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科网络实验室CCNA实验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科网络实验室CCNA实验指南
  • 梁广民,王隆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763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科网络实验室CCNA实验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路由基础篇3

第1章 实验拓扑与终端服务器配置3

1.1 访问Cisco路由器的方法概述3

1.1.1 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3

1.1.2 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4

1.1.3 终端访问服务器4

1.1.4 本书实验拓扑5

1.2 实验1: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6

1.3 实验2: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9

1.4 实验3:配置终端访问服务器11

第2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16

2.1 路由器和IOS概述16

2.1.1 路由器的硬件组成16

2.1.2 IOS简介17

2.1.3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17

2.1.4 CLI简介18

2.1.5 CDP协议介绍20

2.2 实验1:CLI的使用与IOS基本命令20

2.3 实验2:配置文件的管理和IOS的管理30

2.4 实验3:密码恢复和IOS的恢复35

2.5 实验4:CDP配置38

路由协议和概念篇45

第3章 静态路由45

3.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概述45

3.1.1 静态路由简介45

3.1.2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46

3.1.3 路由表简介47

3.1.4 管理距离和度量值47

3.1.5 默认路由介绍49

3.2 实验1:带下一跳地址的静态路由49

3.3 实验2:带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54

3.4 实验3:浮动静态路由59

第4章 RIP62

4.1 RIP概述62

4.1.1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62

4.1.2 VLSM(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ing)63

4.1.3 RIP特征64

4.1.4 RIP数据包格式65

4.2 RIPv166

4.2.1 实验1:RIPv1基本配置66

4.2.2 实验2:被动接口与单播更新72

4.3 RIPv274

4.3.1 实验3:RIPv2基本配置74

4.3.2 实验4:RIPv2手工总结、验证和触发更新77

4.3.3 实验5:向RIP网络中注入默认路由85

第5章 EIGRP88

5.1 EIGRP概述88

5.1.1 EIGRP特征88

5.1.2 EIGRP数据包格式88

5.2 实验1:EIGRP基本配置91

5.3 EIGRP高级配置101

5.3.1 实验2:EIGRP负载均衡101

5.3.2 实验3:EIGRP路由总结和EIGRP验证105

5.3.3 实验4:向EIGRP网络中注入默认路由109

第6章 OSPF113

6.1 OSPF概述113

6.1.1 OSPF特征113

6.1.2 OSPF术语113

6.1.3 OSPF路由器类型114

6.1.4 OSPF LSA类型114

6.1.5 OSPF区域类型115

6.1.6 OSPF数据包格式115

6.2 单区域OSPF117

6.2.1 实验1:点到点链路上的OSPF117

6.2.2 实验2: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的OSPF124

6.2.3 实验3:基于区域的OSPF简单口令验证128

6.2.4 实验4:基于区域的OSPF MD5认证130

6.2.5 实验5: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132

6.3 多区域OSPF134

6.3.1 实验6:多区域OSPF基本配置134

6.3.2 实验7:OSPF手工总结141

6.3.3 实验8:OSPF末节区域和完全末节区域144

6.3.4 实验9:OSPF NSSA区域147

LAN交换和无线篇155

第7章 交换机基本概念和基本配置155

7.1 交换机概述155

7.1.1 交换机工作原理155

7.1.2 交换机上的安全156

7.2 实验1:交换机基本配置157

7.3 实验2:使用GUI配置交换机162

7.4 实验3:交换机端口安全165

7.5 实验4:DHCP欺骗171

7.6 实验5:交换机的密码恢复173

7.7 实验6:交换机的IOS恢复175

第8章 VLAN、Trunk和EtherChannel177

8.1 VLAN、Trunk和EtherChannel概述177

8.1.1 VLAN简介177

8.1.2 Trunk简介178

8.1.3 DTP(Dynamic Trunk Protocol)简介180

8.1.4 EtherChannel简介180

8.2 实验1:划分VLAN181

8.3 实验2:Trunk配置186

8.4 实验3:Voice VLAN配置191

8.5 实验4:DTP的配置194

8.6 实验5:EtherChannel配置196

第9章 VTP202

9.1 VTP概述202

9.1.1 为什么需要VTP202

9.1.2 VTP域与VTP角色202

9.1.3 VTP通告203

9.1.4 VTP修剪205

9.2 实验1:VTP配置205

9.3 实验2:VLAN信息覆盖216

9.4 实验3:VLAN修剪220

第10章 STP225

10.1 STP、RSTP概述225

10.1.1 STP简介225

10.1.2 PVST简介226

10.1.3 Portfast、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227

10.1.4 RSTP简介227

10.1.5 MST简介229

10.1.6 STP防护229

10.2 实验1:STP、PVST配置229

10.3 实验2:Portfast,Uplinkfast和Backbonefast239

10.4 实验3:RSTP242

10.5 实验4:MST244

10.6 实验5:STP保护247

第11章 VLAN间路由251

11.1 VLAN间路由概述251

11.1.1 使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251

11.1.2 单臂路由251

11.1.3 三层交换252

11.2 实验1: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253

11.3 实验2: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路由255

第12章 无线局域网259

12.1 无线局域网概述259

12.1.1 无线网络简介259

12.1.2 无线网络标准259

12.1.3 无线局域网技术260

12.1.4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261

12.2 实验1:WRT54G无线路由器配置262

12.3 实验2:无线网卡配置272

接入WAN篇277

第13章 HDLC和PPP277

13.1 HDLC和PPP概述277

13.1.1 HDLC简介277

13.1.2 PPP简介278

13.2 实验1:HDLC和PPP封装279

13.3 实验2:PAP验证283

13.4 实验3:CHAP验证284

第14章 帧中继288

14.1 帧中继概述288

14.1.1 什么是帧中继288

14.1.2 帧中继术语288

14.1.3 帧中继帧格式289

14.1.4 帧中继映射289

14.1.5 帧中继子接口291

14.2 实验1:把一台Cisco路由器配置为帧中继交换机291

14.3 实验2:帧中继基本配置295

14.4 实验3:帧中继多点子接口下配置OSPF302

14.5 实验4:帧中继点到点子接口下配置OSPF307

第15章 网络安全312

15.1 网络安全概述312

15.1.1 网络攻击的类型312

15.1.2 保护路由器312

15.1.3 Cisco SDM简介313

15.2 实验1:路由器的访问安全314

15.3 实验2:路由器日志322

15.4 实验3:用SDM配置路由器325

第16章 ACL327

16.1 ACL概述327

16.1.1 ACL简介327

16.1.2 Cisco ACL类型328

16.2 实验1:标准ACL328

16.3 实验2:扩展ACL332

16.4 实验3:基于时间ACL336

16.5 实验4:动态ACL338

16.6 实验5:自反ACL340

第17章 远程工作者服务343

17.1 远程工作者服务概述343

17.1.1 将远程工作者连接到Internet343

17.1.2 VPN346

17.2 实验1:通过ADSL连接到Internet(使用ADSL Modem)348

17.3 实验2:通过ADSL连接到Internet(使用WIC-1ADSL卡)349

17.4 实验3:GRE Tunnel351

17.5 实验4:Site To Site VPN354

17.6 实验5:Easy VPN359

第18章 IP编址服务365

18.1 IP编址服务概述365

18.1.1 DHCP简介365

18.1.2 NAT简介367

18.1.3 IPv6简介368

18.2 实验1:DHCP配置370

18.3 NAT377

18.3.1 实验2:静态NAT配置377

18.3.2 实验3:动态NAT配置379

18.3.3 实验4:NAT过载配置382

18.4 IPv6路由383

18.4.1 实验5:IPv6静态路由配置383

18.4.2 实验6:IPv6的RIPng配置387

18.4.3 实验7:IPv6隧道配置393

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