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1251634.jpg)
- 王建民,汤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8610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人类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代序)1
一、文集编撰由来1
二、中国人类学学科定位4
三、学科史梳理与争辩8
四、人类学各分支的进展13
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19
一、问题与讨论19
二、背景与反思20
三、面向与整合22
四、意义与展望25
民族志“书写”:徘徊于科学与诗学间的叙事31
一、“书写之椽”:一种民族志表述的反思31
二、“事实之后”:一种民族志解释的思辨36
三、“装饰之美”:一种民族志范式的困惑41
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48
一、时代的呼唤48
二、民族志的若干要点50
三、可借鉴的学科机制52
四、我们的机会与选择53
论中国场景下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57
一、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相似性或相近性57
二、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差异性64
三、国家学科分类与学科归属75
四、结论:差异和联合79
近年来社会学硕士论文写作中的叙事转向81
一、社会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中所呈现的叙事转向81
二、社会学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叙事转向的原因分析85
三、论文写作过程中凸现的教育问题91
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94
一、话题的提出94
二、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对立96
三、超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自觉99
四、如何处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104
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108
一、中断的反思——1949年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的自我反思109
二、接续的反思——1949年以后中国人类学的反思125
轨迹:学科创建以来中国人类学的四件事142
一、起航:中国人类学会的成立142
二、跨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144
三、家园:《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专栏147
四、平台:人类学高级论坛149
五、结语152
东南人类学的发展153
一、前言153
二、东南人类学发展的各个时期154
三、东南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议题160
四、应用领域与近年来的发展及学术成果168
五、结语170
“汉语人类学”视野中的大理研究与再研究172
一、“汉语人类学”及其学科意义173
二、有关大理的两则人类学研究176
三、以己身看他者的再研究182
2006年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报告185
一、学科发展概况185
二、2006年主要成果和焦点问题186
三、主要问题及趋势221
论经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223
一、学科发展轨迹:几个重要的历史分期223
二、现阶段经济人类学的重要研究主题227
三、经济人类学在中国236
经济人类学与关于经济的人类学238
一、什么是“经济”?——人类学的理解241
二、什么样的研究属于经济人类学的范畴249
三、经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252
四、整体文化比较:经济人类学的方法论视角254
五、经济人类学的学科定位257
六、互为主体性:启发与贡献259
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261
一、无历史的人类学261
二、有历史的人类学266
三、对“新鲜事物拜物教”的省思271
四、历史意识问题275
五、三种社会形态282
六、几种“历史感”284
方位转换中的艺术学研究293
一、概述293
二、人类学对原始艺术的考察与认识295
三、艺术人类学对原始艺术的认识306
四、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艺术314
五、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任务317
六、艺术人类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319
七、结束语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