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259371.jpg)
- 陈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0632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1
1.1 引言2
1.1.1 问题的背景2
1.1.2 问题的提出5
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6
1.2.1 有关经济增长的概念6
1.2.2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8
1.3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15
1.3.1 索洛模型16
1.3.2 卡西—库普曼—拉姆齐模型和Diamond模型18
1.3.3 内生增长模型19
1.4 国内关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研究综述22
1.4.1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讨论23
1.4.2 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27
1.4.3 测算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29
1.4.4 研究技术进步,从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38
1.4.5 自己提出理论或者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40
1.5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结构44
第2章 中国经济增长实绩48
2.1 中国经济增长源泉49
2.1.1 中国经济增长成就49
2.1.2 中国经济增长源泉53
2.2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关键制约因素64
2.2.1 人力资本和技术供给不足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65
2.2.2 能源、资源供需矛盾和约束趋于强化68
2.2.3 要素市场化跟不上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70
第3章 投资增长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因素73
3.1 保持较高投资率的必要性73
3.1.1 从理论上看保持较高投资率的必要性74
3.1.2 从实践中看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78
3.1.3 实现中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较高投资率87
3.2 从国内储蓄率变动趋势看投资持续增长的可能性90
3.3 改革投资体制提高投资效率92
3.3.1 提高投资资源配置效率92
3.3.2 提高投资效率94
3.4 政府投资应当主要投向薄弱环节102
3.4.1 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102
3.4.2 加大农村领域的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7
3.4.3 政府投资的预算软约束问题110
第4章 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112
4.1 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的技术进步113
4.1.1 技术与技术进步113
4.1.2 技术进步的测算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变化趋势116
4.1.3 中国经济增长中技术水平的现状与问题126
4.2 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意义134
4.2.1 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135
4.2.2 加快技术进步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现实要求136
4.3 技术进步的制度因素141
4.3.1 产权制度与技术进步141
4.3.2 支持技术进步的国际经验借鉴152
4.3.3 增长极、技术进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161
第5章 能源消耗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约束因素167
5.1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生产168
5.1.1 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衡量168
5.1.2 中国的能源生产状况169
5.1.3 中国能源生产的主要矛盾172
5.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175
5.2.1 较快增长的能源消费量176
5.2.2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178
5.2.3 中国能源进口依存度181
5.2.4 中国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费183
5.2.5 中国的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185
5.3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87
5.3.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188
5.3.2 能源消费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190
5.3.3 充分认识今后中国能源紧张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91
5.4 突破资源能源“瓶颈”,关键要靠制度198
5.4.1 节能降耗,保护环境198
5.4.2 能源多元发展,提高石油供给能力200
5.4.3 突破资源与环境“瓶颈”,关键要靠制度保障203
第6章 展望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215
6.1 全书结论215
6.2 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的分析221
6.2.1 政府与资源配置222
6.2.2 政府与科教体制224
6.2.3 政府与法制环境226
6.2.4 政府的职能转变227
参考文献229
图表索引14
表1-1 中国与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单位:%)14
表1-2 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测36
表2-1 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的位次变动52
表2-2 世界银行历年按收入分类的标准(美元)53
表2-3 1980~2004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7
表2-4 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资本形成明显加速的最新数据58
表2-5 近10年以来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59
表2-6 1996~2004年人力资本存量(HC)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1
表2-7 我国人口受教育情况(%)63
表3-1 “十五”时期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84
表3-2 1979~2005年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数据95
表3-3 储蓄率、投资率和资本形成率97
表3-4 不同投资主体占工业产出份额和占投资份额的比较(1999年)100
表3-5 中国2005年农村和城镇的投资乘数比较107
表3-6 “十五”时期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情况108
表4-1 前几年国内研究者对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结果120
表4-2 经济增长源泉分析(1979~2004年)122
表4-3 1987~2003年各要素贡献率(%)122
表4-4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国际比较(%)126
表4-5 国内外部分制造业“R&D强度”比较131
表4-6 中国技术进步模式133
表4-7 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占以下国家的比重(%)137
表4-8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变化趋势140
表4-9 2005年1~6月部分瓶颈部门与教育部门投资增长对比147
表4-10 教育投资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比148
表4-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支持企业研发的主要目标和领域153
表4-12 美国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法律制度157
表4-13 部分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研发的法律158
表4-14 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和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160
表5-1 1978~2005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171
表5-2 1979~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量176
表5-3 1978~200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179
表5-4 中国进口石油、出口煤炭数量(单位:万吨)182
表5-5 中国各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比重(%)184
表5-6 1949年、1993年、2005年中国社会用水量构成情况变化表187
表5-7 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192
表5-8 1890~2002年日本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7
表5-9 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结构(%)200
图1-1 1978~2005年中国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上年=100)4
图2-1 1978~2005年中国GDP总量和人均GDP增长趋势(当年价)50
图2-2 1978~2005年中国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上年=100)50
图2-3 1978~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趋势(亿美元)51
图2-4 中国“十五”时期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69
图2-5 中国“十五”时期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烟尘排放量(万吨)70
图2-6 中国“十五”时期废水排放总量(单位:亿吨)70
图3-1 “十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长速度81
图3-2 “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81
图3-3 “十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82
图3-4 1978~2005年中国的投资率和消费率趋势(%)83
图3-5 1978~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元)86
图3-6 中国进出口差额放大图(亿美元)86
图3-7 1978~2005年中国的储蓄率变化趋势(%)90
图3-8 1979~2005年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趋势图96
图3-9 1997年以来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所占比例变化趋势101
图3-10 1992~2004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两个比例的变化趋势105
图3-11 1985~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109
图4-1 1979~2004年三种方法测算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化趋势123
图4-2 1987~2003年中国技术进步变化趋势124
图4-3 “十五”时期中国研发支出总额(亿元)128
图4-4 “十五”时期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28
图4-5 1992~2004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两个比例的变化趋势149
图4-6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增长趋势164
图5-1 1978~2005年中国能源生产趋势图(单位:万吨标准煤)170
图5-2 1978~2005年中国原煤产量所占能源比例变化趋势(%)172
图5-3 1978~2005年中国三种能源生产所占比例变化趋势(%)172
图5-4 1978~2005年中国原油产量(单位:万吨)173
图5-5 1978~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单位:亿立方米)174
图5-6 1978~2005年中国发电量(单位:亿千瓦时)175
图5-7 1979~2005年中国能源强度趋势177
图5-8 1985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趋势图178
图5-9 “十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平均每年增长9.9%)178
图5-10 1978~2005年中国煤炭消费所占能源消费比例变化趋势图180
图5-11 1978~2005年中国三种能源消费所占能源消费比例变化趋势图180
图5-12 中国石油进口趋势183
图5-13 中国煤炭出口趋势183
图5-14 “十五”时期中国用水量构成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