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 4.0技术应用从业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 4.0技术应用从业通
  • 凯德设计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0068248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634页
  • 主题词:工业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 4.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 4.0技术应用从业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Pro/ENGINEER应用概述1

1.1 产品数字化设计过程2

1.2 Pro/E的行业解决方案2

1.2.1 Pro/E的功能特性3

1.2.2 产品设计功能3

1.2.3 分析仿真功能4

1.2.4 加工制造功能4

1.2.5 数据管理功能4

1.2.6 数据交换功能5

1.3 参数化建模方法5

1.3.1 三维建模5

1.3.2 基于特征的模型6

1.3.3 全参数化建模方式6

1.4 Pro/E Wildfire 4.0的安装7

1.4.1 计算机的配置要求7

1.4.2 安装过程8

1.5 Pro/E Wildfire 4.0的界面环境11

1.5.1 基本操作界面11

1.5.2 用户界面的定制14

1.5.3 配置文件的应用16

1.6 Pro/E Wildfire 4.0的新功能17

1.7 文件的基本操作18

1.7.1 新建文件18

1.7.2 打开文件20

1.7.3 设置工作目录21

1.7.4 文件的保存与备份21

1.7.5 文件的删除与拭除22

1.7.6 文件的重命名23

1.7.7 工作窗口的转换与关闭23

1.8 视图的基本操作24

1.8.1 查看模型24

1.8.2 视图菜单25

1.8.3 视图列表27

Chapter 02 剖面草图的绘制27

2.1 草绘环境30

2.1.1 进入草绘模式30

2.1.2 草绘界面30

2.1.3 草绘的基本步骤33

2.1.4 草绘模式中的术语33

2.2 剖面草图的绘制34

2.2.1 绘制直线34

2.2.2 绘制矩形36

2.2.3 绘制圆与椭圆36

2.2.4 绘制圆弧37

2.2.5 绘制样条曲线39

2.2.6 绘制点与坐标系39

2.2.7 抽取轮廓线40

2.2.8 绘制文本图形41

2.2.9 插入数据42

2.3 剖面的修改与编辑43

2.3.1 倒圆角操作43

2.3.2 图元的删除44

2.3.3 图元的修整44

2.3.4 图元的编辑45

2.3.5 动态控制图元46

2.3.6 撤销和重做47

2.3.7 样条曲线的修改47

2.4 草图的标注48

2.4.1 线段的标注48

2.4.2 圆与圆弧的标注49

2.4.3 旋转剖面直径的标注50

2.4.4 曲线的标注51

2.4.5 椭圆的标注52

2.4.6 周长的标注52

2.4.7 标注坐标尺寸52

2.5 修改尺寸标注53

2.5.1 移动标注位置53

2.5.2 加强尺寸53

2.5.3 锁定尺寸53

2.5.4 修改尺寸值54

2.5.5 尺寸冲突的解决54

2.6 草图中的约束55

2.6.1 创建约束55

2.6.2 删除约束58

2.6.3 约束捕捉的临时禁用59

2.7 草绘的环境设置59

2.7.1 设置优先显示59

2.7.2 设置自动约束60

2.7.3 设置参数60

2.8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61

2.8.1 支座草图的绘制61

2.8.2 凸轮剖面的绘制68

Chapter 03 Pro/E中的基准特征3.1 概述74

3.1.1 基准特征的概念74

3.1.2 创建基准特征的命令74

3.1.3 基准的显示控制74

3.1.4 基准特征的名称75

3.2 基准平面76

3.2.1 基准平面的功能76

3.2.2 基准平面的创建77

3.2.3 内部与外部基准平面83

3.3 基准轴83

3.3.1 概述83

3.3.2 基准轴的创建84

3.4 基准点89

3.4.1 概述89

3.4.2 普通基准点的创建91

3.4.3 草绘基准点99

3.4.4 由坐标系创建基准点100

3.4.5 域基准点101

3.5 基准曲线101

3.5.1 草绘基准曲线101

3.5.2 插入基准曲线102

3.6 基准坐标系106

3.6.1 基准坐标系的作用106

3.6.2 基准坐标系的创建106

3.7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109

3.7.1 创建基准平面、轴、点的练习109

3.7.2 创建基准坐标系、曲线的练习113

Chapter 04 Pro/E的特征建模113

4.1 概述116

4.2 Pro/E的模型树117

4.2.1 模型树的功能118

4.2.2 模型树的界面119

4.2.3 搜索工具119

4.3 Pro/E的层120

4.3.1 层的定义120

4.3.2 层的基本操作120

4.3.3v自动收纳对象123

4.4 基础特征的创建123

4.4.1 拉伸特征123

4.4.2 旋转特征128

4.4.3 扫描特征131

4.4.4 混合特征137

4.5 工程特征141

4.5.1 钻孔141

4.5.2 倒圆角147

4.5.3 倒角154

4.5.4 拔模159

4.5.5 薄壳166

4.5.6 加强筋169

4.6 曲面特征172

4.6.1 概述172

4.6.2 基础曲面172

4.6.3 填充曲面173

4.6.4 复制曲面174

4.6.5 曲面的实体化177

4.7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179

4.7.1 塑料盖模型179

4.7.2 阀门帽模型的修复183

Chapter 05 特征的操作与编辑183

5.1 特征的操作188

5.1.1 特征的复制188

5.1.2 特征的镜像194

5.1.3 特征的阵列195

5.1.4 特征的局部组203

5.1.5 曲面的操作203

5.2 特征间的父子关系211

5.2.1 剖面间的关系211

5.2.2 定义特征时的关系212

5.2.3 工程特征的关系212

5.3 特征的编辑214

5.3.1 快速编辑特征214

5.3.2 编辑定义216

5.3.3 编辑参照217

5.4 解决特征失败218

5.4.1 在操控板中解决218

5.4.2 在再生过程中解决220

5.5 模型的属性223

5.5.1 模型的材料223

5.5.2 模型的精度224

5.5.3 模型的单位224

5.5.4 模型的公差225

5.6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225

5.6.1 风扇安装盒226

5.6.2 散热盖228

Chapter 06 模型的装配设计228

6.1 概述234

6.1.1 装配的基本术语234

6.1.2 装配文件的创建234

6.1.3 装配设计的形式234

6.2 模型的装配操作236

6.2.1 元件装配时的显示236

6.2.2 元件的放置形式237

6.2.3 约束类型238

6.2.4 装配操作过程241

6.3 装配模型的视图244

6.3.1 模型的分解视图244

6.3.2 使用视图管理器248

6.3.3 显示造型252

6.4 装配模型中元件的处理252

6.4.1 重定义装配方式252

6.4.2 修改元件特征252

6.4.3 组件中的布尔运算254

6.5 零部件的操作256

6.5.1 元件的重复放置256

6.5.2 元件的镜像和阵列258

6.5.3 替换操作260

6.5.4 全局干涉检查263

6.5.5 材料清单263

6.6 连接式装配264

6.7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267

Chapter 07 高级工具的应用267

7.1 高级基准特征274

7.1.1 投影曲线274

7.1.2 沿曲面偏移曲线275

7.1.3 由边界创建曲线276

7.1.4 包络曲线277

7.1.5 二次投影曲线278

7.1.6 参考特征279

7.1.7 偏移平面280

7.1.8 图形特征281

7.2 高级建模技术283

7.2.1 扫描混合特征283

7.2.2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287

7.2.3 螺旋扫描特征290

7.2.4 高级工程特征294

7.2.5 特征扭曲301

7.2.6 实体面自由变形308

7.2.7 局部推拉310

7.2.8 半径圆顶310

7.3 高级曲面技术311

7.3.1 边界混合工具311

7.3.2 圆锥曲面313

7.3.3 顶点倒圆角314

7.3.4 曲面的偏移315

7.4 行为建模工具319

7.4.1 概述320

7.4.2 测量分析321

7.4.3 模型分析323

7.4.4 几何分析324

7.4.5 敏感度分析327

7.4.6 可行性与优化分析329

Chapter 08 机构运动仿真329

8.1 概述332

8.1.1 机构模式332

8.1.2 常用术语332

8.1.3 机构树与图标显示333

8.2 建立运动模型333

8.2.1 定义主体333

8.2.2 连接轴的设置334

8.2.3 质量属性335

8.2.4 拖动元件336

8.2.5 伺服电动机337

8.3 设置运动环境339

8.3.1 重力作用339

8.3.2 执行电动机339

8.3.3 阻尼器339

8.3.4 弹簧340

8.3.5 力/扭矩340

8.3.6 初始条件342

8.4 行机构分析342

8.4.1 位置分析343

8.4.2 运动学分析344

8.4.3 动态分析345

8.4.4 静态分析347

8.4.5 力平衡分析348

8.5 结果回放350

8.5.1 冲突检测351

8.5.2 动画播放与捕获351

8.5.3 创建运动包络352

8.6 运动轨迹曲线353

8.7 运动的测量354

8.8 机构的高级连接355

8.8.1 齿轮副355

8 8.2 凸轮副363

8.8.3 槽连接365

8.9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367

Chapter 09 模型的工程图372

9.1 概述372

9.1.1 对模型的一些要求372

9.1.2 新建工程图372

9.1.3 文件的属性375

9.2 视图的创建376

9.2.1 一般视图376

9.2.2 投影视图377

9.2.3 辅助视图377

9.2.4 详细视图378

9.2.5 剖视图378

9.3 视图的操作381

9.3.1 移动视图381

9.3.2 对齐视图382

9.3.3 修改视图382

9.3.4 多模型视图385

9.4 工程图的草绘386

9.4.1 绘制图元386

9.4.2 草绘设置386

9.5 尺寸标注387

9.5.1 显示尺寸387

9.5.2 拭除尺寸388

9.5.3 插入尺寸389

9.5.4 整理尺寸391

9.5.5 修改尺寸属性392

9.6 注释文本与公差393

9.6.1 添加注释393

9 6.2 几何公差395

9.6.3 表面光洁度396

9.7 使用表格396

9.7.1 创建表格397

9.7.2 编辑表格398

9.8 制图中层的使用399

9.9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400

9.9.1 导向块工程图400

9.9.2 阀体装配工程图405

Chapter 10 ISDX曲面设计412

10.1 概述412

10.1.1 自由曲面模块的应用412

10.1.2 环境界面与基本操作413

10.1.3 造型特征对象415

10.2 构建ISDX曲线416

10.2.1 构建曲线416

10.2.2 曲线的编辑418

10.2.3 曲线的操作421

10.2.4 切线的控制423

10.3 构建ISDX曲面424

10.3.1 边界曲面424

10.3.2 扫掠曲面426

10.3.3 混合曲面426

10.3.4 三角曲面428

10.4 几何对象的操作430

10.4.1 偏移曲线430

10.4.2 来自曲面的曲线432

10.4.3 投影曲线(下落曲线)432

10.4.4 曲面的修剪433

10.4.5 相交曲线434

10.4.6 直接编辑曲面434

10.5 曲面的连续性435

10.5.1 连续的含义435

10.5.2 设置连续条件437

10.5.3 连续的父子关系439

10.6 造型面的处理440

10.6.1 渐消曲面440

10.6.2 曲面间融合442

10.6.3 圆顶曲面444

10.7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446

10.7.1 吊灯外罩446

10.7.2 手柄轮廓设计450

Chapter 11 钣金件设计456

11.1 概述456

11.1.1 钣金件模式456

11.1.2 由实体模型转换457

11.1.3 在组件中创建458

11.1.4 钣金设计环境458

11.2 基本的钣金壁459

11.2.1 平整壁459

11.2.2 拉伸壁460

11.2.3 旋转壁461

11.2.4 混合壁462

11.2.5 偏距壁463

11.3 高级钣金壁464

11.3.1 可变截面扫描壁464

11.3.2 扫描混合壁466

11.3.3 螺旋扫描壁467

11.3.4 其他高级壁468

11.4 次要壁的创建469

11.4.1 次要平整壁469

11.4.2 法兰壁471

11.4.3 扭转壁473

11.4.4 延伸壁474

11.5 钣金的基本处理475

11.5.1 壁的合并475

11.5.2 壁的折弯476

11.5.3 展平与折弯回去480

11.5.4 边折弯481

11.5.5 平整形态482

11.5.6 钣金切割(SMT切割)482

11.6 钣金的高级处理483

11.6.1 冲孔与切口484

11.6.2 缝处理486

11.6.3 顶角止裂槽487

11.6.4 变形区域488

11.6.5 钣金成型489

11.6.6 平整成型491

11.7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491

11.7.1 铜压簧片491

11.7.2 控制箱495

Chapter 12 塑料模具设计506

12.1 概述506

12.1.1 Pro/E应用于注塑模具设计506

12.1.2 Pro/MOLDESIGN的操作界面506

12.1.3 软件中的术语508

12.1.4 数据文件的命名509

12.1.5 Pro/E的塑料模具设计流程509

12.2 Pro/E的分模过程510

12.2.1 参照模型布局510

12.2.2 模型的精度调整513

12.2.3 模型的收缩设置514

12.2.4 创建工件516

12.2.5 分型曲面519

12.2.6 体积块522

12.2.7 模具元件524

12.3 自动分模技术525

12.3.1 侧面影像曲线525

12.3.2 裙边分型面527

12.3.3 阴影分型面531

12.4 模具组件级特征535

12.4.1 流道535

12.4.2 铸模539

12.4.3 水线539

12.5 检测与分析542

12.5.1 拔模检测542

12.5.2 水线检测544

12.5.3 厚度检查545

12.5.4 投影面积分析546

12.5.5 分型面检查547

12.6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547

12.6.1 新建模具文件548

12.6.2 参照模型布局548

12.6.3 设置收缩率549

12.6.4 创建分型线550

12.6.5 创建工件551

12.6.6 设计分型面552

12.6.7 设计成型零件555

12.6.8 创建浇铸系统560

Chapter 13 加工制造工具566

13.1 概述566

13.1.1 Pro/NC的加工流程566

13.1.2 Pro/NC的概念567

13.1.3 Pro/NC模块的组成568

13.1.4 进入NC模式568

13.1.5 Pro/NC模块中文件的命名569

13.2 铣削加工570

13.2.1 体积块铣削570

13.2.2 轮廓加工575

13.2.3 腔槽加工578

13.2.4 曲面铣削585

13.3 车削加工589

13.3.1 车削加工概述589

13.3.2 区域车削590

13.3.3 轮廓车削594

13.4 线切割加工597

13.4.1 线切割加工概述597

13.4.2 两轴加工598

13.4.3 四轴加工602

13.5 综合工程实战演练608

13.5.1 雕刻加工608

13.5.2 螺纹加工610

工程技术点拨索引508

A508

安装模具设计的工具栏508

B14

保存工具栏设置14

变半径点151

拔模角度159

拔模枢轴曲线163

C168

抽壳操作的限制168

唇特征与拔模角度的参照面296

齿轮装配中的干涉问题357

参照模型与视图的关系381

插入表格399

重新选择COS曲线参考431

抽取元件525

创建裙边曲面528

裙边曲面延伸531

车削中的系统提示594

E279

二次投影曲线279

G305

骨架变形参照边305

工件切削589

H138

混合特征的截面138

混合边界313

合并壁的注意事项476

合并多个相接曲面555

J77

基准平面的选取方法77

基准平面参照79

基准平面的参照面81

基准轴89

筋轮廓剖面170

建立偏距线248

建立连接的目的265

截面的线段和开始点467

加工工艺参数570

L125

拉伸实体特征剖面125

M514

模型的精度514

Q221

取消解决操作221

曲线的使用275

曲线和曲面的连接方式437

S23

拭除文件23

鼠标拖动图元47

设置栅格间距61

使用中心线作为旋转轴129

扫描混合剖面位置284

设置旋转轴运动范围335

设置高级选项351

视图重定向383

设置拖动控制方式419

输入厚度值460

设定光源方向533

四轴线切割608

T92

通过图柄调整基准点位置92

通过点创建基准点95

通过不相交的曲线创建基准点98

通过调节插入点镜像特征195

通过约束集确定元件位置237

替换曲面319

体积块加工575

W345

位置分析345

X20

选择文件类型20

修改倒圆角尺寸44

“修剪”命令206

选择特征加亮显示214

显示菜单命令294

选取方向参照326

显示下一个视图415

选择内部曲线426

Y33

右键快捷菜单33

元件和部件的镜像操作260

移动尺寸390

Z190

“组放置”菜单190

阵列多个特征198

折弯工具307

再生模型446

折弯线的要求477

折弯线的绘制4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