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 刘尚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14986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排泄4

第一节 自然界水循环中的地下水4

第二节 岩土中的空隙和水分4

一、岩土中的空隙4

二、岩土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6

三、岩土的水理性质8

第三节 包气带与饱水带、含水层与隔水层9

一、包气带和包气带水9

二、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涵义10

三、含水层的类型和地下水分类11

四、含水层的功能11

第四节 潜水和承压水12

一、潜水12

二、承压水13

第五节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15

一、地下水的补给15

二、地下水的排泄18

三、地下水的径流20

第六节 地下水的动态和均衡23

一、地下水的天然动态23

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动态25

三、地下水均衡方程式25

四、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均衡26

第七节 水文地质单元27

一、地下径流系统27

二、地下含水系统27

第八节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28

一、孔隙水28

二、裂隙水31

三、岩溶水32

思考与练习题35

第二章 地下水运动计算40

第一节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40

一、饱水带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40

二、结合水的运动规律42

三、包气带水的运动规律43

第二节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44

一、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44

二、潜水含水层中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46

第三节 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48

一、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一维流的稳定运动48

二、潜水含水层地下水一维流的稳定运动49

三、有垂向补给和排泄时河间地块中潜水的稳定运动50

四、几种条件下地下水的稳定运动计算52

五、河渠附近地下水的非稳定运动54

六、田面入渗区潜水的非稳定运动56

第四节 地下水向井的非稳定运动57

一、无越流时地下水向无界承压含水层完整井的运动58

二、有越流时地下水向无界承压含水层完整单井的运动69

三、无越流时地下水向无界潜水含水层完整单井的运动73

第五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80

一、具有圆形定水头边界的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井的运动80

二、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单井的运动82

三、无界含水层中地下水向完整干扰井群的运动83

四、含水层边界附近的井流计算84

第六节 弥散理论87

一、弥散的基本概念87

二、水动力弥散的弗克定律88

三、溶质运移方程(水动力弥散方程)88

思考与练习题90

第三章 地下水水质和水质评价98

第一节 地下水的物质性质98

第二节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形成作用100

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100

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性质101

三、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103

四、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103

五、地下水化学成分表达式和舒卡列夫分类104

六、摩尔浓度及其与当量浓度的换算105

第三节 饮用水水质评价106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106

二、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说明108

三、毒理学指标说明108

四、细菌学指标说明109

五、放射性指标说明109

第四节 锅炉用水的水质评价109

一、成垢作用109

二、腐蚀作用110

三、起泡作用111

第五节 工程建筑用水的水质评价111

一、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111

二、地下水对铁器的侵蚀115

第六节 农田灌溉水水质评价115

一、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115

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说明116

思考与练习题118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概述122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特征122

一、系统性122

二、可恢复性123

三、宝贵性123

四、复杂性124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分类及其可利用程度分析124

一、补给量124

二、储存量126

三、允许开采量(可采量、开采资源)127

四、稳定型、调节型、疏干型水源地的开采量组成128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129

一、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内容129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129

三、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阶段和要求131

思考与练习题132

第五章 地下水资源的水量评价方法133

第一节 水量均衡法133

一、水量均衡法的说明133

二、补偿疏干法142

第二节 开采试验法145

一、抽水试验法145

二、试验外推法147

三、降落漏斗法151

四、平均布井法153

第三节 相关分析法156

一、相关分析法概述156

二、简单相关156

三、复相关162

第四节 解析法163

一、解析法概述163

二、开采强度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163

三、开采强度法的地下水资源评价165

第五节 水文分析法170

一、河流流量过程线分割法171

二、地下径流模数法174

第六节 水文地质比拟法175

一、单位降深比拟法175

二开采模数比拟法176

第七节 数值法176

一、数值法概述176

二、定解条件177

三、有限差分法179

四、有限单元法190

五、数值法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步骤199

第八节 电模拟法202

一、电网络模拟原理202

二、R-C网络模型布置和实验方法简介203

思考与练习题205

第六章 地下热水和矿水208

第一节 地下热水208

一、地热异常与地热来源208

二、控制地热系统形成和分布的因素209

三、地热田210

四、地下热水的化学特征211

第二节 医疗矿泉水211

一、医疗矿泉水的概念211

二、医疗矿泉水的水质标准211

三、形成矿泉水的有利条件212

四、碳酸水、硫化氢水和氡水213

第三节 饮用天然矿泉水214

一、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概念214

二、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水质标准(GB8537—1995)214

三、对饮用天然矿泉水几个组分的说明216

第四节 工业矿水217

思考与练习题218

第七章 水利工程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219

第一节 淹没塌陷219

一、淹没塌陷概况219

二、淹没塌陷形成的条件和机理219

三、淹没塌陷的防治措施220

第二节 湿陷220

一、湿陷的概念220

二、中国湿陷性黄土的分布与危害220

三、如何识别湿陷性黄土221

四、如何对待湿陷性黄土221

第三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222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概述222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的防治222

第四节 浸没223

一、浸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224

二、影响浸没的因素224

三、浸没预测计算225

第五节 滑坡226

一、水库水位升降促使滑坡发生的地下水因素226

二、滑坡稳定性计算227

第六节 水库地震228

一、水库地震及其特征228

二、诱发水库地震的条件229

思考与练习题230

第八章 采排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231

第一节 过量开采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31

一、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危害231

二、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231

三、区域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防治232

第二节 开采覆盖型岩溶水引起的地面塌陷232

一、概述232

二、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232

三、塌陷形成的机理234

四、减少塌陷的措施234

五、预测塌陷的方法234

第三节 开采松散层承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235

一、概述235

二、地面沉降形成的条件235

三、地面沉降形成的机理236

四、地面沉降的治理237

第四节 开采地下水造成咸水入侵淡水含水层238

一、计算咸淡水界面的公式238

二、防治咸水入侵的措施239

思考与练习题240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保护243

第一节 地方病与自然环境因素243

一、氟病和龋齿243

二、甲状腺肿244

三、大骨节病244

四、克山病245

五、癌症245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246

一、地下水污染的概念246

二、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246

三、地下水污染特征248

四、几种污染物质与污染物判别原则250

五、地下水污染预测评价252

六、环境因素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254

七、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保护255

第三节 地下水的人工补给256

一、人工补给地下水的作用257

二、进行人工补给地下水的基本条件257

三、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方式258

第四节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260

一、我国开发利用地下水出现的主要问题260

二、地下水资源及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261

三、跨流域调配水资源263

思考与练习题263

参考文献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