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考试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闫蒙钢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343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中学-考试学-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学考试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学考试学的任务1
第一节 考试的意义1
一、考试与人的发展2
二、考试与社会发展2
三、考试与教育发展3
第二节 考试的本质和功能3
一、考试的本质4
二、考试的功能5
第三节 考试与评价12
一、考试与评价的关系12
二、考试与评价的科学体系12
第四节 考试与考试学13
一、考试是一门科学13
二、考试学的涵义14
三、中学考试学的目标内容体系15
第二章 我国考试的历史沿革16
第一节 我国古代考试的产生和发展16
一、考试制度的起源17
二、考试制度的重大发展——科举制20
第二节 我国近代考试的演变26
一、晚清科举的停废27
二、近代学堂考试的兴起29
三、民国时期教育考试制度的演变30
四、留学考试的产生与发展31
第三节 新中国考试改革的历程32
一、招生考试改革32
二、学校学业考试改革34
三、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改革34
四、高中毕业会考改革35
第三章 考试目标的分类与编制36
第一节 考试目标的分类36
一、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36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简介37
三、考试目标的分类41
第二节 考试目标的编制45
一、考试目标制定的依据45
二、考试目标的陈述46
三、考试目标的层次48
四、考试目标编制步骤49
第四章 考试的类型与方法51
第一节 考试的类型51
一、按教学进程划分51
二、按评价的参照标准划分52
第二节 考试评价的方法54
一、按收集学业成就信息的方式不同划分54
二、按评价所依据的不同标准和解释方法划分57
第三节 标准化考试方法63
一、基本程序63
二、主要优缺点64
三、澄清几点误识65
四、广东省1987年首次化学标准化高考简介66
五、我国标准化考试的展望68
第四节 常规考试的科学化方法69
一、科学程序69
二、操作过程70
三、自编目标参照性测验示例72
第五章 考试的题型与编制74
第一节 试题的类型74
一、按评分方式分74
二、按考生作答方式分75
第二节 试题的编制要领86
一、二项选择题的编制要领86
二、多项选择型试题编制要领86
三、限制性供答试题的编制要领87
四、非限制性供答试题的编制要领87
第六章 考试的命题与组卷技术88
第一节 考试的命题88
一、命题的意义88
二、命题的原则89
三、命题计划的内容和形式91
四、命题工作的任务和程序93
第二节 考试的组卷94
一、什么是蓝图设计94
二、组卷蓝图的形式与内容94
三、命题中常见的问题与组卷技术95
第三节 考试题库的建立99
一、必要性99
二、建立条件99
三、建立方法100
四、试题库示例100
五、教师怎样建立自己的小题库101
第七章 考试的组织管理103
第一节 考前管理工作103
一、考试工作计划的编制103
二、命题的组织工作104
三、试卷的印刷工作104
四、试卷的运送和保管工作104
五、考生应考准备工作105
第二节 考场管理工作108
一、考场编排108
二、监考108
三、考场秩序的维持109
四、巡视110
第三节 评卷管理工作110
一、客观性试题的评阅110
二、主观性试题的评阅111
三、网上评卷113
第四节 消除考场舞弊的对策114
一、堵塞漏洞,使作弊者无机可乘115
二、加大力度,增强监考人员责任感116
三、加强巡视,向各考点派巡视员116
四、提高警惕,严防高科技作弊116
第五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考试实施探讨117
一、评价实施的原则118
二、评价的内容与形式118
三、评价的主要方法119
四、评价实施应注意的问题121
第八章 考试的质量统计与分析123
第一节 考试分数的初步整理——图表法123
一、统计表123
二、统计图128
第二节 考试分数的进一步整理——特征量数法134
一、集中量135
二、差异量144
第三节 原始分数的转换与解释152
一、为什么要对原始分数进行转换153
二、怎样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154
第四节 标准分在评价化学学业成绩中的应用158
一、在确定考生相对地位中的应用158
二、在比较学生成绩优劣中的应用159
三、在高考录取中的应用160
四、在管理学生学习质量中的应用165
第五节 相关统计与考试质量分析167
一、相关系数168
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171
三、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指标172
四、化学考试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181
第六节 SPSS软件在考试质量统计的应用186
一、SPSS统计软件的基本功能187
二、SPSS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188
第九章 新课程学业考试改革192
第一节 学业考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92
一、学业考试存在的问题192
二、学业考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193
三、学业考试改革的策略195
第二节 学业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196
一、学业考试内容改革196
二、学业考试方式改革199
第三节 多元化学业考试评价改革探讨200
一、纸笔测验评价200
二、学习档案袋评价201
三、活动表现评价207
第十章 我国中考改革评述213
第一节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改革213
一、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设置改革214
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形式改革214
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的新型呈现215
第二节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216
一、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与方法217
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218
第三节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探讨219
一、高中学校招生的基本原则219
二、差额投档、分批录取219
三、向高中学校下放招生录取的自主权220
四、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制度的新尝试221
第四节 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命题特点与趋势222
一、命题指导思想222
二、命题特点与趋势223
第十一章 我国高中毕业会考改革评述225
第一节 高中毕业会考的性质与功能225
一、产生与发展225
二、性质与功能226
第二节 会考的实施方法226
一、时间与方式226
二、试卷结构227
第三节 会考的存废之争228
一、废除会考制度的呼声228
二、会考制度必须存在230
三、会考的问题探源232
四、会考制度的革新完善233
五、部分省(市)会考改革的新方案234
第四节 学业水平监测考试探讨236
一、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的发展237
二、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的指导思想237
三、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的性质237
四、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的功能238
五、学业水平监测考试方案简介239
六、学业水平监测考试的改革构想241
第十二章 我国高考改革评述243
第一节 我国高考制度的性质与功能243
一、高考的性质和特点244
二、高考的功能245
第二节 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回顾251
一、建国初期过渡阶段(1949~1951年)251
二、统考制度建立阶段(1952~1965年)252
三、废除高考统考阶段(1966~1976年)253
四、恢复高考阶段(1977~1984年)253
五、改革起步阶段(1985~1993年)254
六、深化改革阶段(1994年至今)254
第三节 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55
一、深化考试内容改革255
二、继续稳步推进分省命题的改革256
三、不断完善多元化的选拔录取考试257
四、积极探索多层次考录改革257
五、高考手段现代化257
六、综合素质评价逐渐被纳入到高考范畴258
七、高考形式的多样化259
第四节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高考的命题特点与趋势259
一、合理控制试卷难度259
二、进一步加大试题的跨度259
三、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259
四、试题回归基础,回归教材260
五、增设创新性试题,落实新课程理念260
第五节 我国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区高考改革方案简介260
一、山东:3+X+1260
二、宁夏:3+小综合261
三、海南:3+3+基础会考262
四、广东: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263
第六节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讨263
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64
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原则265
三、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设想266
第十三章 中学竞赛考试概述269
第一节 中学竞赛考试的历史沿革269
一、古代竞赛考试的雏形269
二、我国现代中学竞赛考试的发展270
三、竞赛考试的积极作用272
第二节 中学竞赛考试的类型与方法273
一、中学竞赛考试的类型273
二、组织竞赛考试的程序274
三、组织学科竞赛考试的原则276
第三节 中学竞赛考试的发展趋势277
一、竞赛形式更加丰富278
二、竞赛目标更注重创新278
三、竞赛内容更注重能力考察279
四、竞赛选拔功能更强280
第十四章 国外教育考试评价改革评述282
第一节 国外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的发展与特征282
一、国外教育考试制度的发展历程282
二、部分国家教育考试改革简介287
第二节 国外大学入学招生考试改革292
一、国外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发展趋势292
二、部分国家大学入学招生考试改革简介294
第三节 国外考试改革对我国的启示301
一、改革考试内容301
二、改革考试方式301
三、改革评价体系302
四、改革评价主体302
五、树立诚信为本的社会道德302
第十五章 考试心理概述304
第一节 学生考试的心理状态304
一、考试前的心理状态304
二、考试中的心理状态306
三、考试后的心理状态307
第二节 影响考生考试的心理因素308
一、考试的心理动机308
二、考生怯场心理309
三、考生作弊心理310
四、考试焦虑心理313
第三节 考生不良考试心理的预防与辅导320
一、考生怯场心理的应对策略320
二、考试作弊心理的预防策略322
三、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323
主要参考文献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