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民道德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秦树理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86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公民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民道德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德角色1
第一节 公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1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公民概念2
二、中世纪以及近代西欧的公民概念4
三、现代公民概念5
第二节 公民的社会定位6
一、公民的特征6
二、公民的社会角色8
第三节 公民的伦理定位9
一、自然主义10
二、整体主义10
三、个人主义11
四、功利主义11
五、自由主义12
第四节 公民的道德角色13
一、《理想国》界定的公民道德角色13
二、神学界定的公民道德角色13
三、契约论界定的公民道德角色14
四、《人权宣言》界定的道德角色14
五、人权公约界定的公民道德角色15
第二章 道德意识16
第一节 公民道德及公民道德意识16
一、道德的内涵17
二、公民道德的内涵18
三、公民道德意识19
第二节 公民道德意识的结构20
一、道德认知20
二、道德情感21
三、道德意志24
四、道德规范25
五、道德信念26
第三节 公民道德意识的来源28
一、公民道德意识来源的几种观点28
二、公民道德意识的来源29
第四节 公民道德意识的特征及功能31
一、公民道德意识的特征31
二、公民道德意识的功能34
第三章 道德理性36
第一节 道德理性36
一、理性37
二、道德理性38
三、与道德理性有关的一些矛盾范畴42
第二节 道德理性的功能44
一、道德理性的功能44
二、道德理性发挥功能的机制45
第三节 道德理性的实现46
一、理性的缺陷46
二、实现道德理性的途径47
第四章 道德追求49
第一节 善的含义49
一、善的本质、特征及观念构成50
二、善的结构和层次53
三、善的差异55
第二节 善的主体57
一、个体57
二、群体57
三、政党58
四、政府60
五、国家60
六、社会61
第三节 善的目的62
一、善的目的62
二、善的境界63
三、善恶的转化65
第五章 道德实践69
第一节 公民的道德实践69
一、道德实践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的区别69
二、哲学意义上的实践代替道德实践的缺陷70
三、哲学实践代替道德实践的原因70
第二节 公民道德实践的价值71
一、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推动道德建设71
二、道德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2
第三节 自觉参与道德实践73
一、道德实践的主体认识74
二、道德实践的社会环境75
三、道德参与能力的提升77
第六章 良心79
第一节 伦理学意义上的良心79
一、唯心主义学者的良心说80
二、唯物主义良心说80
三、马克思主义良心说81
第二节 公民学意义上的良心82
一、政治良心82
二、公共良心84
第三节 良心的培养86
一、良心缺失的原因分析86
二、良心培养的基础88
三、培养良心的途径89
第七章 平等91
第一节 没有永恒的平等91
一、自然主义平等观92
二、神学平等观92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3
四、近现代平等观94
第二节 平等的本质95
一、平等的内容95
二、平等的本质97
第三节 平等的特性98
一、自我性98
二、自利性98
三、现实性99
四、相对性99
第四节 实现平等的路径99
一、不平等产生的原因99
二、实现平等100
第八章 自由103
第一节 自由的本质103
一、自由的观念103
二、自由的特征104
三、自由的限制105
四、自由的本质107
第二节 自由主义109
一、自由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09
二、自由主义的进步意义110
第三节 自由的实现111
一、构建综合机制,实现积极自由111
二、根据公共理性,实现个体和整体的自由112
三、通过发展,实现个体和整体的自由112
四、通过合作,实现个体和整体的自由113
第九章 民主114
第一节 民主观念114
一、民主内涵114
二、民主的历史进程116
第二节 民主的特性与本质117
一、民主的特性117
二、民主的本质119
第三节 民主原则121
一、平等原则121
二、自由原则121
三、普遍原则122
四、分权制衡原则122
五、多数原则122
第四节 民主参与123
一、民主参与123
二、民主实现的保障124
三、民主实现的过程125
四、民主的发展126
第十章 正义129
第一节 正义观129
一、正义的概念129
二、正义观130
第二节 正义性133
一、正义的基本特征133
二、正义的原则138
第三节 正义感140
一、正义感的含义及表现140
二、正义感的培养141
第十一章 权利144
第一节 权利的内涵144
一、权利的定义145
二、权利的内容147
第二节 权利的来源149
一、权利来源于道德149
二、权利来源于习俗150
三、权利来源于法150
第三节 主权与次权151
一、主权的起源151
二、主权的发展152
三、次权152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153
一、权力153
二、权力与权利的关系154
三、权力的善与权力的恶155
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157
第十二章 责任159
第一节 责任体现公民德性159
一、责任159
二、责任的来源163
三、责任的特性164
第二节 责任的伦理性166
一、责任的主体166
二、责任的层次168
第三节 自觉履行责任171
一、责任的模式171
二、责任的冲突171
三、责任的实现条件172
第十三章 道德素质176
第一节 素质表现为品格176
一、素质176
二、道德素质179
第二节 道德素质的要求181
一、外在规范181
二、内在意识183
第三节 道德素质的培养184
一、客观方面184
二、主观方面186
第十四章 道德教育188
第一节 道德教育的发展188
一、道德教育的发展189
二、道德教育的规律191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目标192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192
二、道德教育的目标193
三、培育好公民的途径195
第三节 道德教育的主体196
一、家庭196
二、学校197
三、群体197
四、社区197
五、政府198
六、个人198
第四节 道德教育的原则198
一、道德教育的原则199
二、道德教育的模式200
三、道德教育的方式201
四、道德教育的作用202
第十五章 道德评价203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意义203
一、肯定人格204
二、主张正义204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依据206
一、道德评价的对象206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208
三、道德评价的形式210
四、道德评价的原则211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目的214
一、促进个我向大我转化214
二、引导外在向内在转化215
三、使对象归属于自我215
四、引导评价对象积极地参与道德实践215
第十六章 道德修养217
第一节 人生的必修课217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217
二、道德修养的意义218
三、道德修养的目的219
第二节 道德修养的基础221
一、公民政治修养的基础221
二、道德修养的思想心理基础222
第三节 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223
一、道德修养的途径223
二、道德修养的方法225
第四节 道德修养的境界228
参考书目230
后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