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美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美学原理
  • 陆一帆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50555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美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

一 美学研究的对象1

二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

(一)美学与哲学的关系4

(二)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4

(三)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5

三 学习美学的方法6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6

(二)要理论联系实际7

(三)要研究有关的科学特别是心理学7

(四)学习美学史,从中吸取养料8

第二章 美的本质9

一 关于美的本质的各种学说9

(一)美是一种绝对理念9

(二)美是人的意识11

(三)美是事物的某些物理属性11

(四)美是生活13

(五)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15

(六)美是物的一种客观社会属性16

二 美的本质问题的初步探讨19

(一)美的产生19

(二)美的发展27

(三)美是什么29

第三章 自然美35

一 关于自然美的不同看法35

二 关于自然美的初步看法37

(一)纯客观的自然美38

(二)主客观统一的自然美43

第四章 人的美48

一 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48

二 形体美50

(一)人体美51

(二)姿态美54

三 性格美58

(一)善是性格美的首要条件58

(二)知识才能是性格美的次要条件61

(三)性格美第三个条件是气质63

四 性格美的表现形式66

(一)表情美66

(二)语言美69

(三)行动美72

五 性格美的共同特点73

(一)形态的多样性73

(二)人可以驾驭性格美的形式74

六 形体美与性格美的关系及其美学价值75

第五章 日常生活美81

一 日常生活美的价值81

二 日常生活美第一个原则——和谐85

(一)线和形的和谐87

(二)衣服形状的和谐88

三 日常生活美第二个原则——比例90

(一)美的比例90

(二)如何使不美的比例变成美的比例93

四 日常生活美第三个原则——均衡96

(一)均衡的种类96

(二)室内摆设的均衡98

(三)衣服上的均衡98

五 日常生活美第四个原则——节奏99

(一)什么是节奏99

(二)如何获得节奏101

(三)室内布置的节奏103

(四)衣服上的节奏105

六 日常生活美第五个原则——重点106

(一)重点原则的内容及作用106

(二)如何突出重点107

(三)兴趣中心放在哪里108

(四)衣服上的重点110

第六章 艺术美114

一 艺术美的特点114

二 艺术的虚与实(艺术的直接形象与间接形象)120

(一)虚与实的实质121

(二)如何考察作品的虚与实122

(三)虚与实的辩证关系125

(四)虚与实的限度129

三 艺术的真善美132

(一)生活中的真善美133

(二)艺术的真善美135

(三)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136

(四)艺术的生命是美而不是真138

四 艺术种类145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146

(二)绘画149

(三)雕塑155

(四)工艺美术158

(五)版画159

(六)建筑160

(七)文学162

(八)戏剧168

(九)电影176

(十)舞蹈179

(十一)音乐181

第七章 壮美与秀美191

一 对壮美的各种看法191

二 壮美与秀美的本质及特点196

三 壮美与秀美的种类202

(一)壮美的种类202

(二)秀美的种类205

四 生活中的壮美与艺术中的壮美207

第八章 悲剧与喜剧211

一 关于悲剧的各种观点211

二 悲剧的特点216

(一)悲剧必须以人的严重苦难为结局215

(二)悲剧人物必定是代表社会进步力量的正面人物215

(三)悲剧人物的苦难或死亡必须是由社会矛盾冲突或生产斗争所引起217

三 悲剧的种类218

(一)悲壮悲剧218

(二)悲悯悲剧219

(三)悲愤悲剧220

(四)喜剧性悲剧221

四 喜剧的特点222

五 喜剧的种类226

(一)讽刺喜剧226

(二)歌颂喜剧227

(三)悲剧性喜剧230

(四)滑稽231

(五)幽默233

第九章 形象思维236

一 美学史上关于形象思维的论述236

二 形象思维的历史发展244

三 形象思维是人类主要思维方式之一247

四 文艺的形象思维250

(一)文艺的形象思维与一般的形象思维的区别250

(二)文艺的典型化254

五 形象思维的生理基础261

第十章 审美认识中的表现269

一 审美认识中往往带有表现269

二 审美认识中表现的手段274

(一)移情274

(二)联想277

(三)象征280

(四)隐喻280

(五)夸张280

第十一章 美感284

一 审美认识产生美感284

二 人类美感的产生和发展285

三 美感的特点288

四 美感与快感的关系292

五 美感的层次293

(一)本能美感293

(二)性爱美感296

(三)知性美感300

(四)德性美感302

六 美感的种类307

(一)壮美感307

(二)秀美感312

(三)悲剧感314

(四)喜剧感323

第十二章 审美主体诸因素327

一 审美能力327

二 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329

(一)审美观念329

(二)审美理想332

三 心境及审美趣味334

(一)心境334

(二)审美趣味335

四 审美认识的差异性与共同性336

第十三章 艺术欣赏339

一 艺术欣赏与生活欣赏的区别339

二 艺术欣赏的四个阶段:直觉——再现——深入本质——再评价342

(一)直觉阶段342

(二)再现阶段343

(三)深入本质阶段347

(四)再评价阶段348

三 文艺的共鸣349

(一)什么是共鸣349

(二)欣赏者如何进入忘我境界352

四 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57

(一)什么是心理距离357

(二)艺术欣赏为什么要有心理距离359

(三)如何制造心理距离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