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陈锡喜,朱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226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1

一、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1

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进程3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7

第一编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13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社会历史条件13

第一节 近代工业革命与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3

一、工业革命实现的条件13

二、工业革命的历史过程14

三、工业革命的成果15

第二节 欧洲资本主义危机的爆发16

一、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矛盾16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及其后果16

第三节 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17

一、欧洲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壮大17

二、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21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1

一、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21

二、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23

三、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24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根本缺陷26

第二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28

一、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28

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学基础30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方法论原则31

一、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结论31

二、社会主义在不同国情的国家必然具有不同的实现形式32

三、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有机整体33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34

第一节 变革资本主义的科学指南34

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根据——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4

二、揭示了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36

三、指明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37

四、“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统一39

第二节 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42

一、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42

二、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43

三、未来社会的制度特征44

四、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46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48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48

一、第一国际的活动及其历史地位48

二、巴黎公社起义及其意义49

三、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共产主义运动5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思考53

一、马克思关于绕过“卡夫丁峡谷”的设想53

二、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56

第二编 社会主义从理想发展到现实60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60

第一节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60

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所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60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62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65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矛盾的尖锐化67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67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68

三、垄断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70

第六章 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首先胜利到多国的发展72

第一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理论和实践72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理论72

二、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多国的胜利75

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75

二、战后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77

三、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78

第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80

第一节 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80

一、俄国十月革命后面临的难题80

二、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和实践82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和反思83

第二节 新经济政策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85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意义85

二、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86

三、列宁晚年关于政治建设的探索88

第八章 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92

第一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92

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92

二、实现农业集体化94

三、国民经济计划化95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历史评价97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97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评价99

第三编 社会主义探索从一国模式发展到本国特色103

第九章 社会主义从一国模式到本国特色的社会历史背景103

第一节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3

一、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103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06

一、战后世界格局和时代主题的演变及社会主义面临的新挑战106

二、20世纪中叶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其教训108

第三节 苏联东欧国家的剧变110

一、苏联东欧剧变的发生110

二、苏东剧变的分析和思考113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11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开辟116

一、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11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120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121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根据121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22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23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126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12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2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130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及其指导作用131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31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134

第十二章 当代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和思潮136

第一节 共产党执政国家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

一、越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

二、老挝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8

三、朝鲜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9

四、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40

第二节 非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41

一、苏东剧变后独联体、东欧、蒙古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41

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43

三、发展中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44

第三节 其他社会主义思潮146

一、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146

二、第三世界的民族社会主义147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的社会主义148

四、绿党的生态社会主义150

结束语 让历史告诉未来152

一、在自身不断探索中前进的社会主义152

二、在人民追求幸福中实现的社会主义154

三、在适应时代变化中曲折发展的社会主义156

四、在多极力量结构中发展的社会主义158

后记1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