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验:改革开放30年社会建设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验:改革开放30年社会建设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287759.jpg)
- 陆学艺等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8675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中国-1978~200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验:改革开放30年社会建设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目标建设2
第一章 千年遗产—中国智慧的积淀4
第一节 大同社会及其实现途径—孔子的“仁礼相长”4
一、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规范—和谐人际关系的维系之道6
二、以“礼”为核心的法理规范—严明等级体系的强化之法8
第二节 法治社会及其实现途径—韩非的“严刑法、重耕战”11
一、“峭法严刑”—转型社会的治乱之道12
二、“重农强兵”—后起国家的发展之路15
第二章 万年梦想—改革开放前70年的探索20
第一节 民国前后社会目标建设的遗产20
一、社会大同—民有、民治、民享20
二、新生活与新教育2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社会目标建设的财富27
一、社会平等—新村构想27
二、社会协调—《论十大关系》31
第三章 今世蓝图—改革开放后30年的创新38
第一节 发达经济与中国特色38
一、社会理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9
二、实现手段—改革开放40
第二节 政治文明与全面发展43
一、政治文明—全球化背景下民主建设的新方向43
二、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总目标45
第三节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48
一、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48
二、科学发展—社会建设的核心进程49
第二部分 社会结构建设53
第四章 新中国:现代社套的建构56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孕育(1840—1949)57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57
二、新兴阶级的发展62
三、新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68
第二节 全民职业化的努力(1949—1978)70
一、社会主义改造70
二、城市优先战略75
三、有计划按比例77
第三节 现代职业社会形成(1978年以后)80
一、回到市场80
二、中国经济奇迹86
三、进入现代社会结构87
第五章 蓝领与白领—现代社会的基从结构94
第一节 就业制度的完善95
一、终身就业制度96
二、劳动合同制100
三、再就业政策103
四、城乡劳动就业的并轨107
第二节 职业体系的建构110
一、工人阶级的构成110
二、专业技术人员115
三、干部人事制度116
第三节 教育分层121
一、就业时的受教育程度121
二、白领的来源:高校毕业生122
三、蓝领的来源124
第六章 社会合化—市场奇迹的后果129
第一节 工资体系的建立129
一、八级工资制度130
二、以干部工资为起点的岗位工资132
三、效益工资的引进134
第二节 行业差别扩大138
一、市场工资的局限139
二、行业工资差异的社会原因139
第三节 行业工资差异的结构后果141
一、行业无差别工资下的社会结构143
二、行业工资差别扩大后的社会结构146
三、行业工资的管理150
第七章 城乡关系的建构—城市化的新经验153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154
一、西方国家的经验154
二、趋势的改变160
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165
第二节 乡村都市化172
一、农业社会的村庄172
二、离土不离乡174
三、新农村建设177
第三节 农民进城181
一、传统模式:破产迁移与就业迁移181
二、中国模式:异地就业183
第三部分 社会事业建设189
第八章 社会保障—生老病死有保障191
第一节 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产生192
一、新中国社会保障的产生192
二、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保障194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195
第二节 土地保障197
一、家庭农业的保障意义197
二、土地对农民就业的意义199
第三节 计划经济阶段的职工福利202
一、社会结构的要求203
二、福利政策206
三、职工福利补贴210
第四节 结构转型后的保障要求214
一、社会转型对社会保障的新要求215
二、社会保障的结构意义218
三、新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221
第九章 医疗卫生事业229
第一节 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229
一、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230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变迁232
三、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236
第二节 城市卫生事业的发展240
一、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240
二、企业职工的劳保制度242
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43
四、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245
第三节 卫生事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248
一、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248
二、我国卫生事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54
第四节 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59
一、转变政府职能。增加公共卫生投入259
二、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260
三、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功能260
四、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261
第十章 教育事业263
第一节 新教育事业回顾263
一、苏联教育模式的建立263
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269
三、市场化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深化271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277
一、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278
二、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279
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80
第三节 教育事业的方向281
一、公平问题:城乡与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281
二、结构问题: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285
三、体制问题:行政化严重286
四、质量问题:应试教育288
第十一章 社会工作290
第一节 社会工作建设历程回顾290
一、地方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91
二、公益性民间组织的诞生与壮大297
三、社区服务的形成与完善301
第二节 社会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305
一、儿童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305
二、老年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309
三、残疾人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315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推进319
第三节 社会工作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321
一、社会工作建设的主要问题321
二、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323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