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1310193.jpg)
- 吴晓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4318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低碳经济-区域差异-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5
1.2.1 研究目的5
1.2.2 研究意义6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
1.3.1 低碳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研究现状及评述8
1.3.2 碳排放地区差异研究现状及评述14
1.3.3 碳生产率的研究现状及评述18
1.4 主要研究内容22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4
1.5.1 研究方法24
1.5.2 技术路线25
1.6 研究创新26
第2章 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的系统研究29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9
2.1.1 碳生产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29
2.1.2 碳生产率增长率和碳生产率增长指数31
2.1.3 碳生产率的水平和碳生产率的增长32
2.2 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的机理分析33
2.2.1 碳生产率核算的数据选择33
2.2.2 碳生产率地区差异测度特点33
2.2.3 基于多维视角的碳生产率地区差异原因分析34
2.3 构建基于碳生产率的经济增长模型36
2.4 本章小结43
第3章 省域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44
3.1 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对比分析44
3.1.1 实测法44
3.1.2 物料衡算法45
3.1.3 排放系数法50
3.1.4 核算方法比较分析51
3.2 IPCC碳排放核算方法存在的问题52
3.3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省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分析56
3.3.1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参考方法56
3.3.2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部门方法59
3.4 基于改进的能源平衡表的部门方法60
3.4.1 核算碳排放部门的选取61
3.4.2 碳排放因子62
3.4.3 基本公式62
3.4.4 比较分析63
3.5 本章小结67
第4章 省域碳生产率区域划分及区域差异分析69
4.1 省域碳生产率估算分析69
4.1.1 核算步骤69
4.1.2 数据来源70
4.1.3 描述性统计分析72
4.2 基于聚类分析的省域碳生产率区域划分分析75
4.2.1 聚类分析方法77
4.2.2 省域碳生产率的区域划分分析77
4.3 基于泰尔指数的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析80
4.3.1 地区差异度量影响因素81
4.3.2 省域碳生产率区域差异分析83
4.4 本章小结87
第5章 基于行业结构视角的碳生产率地区差异分析88
5.1 行业部门碳生产率估算分析89
5.1.1 行业部门的分类89
5.1.2 数据来源90
5.1.3 模型与计算92
5.2 行业结构差异对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93
5.2.1 构建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的理论分解模型94
5.2.2 行业差异横向诊断96
5.3 行业结构转变对碳生产率地区差异演变的影响99
5.3.1 构建碳生产率增长率的理论分解模型99
5.3.2 行业结构转变纵向诊断101
5.4 本章小结105
第6章 基于能源结构视角的碳生产率地区差异分析107
6.1 细分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的核算分析108
6.1.1 能源数据与计算方法108
6.1.2 能源消费结构特点110
6.2 构建基于能源结构的碳生产率地区差异的面板数据模型112
6.2.1 面板数据的选取113
6.2.2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113
6.2.3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115
6.3 结果分析117
6.3.1 全国面板数据分析117
6.3.2 省际比较分析118
6.4 本章小结120
第7章 基于增长视角的碳生产率地区差异分析121
7.1 设计碳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解框架122
7.1.1 规模报酬不变下的技术效率122
7.1.2 分解框架123
7.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127
7.3 碳生产率增长来源分析129
7.3.1 碳生产率增长来源的整体分析129
7.3.2 碳生产率增长来源的地区差异分析131
7.4 本章小结135
第8章 基于能效视角的碳生产率提升潜力的地区差异分析136
8.1 构建碳生产率提升潜力理论模型136
8.2 生产前沿面分析139
8.2.1 历年处于生产前沿面的地区分析139
8.2.2 历年处于非生产前沿面的地区分析141
8.3 碳生产率提升潜力分析142
8.3.1 二氧化碳排放节能潜力分析143
8.3.2 碳生产率提升潜力地区差异分析146
8.4 本章小结150
第9章 碳生产率区域综合分析及提升建议151
9.1 碳生产率区域综合分析151
9.1.1 第Ⅰ类地区152
9.1.2 第Ⅱ类地区153
9.1.3 第Ⅲ类地区154
9.1.4 第Ⅳ类地区155
9.2 提升建议156
9.2.1 碳生产率提升原则156
9.2.2 基于整体视角提升建议158
9.2.3 基于区域视角提升建议161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168
9.3.1 研究不足168
9.3.2 研究展望169
附录170
参考文献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