墨196
11.13 背面粘脏197
11.14 粘页197
11.15 网印版漏墨198
11.16 图像变形198
11.17 色浆扩散198
11.18 飞墨198
11.19 静电故障198
参考文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