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语堂评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语堂评传
  • 刘炎生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ISBN:780579936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林语堂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张岱年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5

序&诸孝正1

英文提要5

前言1

第1章 早年的文化薰陶1

1.1 “山地的孩子”1

1.2 在寻源书院5

1.3 在圣约翰大学6

第2章 出国游学前后的文化汲纳9

2.1 在清华学校9

2.2 在哈佛大学13

2.3 在乐魁索、耶那和莱比锡大学15

第3章 重返北京初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它18

3.1 执教北京大学18

3.2 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19

3.3 研究语言学20

3.4 首倡幽默24

3.5 批评泰戈尔的说教27

第4章 《语丝》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致力于社会批评29

4.1 参加《语丝☆》社29

4.2 主张彻底改造“国民性”31

4.3 斥责绅士名流的“高调”36

4.4 抨击“勿谈政治”38

4.5 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39

4.6 “首都革命”中的勇士41

4.7 “费厄泼赖”—由赞同到摈弃43

4.8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的悲愤47

4.9 “打狗运动”的急先锋51

4.10 对执政府和“叭儿狗”的总攻击54

4.11 被迫逃亡56

第5章 在厦门大学和武汉革命政府期间的文化活动58

5.1 出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国学院总秘书58

5.2 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59

5.3 反对扼杀国学研究63

5.4 “没有尽到地主之谊67

5.5 终于离开厦门大学67

5.6 “投身加入武汉的国民政府服务”68

5.7 抨击“东方文明”71

5.8 “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73

第6章 到上海后的国学研究和对东西文明的态度74

6.1 重逢鲁迅与在中央研究院任职74

6.2 不满黑暗现实76

6.3 《子见南子》事件79

6.4 语言学研究取得新的成果81

6.5 在东昊大学任教和编写英语教材82

6.6 论东西文明85

6.7 论白璧德的古典主义与克罗齐的表现主义88

第7章 《论语》前期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91

7.1 创办《论语》91

7.2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宣传主任98

7.3 欢迎萧伯纳101

7.4 讥评时政103

7.5 进一步提倡幽默108

7.6 提倡性灵115

7.7 提倡语录体119

7.8 提倡俗字(简体字)120

第8章 创办《人间世》、《宇宙风》和写作《吾国与吾民》126

8.1 创办《人间世》126

8.2 畅谈小品文的特性127

8.3 西方小品文艺术和中国小品文传统130

8.4 “到底是前进的”134

8.5 创办《宇宙风》135

8.6 反对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136

8.7 重视古代文化遗产138

8.8 “尽了它们的使命”140

8.9 《语言学论丛》和《大荒集》《我的话》出版143

8.10 《吾国与吾民》的写作由来144

8.11 《吾国与吾民》的不同反响146

8.12 《吾国与吾民》是一部怎样的书?148

8.13 举家旅美155

第9章 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宣传抗日救国157

9.1 旅美之初157

9.2 《生活的艺术》轰动美国159

9.3 《生活的艺术》的内涵162

9.4 宣传抗日救国172

9.5 编写《孔子的智慧》175

9.6 充满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正气歌—《京华烟云》179

9.7 传统文化成为抨击法西斯的武器185

9.8 回到重庆188

9.9 《中国与印度的智慧》和《啼笑皆非》190

9.10 再回重庆192

第10章 继续在海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196

10.1 以传记形式介绍中国文化—《苏东坡传》196

10.2 编写《老子的智慧》200

10.3 译介中国古代小说名作202

10.4 三次荣获荣誉博士学位204

10.5 严肃的历史传记—《武则天传》205

10.6 初次访台和反对制造“两个中国”208

10.7 到华盛顿讲演和遨游中南美六国209

10.8 乡愁益浓211

10.9 结束旅美生涯213

第11章 在台湾从事文化活动的新绩216

11.1 定居台湾216

11.2 《无所不谈合集》217

11.3 《红楼梦》研究219

11.4 主张“回复孔孟面目”227

11.5 提倡整理汉字229

11.6 主编《当代汉英词典》231

11.7 饮誉国际文坛233

11.8 告别世界236

林语堂学术行年简表240

参考资料255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