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营企业刑法风险及其防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营企业刑法风险及其防范
  • 刘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08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私营企业-企业法-研究-中国;刑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营企业刑法风险及其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民营企业应该有刑法风险的忧患意识1

第一篇 公关活动中的刑法风险及其防范第一讲 行贿罪3

一、什么是行贿罪5

二、行贿罪的行为方式7

(一)打着“馈赠”的幌子行贿8

(二)顶着“感情投资”的帽子行贿9

(三)利用经济往来中给予“回扣”、“手续费”行贿11

(四)利用多次、小额分期贿送财物的方式行贿12

三、律师提示12

(一)行贿罪与非罪的界限12

(二)超前贿送财物给请托人的行为是否应当按行贿罪处理13

(三)事后贿送财物给请托人的行为是否应当按行贿罪处理14

(四)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行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6

(五)经济往来中的“回扣、手续费”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还是行贿17

(六)行贿罪的量刑18

关联法律规定18

第二篇 内部管理中的刑法风险及其防范第二讲 职务侵占罪25

一、什么是职务侵占罪26

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27

三、律师提示28

(一)职务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28

(二)股东侵占自己出资企业的财产是否会构成职务侵占罪29

(三)非本企业的人员是否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30

(四)民营企业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的行为是否能构成职务侵占罪31

(五)职务侵占罪的量刑31

关联法律规定31

第三讲 挪用资金罪33

一、什么是挪用资金罪34

二、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35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36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36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进行非法活动的37

三、律师提示37

(一)挪用资金罪与非罪的界限37

(二)如何正确区分挪用资金罪中“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使用”的行为与民事活动中的“出借”行为38

(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往往是挪用资金犯罪的高发群体39

(四)挪用资金罪的量刑39

关联法律规定40

第四讲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42

一、什么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43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行为方式44

(一)索贿44

(二)收受贿赂45

(三)经济受贿45

三、律师提示46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47

(二)如何正确区分合法的折扣与非法的回扣47

(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他人馈赠也可能构成本罪48

(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量刑49

关联法律规定49

第三篇 融资过程中的刑法风险及其防范第五讲 贷款诈骗罪53

一、什么是贷款诈骗罪54

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方式54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贷款54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贷款55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贷款56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56

(五)使用其他方法诈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57

三、律师提示57

(一)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57

(二)如何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58

(三)故意不归还贷款的行为是否构成贷款诈骗60

(四)贷款诈骗罪的量刑60

关联法律规定60

第六讲 集资诈骗罪63

一、什么是集资诈骗罪64

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方式64

(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65

(二)以经营高额利润项目但资金短缺为借口,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65

(三)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进行集资诈骗66

三、律师提示67

(一)集资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67

(二)如何区分集资诈骗行为与合法融资行为67

(三)如何区分集资诈骗行为与民间借贷纠纷68

(四)如何区分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69

(五)集资诈骗罪的量刑70

关联法律规定70

第七讲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72

一、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73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方式73

三、律师提示74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界限74

(二)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与合法的民间借贷75

(三)如何区分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与委托理财行为76

(四)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与企业内部集资78

(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79

关联法律规定79

第四篇 生产经营中的刑法风险及其防范第八讲 合同诈骗罪83

一、什么是合同诈骗罪84

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84

(一)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84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85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85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86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86

三、律师提示87

(一)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87

(二)如何区别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与民事欺诈行为88

(三)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经济纠纷89

(四)谨防借企业兼并之名行合同诈骗之实的陷阱90

(五)合同诈骗罪的量刑90

关联法律规定91

第九讲 偷税罪93

一、什么是偷税罪94

二、偷税罪的行为方式95

(一)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95

(二)私设“小金库”,建立账外账95

(三)多行开户,隐瞒收入95

(四)假借发票,偷漏税款96

(五)销毁、隐匿账簿,瞒天过海96

(六)多列支出,少列收入,以假乱真97

(七)虚假纳税申报97

(八)以种种借口骗取减免税97

三、律师提示97

(一)偷税罪与非罪的界限97

(二)如何区别漏税与偷税98

(三)偷税与欠税的区别99

(四)避税与偷税的界限100

(五)偷税罪的量刑100

关联法律规定100

第十讲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04

一、什么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05

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行为方式106

(一)直接走私行为107

(二)后续走私行为108

(三)准走私行为109

三、律师提示110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非罪的界限110

(二)利用虚假合资公司进口减免税设备自用或移作他用,甚至就地倒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本罪110

(三)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量刑111

关联法律规定111

第十一讲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15

一、什么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16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118

(一)掺杂、掺假118

(二)以假充真119

(三)以次充好120

(四)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120

三、律师提示121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罪的界限121

(二)企业销售产品时,已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不构成本罪121

(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122

关联法律规定122

第十二讲 非法经营罪124

一、什么是非法经营罪125

二、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125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126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126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127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127

三、律师提示130

(一)非法经营罪与非罪的界限130

(二)应特别注意非法经营罪成为“口袋罪”的趋势132

(三)非法经营罪的定罪量刑132

关联法律规定132

第十三讲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136

一、什么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137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方式138

(一)损害对象的特定性138

(二)损害行为的公开性139

三、律师提示140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非罪140

(二)如何正确区分消费者的正当维权行为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行为140

(三)如何区别新闻媒体的合法舆论监督行为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行为142

(四)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量刑143

关联法律规定143

第十四讲 虚假广告罪144

一、什么是虚假广告罪145

二、虚假广告罪的行为方式146

三、律师提示148

(一)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界限148

(二)发布误导性广告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148

(三)发布“夸大其词”的广告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149

(四)如何正确区分虚假广告与违法广告、歧义广告150

(五)虚假广告罪的量刑151

关联法律规定151

第十五讲 串通投标罪152

一、什么是串通投标罪153

二、串通投标罪的行为方式154

(一)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155

(二)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155

三、律师提示157

(一)串通投标罪与非罪的界限157

(二)前招标阶段的串通行为是否属于串通投标行为158

(三)串通拍卖行为是否构成串通投标罪158

(四)串通投标罪的量刑159

关联法律规定159

第五篇 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刑法风险及其防范第十六讲 侵犯商业秘密罪163

一、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164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方式165

(一)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166

(二)滥用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167

(三)滥用合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167

(四)第三人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168

三、律师提示168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罪的界限168

(二)如何区分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合法取得商业秘密的行为169

(三)侵犯不正当的商业秘密不构成本罪170

(四)企业内部职工是本罪的多发群体170

(五)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量刑170

关联法律规定170

第十七讲 假冒注册商标罪172

一、什么是假冒注册商标罪173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方式174

(一)使用他人已注册的商标174

(二)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174

(三)“使用”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175

三、律师提示175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非罪的界限175

(二)仿冒知名商品特有装潢的行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176

(三)“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176

(四)如何区别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77

(五)如何认定非法经营的金额178

(六)假冒注册商标罪的量刑178

关联法律规定178

第十八讲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80

一、什么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81

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行为方式182

(一)销售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复制发行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182

(二)销售未经图书专有出版权利人许可出版的图书183

(三)销售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而复制发行的录音、录像制品184

(四)销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184

三、律师提示184

(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的界限184

(二)“销售”是否包括出租行为185

(三)商品促销中搭赠侵权复制品的行为是否属于销售行为185

(四)行为人用侵权复制品偿还债务的行为是否属于销售行为186

(五)赠与、出借、购买侵权复制品的行为是否可以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186

(六)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量刑187

关联法律规定187

后记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