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独龙族 贡山丙中洛乡小茶腊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独龙族 贡山丙中洛乡小茶腊社](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288888.jpg)
- 郑维川主编;独龙族调查组编写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240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独龙族 贡山丙中洛乡小茶腊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历史沿革4
一、族源4
二、迁徙5
三、定居7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生态状况10
一、地理位置及地质状况10
(一)地理位置10
(二)地质状况11
(三)石材资源11
二、水资源和气候11
(一)水资源11
(二)气候12
三、植被和野生动物12
(一)植被和森林12
(二)主要野生动物15
四、耕地及农作物15
五、生态状况17
第三章 人口21
一、人口的自然状况21
(一)性别状况21
(二)年龄状况22
二、人口的素质状况22
(一)人口的身体素质22
(二)人口的文化素质26
(三)人口的思想素质27
(四)人口的职业素质27
三、人口的行职业结构28
(一)人口的行业状况28
(二)人口的职业构成29
(三)不在业状况29
四、人口的婚姻状况30
(一)未婚状况30
(二)初婚状况30
(三)离婚状况31
(四)丧偶状况32
(五)再婚状况33
五、人口的家庭状况34
(一)家庭的人口规模34
(二)家庭的代际结构36
(三)家庭类型36
六、生育状况36
(一)年度内出生婴儿情况37
(二)老年妇女既往生育史40
七、死亡状况42
八、人口的迁移流动状况43
(一)按户口划分的常住人口状况43
(二)年度内人口迁出状况44
(三)年度内人口迁入状况44
(四)年度内人口流入状况45
(五)年度内人口流出状况46
九、计划生育情况47
(一)区内计划生育政策及规定47
(二)历年计划内、外生育状况49
(三)历年节育人数及避孕率49
(四)历年计划生育统计中孩次比例及性别状况51
(五)历年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情况52
十、人口与发展52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状况52
(二)人口平均年收入53
(三)人口平均粮食产量54
(四)人口平均消费品支出与结构54
(五)人口的民族、宗教构成54
(六)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55
(七)人口的预期寿命55
(八)历史人口的变迁与发展56
第四章 经济58
一、生产力及其变迁58
(一)劳动者素质58
(二)生产工具状况59
(三)土地种类及耕作技术62
(四)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和生产率66
二、生产关系及其变迁68
(一)建国前夕的生产关系68
(二)初级社与合作社时期的生产关系70
三、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71
(一)建国前的生产生活状况71
(二)初级社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71
(三)合作社(生产队)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72
(四)包产提留后的生产生活状况73
四、当前的经济状况74
(一)种植业79
(二)林业81
(三)养殖业83
(四)采集与狩猎87
(五)家庭副业与手工业88
第五章 社会90
一、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90
(一)独龙族婚姻制度的变迁90
(二)社会组织的变迁93
(三)独龙族的亲属关系及其特点104
二、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方式108
(一)主要社会习俗108
(二)社会生活方式110
三、族群关系115
(一)与汉族的友好往来关系115
(二)与傈僳族的关系与交往116
(三)与怒族的关系与交往117
(四)与藏族及境外民族的关系与往来117
第六章 政治118
一、小茶腊行政隶属关系的变迁118
(一)变迁概况118
(二)小茶腊历任领导119
(三)小茶腊现任领导119
(四)现任乡村领导120
(五)双拉村党支书专访120
二、小茶腊的组织状况122
(一)农业合作社122
(二)妇女小组123
(三)民兵组织124
(四)共青团小组124
(五)调解和治保小组124
(六)其他团体组织125
三、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政治态度125
(一)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125
(二)对党的领导的态度127
(三)对政府的态度128
(四)对乡村干部的态度129
四、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政治参与130
(一)选举130
(二)个别接触和上访132
五、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政治沟通与政治文化133
(一)政治沟通133
(二)政治文化134
第七章 习惯法135
一、禁忌中的习惯法135
(一)生育禁忌135
(二)建房禁忌136
(三)丧葬禁忌137
(四)狩猎禁忌137
(五)生产禁忌138
(六)生活禁忌139
(七)其他禁忌139
(八)宗教禁忌140
二、民间习俗中的习惯法140
(一)民间传说中的习惯法140
(二)“埋石”故事中的习惯法141
(三)“巫术”中的习惯法142
(四)“神判”中的习惯法145
三、历史上和现社会生活中的习惯法147
(一)犯罪与刑罚中的习惯法147
(二)婚制中的习惯法149
(三)家庭与继承159
(四)物权制度161
(五)债权制度163
四、村规民约的遵守情况163
第八章文化169
一、关于族源的传说169
(一)树神和仙女的后代169
(二)卡瓦卡普的后代170
(三)祖先来自芒孜洞172
二、关于族源的文字记载173
三、关于语言和文字175
(一)独龙族的系属175
(二)独龙语的发音176
(三)独龙语的语法176
(四)独龙语的文字创制176
(五)小茶腊独龙族村民对汉语的掌握情况178
四、小茶腊独龙族村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情况179
(一)剽牛179
(二)文面180
(三)独龙毯183
(四)婚丧嫁娶184
(五)歌舞185
(六)建筑、火塘和砍刀187
(七)饮食和服饰189
(八)刻木记事和数量观念190
(九)道德观念191
五、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现代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192
(一)现代文化消费品的拥有情况192
(二)现代文化娱乐活动情况194
(三)不定期的篮球比赛197
第九章 教育198
一、民族传统教育198
(一)生活常识教育198
(二)劳动技能培训199
(三)道德伦理教育200
(四)民族宗教教育200
(五)性与婚姻教育201
(六)生育习俗教育203
二、现代学校教育204
(一)初等教育沿革206
(二)初等教育现状208
(三)中等教育沿革213
(四)中等教育现状215
(五)存在问题分析218
三、社会成人教育220
(一)职业技术培训221
(二)扫盲识字教育222
(三)婚育卫生教育224
(四)政策法规教育225
(五)广告传媒宣传226
(六)宗教礼仪教育227
四、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228
(一)传统教育的合理性与保守性230
(二)现代教育的有效性与局限性231
(三)发展战略思考232
第十章 科技与卫生234
一、传统科技234
(一)传统的天文历法234
(二)传统的编织工艺235
(三)传统的染色工艺236
(四)传统的酿酒工艺236
(五)传统风味食品的制作237
(六)蜂蜜的采集和制作239
(七)房屋的建造240
(八)传统的生产技术241
二、现代科技242
(一)现代农用科技的推广应用242
(二)现代科普常识的宣传及科技人才的培养243
三、医疗卫生245
(一)民族医药及医疗245
(二)现代医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246
第十一章 宗教248
一、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基督教信仰248
(一)基督教传入的历史情况248
(二)小茶腊教徒的宗教活动场所250
(三)小茶腊的基督教教徒活动情况254
(四)教徒的婚姻和丧葬255
(五)小茶腊教徒的基本情况256
(六)信教的社会后果258
(七)对几个教徒的专访实录263
二、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天主教信仰274
(一)教徒情况274
(二)信仰天主教的原因275
(三)教堂和宗教活动情况275
(四)天主教信仰对小茶腊独龙族村民的影响277
三、小茶腊独龙族村民原始信仰的残余279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