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133893.jpg)
- 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703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意识形态-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构建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坐标1
一 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精神图景2
二 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5
三 主流意识形态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8
第一章 内涵与功能: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研究综论19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逻辑进程20
一 中外意识形态研究概览20
二 众说纷纭的意识形态概念33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分类45
一 主流意识形态的结构45
二 主流意识形态的分类47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特点分析50
一 主流意识形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基本同步50
二 主流意识形态在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础上体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51
三 主流意识形态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53
第四节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权威模式54
第五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57
一 主流意识形态为统治秩序提供合法性证明57
二 主流意识形态为社会确立价值导向59
三 主流意识形态为社会提供黏合剂60
第二章 形成与流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与发展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立62
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62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理论基础65
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苏俄的发展78
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79
二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失误88
第三节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意识形态状况分析94
一 赫鲁晓夫时期的意识形态94
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意识形态99
三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102
四 苏联解体的意识形态分析108
第三章 回顾与反思: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曲折发展116
第一节 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116
一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118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评价126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130
一 社会主义本质论131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33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35
四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136
五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139
第三节 “三个代表”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142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42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45
三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认识147
四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49
五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52
第四章 冲突与挑战:多元文化激荡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冲击156
第一节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冲突的风生水起156
一 文化冲突与多元文化的历史发展157
二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冲突问题的凸显161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冲突中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几种主要思潮167
一 新自由主义的泛滥167
二 民主化思潮的蔓延171
三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影响174
四 消费主义浪潮的侵蚀177
第三节 多元文化冲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分析181
一 多元文化冲突使我国社会思潮更趋多元化181
二 多元文化冲突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182
三 多元文化冲突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185
四 多元文化冲突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86
第五章 转型与整合:社会转型与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189
第一节 社会转型推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189
一 经济转型及市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190
二 政治转型及腐败现象滋生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193
三 社会结构转型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的冲击196
四 文化转型后民众文化取向的多元化对主流意识形态作用的消解200
第二节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202
一 在改革的争论中为深化改革凝聚新的共识202
二 在利益的冲突中为协调利益关系提供精神支撑205
三 在信仰的危机中重建精神家园207
第三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淡化的原因分析211
一 主流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211
二 主流意识形态有着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要求215
三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法上的一些误区218
第六章 演进与升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221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221
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222
二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226
三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229
第二节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回归234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234
二 社会主义运动在本质背离中的曲折发展237
三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回归242
第三节 以人为本——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理念的演进与升华249
一 “以人为本”内在地包含“以人民为本”250
二 “以人为本”更契合时代发展的要求252
三 “以人为本”能更切实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的机遇256
一 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256
二 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60
三 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整合和动员社会力量263
第五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新要求266
一 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266
二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269
三 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72
第七章 对策与路径:多元文化冲突下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构建275
第一节 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建设的基本原则275
一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276
二 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278
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81
第二节 和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建设的对策与路径282
一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283
二 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批判288
三 改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292
四 整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阵地294
五 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生态环境298
六 培育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304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建构的几个方法论问题307
一 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307
二 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问题310
三 处理好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313
四 处理好泛化与淡化的关系问题316
后记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