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道:仇和十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道:仇和十年
  • 包永辉,徐寿松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3935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仇和-生平事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道:仇和十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我们为什么要写仇和1

序一 我见证了宿迁的变迁(俞敬忠)4

序二 仇和的升迁说明了什么(章敬平)7

开场白1

沭阳:仇和登场了2

虽“酱缸”,吾往矣4

苏北施政的突破口6

一人得道,“鸡犬”未升天7

第一章 一年求和,两年求饶,三年求逃?11

1 “神仙”来了也不行!12

瘫痪的沭阳12

绝望的人心13

2 向我看齐14

将沭阳当作公厕扫15

铲雪的背后17

我不需要加两个炒菜19

3 “不抓工不抓商,只抓表面光”20

第二章 强行入轨25

1 “沉重的忏悔”26

2 管不住大盖帽,就拿掉乌纱帽29

3 组合拳打向“村梗阻”31

4 刮肚子,平祖坟35

计划人口的铁腕书记36

刨祖坟的事都能干得出38

5 “不这样搞,沭阳什么时候能上去!”38

第三章 “求天求地不如仇和”41

1 千人会场怒斥“警匪一家”42

“治安问题的根本就是警匪一家!”42

台上台下两个公安43

铲除公安局长44

2 反腐败要以查办案件为突破口44

卖官风44

一个人的到来45

要往“上面”查46

3 四套班子会上带走县政协副主席48

4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50

反腐转向原县委书记50

不是仇和非要与他对着干51

大网很快到了收拢的时候53

交代,一个接着一个54

5 公安局长的五封串供信56

6 粮贸大酒店的灯光与周末舞会58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抓紧修路也就多了61

1 是穷苦一辈子,还是受累一阵子?62

2 新“淮海战役”64

没有钱路怎么修?64

巧妇怎做无米之炊?65

让人想起淮海战役67

3 穷与志:谁是因,谁是果?68

第五章 仇和“布道”73

1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74

每周一课74

睡觉前必须读完40页书76

形象、礼仪也得抓77

开会:准点,准点,准点78

《仇和打电话》80

2 用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脚下的土地85

“婴儿论”与劳斯莱斯85

宿迁学院:从无到有的魔术87

3 “冒,不可怕;等,可怕”89

“四特”铸就的“另类”89

不做“扶不起来的阿斗”90

“审计问责”风暴92

向人情开刀93

“盖棺论定”94

4 “看准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干!”96

出路何在?96

意杨的意外之喜97

暴风骤雨般的种树运动99

5 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不动摇100

第六章 求解“殖民化经济”103

1 “十二道金牌”抓招商104

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104

一票否决105

惹来“焦点访谈”的日子106

感动宗庆后108

2 活力在民营 发展靠民力109

3 “极点”带动:五个惊叹号回答了一个大问号112

一个“无马拉车”的城市113

钱从何来?115

反季节花钱117

仇和与嘉禾119

支撑未来?透支未来?122

4 给农民编个快板124

第七章 宿迁医改:好得很,还是糟得很?129

1 媒体与著名教授联手出击130

媒体“开枪”为他送行130

一枪四“鸟”132

仇和又一次站到风口浪尖上133

李玲教授的48条意见136

宿迁高调回击137

两个院长的不屑一顾139

“我给宿迁医改打80分”141

2 赶鸭子上架143

“四座大山”143

两条路,究竟选择哪一条145

风雷滚滚,亮剑划清楚河汉界146

3 5年改革:顶着风险,踽踽独行148

拍卖槌,千斤重148

从“百日维新”到内部股份制改造151

“五宗罪”152

诊所比厕所多,药店比饭店多155

4 谁为宿迁医改正名156

红典型,还是黑典型?156

五驳“雪片般的告状信”157

老百姓是最大的“判官”159

“非典”和洪灾的公益考验161

第八章 宿迁教改:比特区还特的“仇和市”163

1 百年名校一夜间变“公”为“民”164

学校不如猪圈165

唯有改制,别无出路167

2 教育部的“钦差大臣”来了168

媒体曝光引来国务委员的关注170

顶着压力,改,改,改171

“钦差大臣”的态度陡然为之一变174

3 “冬天”里的“温室”175

第九章 仇和之“术”177

1 天黑赶路,天亮进城178

2 一个竿子插到底,不给制度“打白条”183

3 制度比人强,机制比政府强188

4 仇和的“公司论”191

5 挑起竞争 制造不平衡196

第十章 政改开党内民主的先河199

1 没有“授意”的公推公选200

当选者说:感觉不一样202

宿迁政坛“地震”204

决策者说:组织部要出生产力206

2 任前公示:最敏感的“刀子”209

群众的目光是最好的“阳光”210

公示制没有争议212

3 勤廉公示:官越来越难当了213

逼上梁山的选择214

“赴美考察是否用公款旅游”215

自律意识和免疫力216

变相搞“文化大革命”?218

“一把手”监督219

第十一章 行走刀锋221

1 “一票否决”落在自己头上222

官员眼中的“克星”222

一言难尽沂涛镇222

新华社自拉自唱?225

仇和尝到了滋味230

2 命悬一线230

条河村乱棍打死农民230

关键在于定性232

四处灭火233

内参,准备参一本234

“我亏欠了他”237

3 争议声中步步高239

新华社江苏分社为什么同情仇和239

首长为什么垂青仇和241

“暗访”明察受检验243

第十二章 褒贬之间的符号隐喻245

1 仇和被褒246

实干家248

“抢”仇和250

2 诘难背后的逻辑251

三年前的诘难252

“转弯”的评价254

悖论依然是悖论的紧张逻辑256

附录 对话昆明259

后记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