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209971.jpg)
- 赵彦改,曲瑞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4509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课程-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综合课程研究述评2
第一节 综合课程的理论基础2
一、什么是综合课程2
二、综合课程的形成3
三、当代世界综合课程的发展趋势5
四、我国综合课程发展现状10
五、高师院校为何要设置综合专业11
六、高师院校设置综合专业是国策12
第二节 综合课程的类型14
一、从组织形式划分14
二、从课程内容综合的程度划分16
第三节 综合课程的特点21
一、综合性21
二、层次性22
三、灵活性23
四、独立性24
五、实践性24
第四节 综合课程的价值26
一、开设综合课程的必要性26
二、开设综合课程的可行性30
第五节 世界各国高校加强学科综合化的主要措施32
一、文理学科的交叉渗透32
二、提倡各学科联合,设置跨学科课程35
三、强化基础训练,推行通识教育37
四、拓宽专业,实行专业综合38
五、发展综合性大学,加强学科联系38
第六节 关于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40
一、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40
二、不断拓宽专业40
三、课程综合化的趋势40
四、综合素质的培养41
第二章 综合课程的开发原理45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目标45
一、改变传统课程的弊端,实现课程功能的彻底转变46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47
三、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密切联系47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48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48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49
七、基础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应具备的教育观念49
八、课程改革重要概念释义52
第二节 走进新课程54
一、课程所带来的变化54
二、课程改革对综合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55
第三节 综合课程的理念58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58
二、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60
三、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61
四、鼓励探究性学习62
五、提倡发展性教学评价63
第四节 综合课程的内容64
一、综合文科的内容设置64
二、世界综合课程的历史变迁71
第五节 综合课程的评价86
一、评价目的86
二、评价内容87
三、评价方法88
第三章 综合课程的开发模式91
第一节 学科性综合课程模式91
一、综合理科要渗透人文精神91
二、综合文科要渗透科学精神92
三、综合课程的开发模式92
第二节 跨学科课程整合计划104
一、跨学科课程计划的含义104
二、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05
三、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106
四、综合文科模式教学的理论总结107
五、当前新课程模式下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原则108
六、综合文科教学改革实践点滴111
第四章 综合课程的课程体系研究117
第一节 保定师专综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和实施117
一、综合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117
二、综合专业的具体内容118
三、综合专业的实施120
第二节 科学教育课程122
一、科学教育的课程特征122
二、STS课程125
第三节 科学课程的理论探讨135
一、综合科学课程135
二、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136
第四节 初中综合理科139
一、世界范围内综合理科的发展趋势139
二、中学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141
三、我国综合理科课程建设情况分析142
四、对21世纪综合理科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建议144
第五节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147
一、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147
二、科学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150
三、科学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大纲的差异151
四、国内外其他科学课程标准简介152
第六节 国外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内容体系154
一、苏格兰综合理科的课程体系154
二、纳菲尔德综合科学课程158
三、(英)斯通等编纂的《综合理科》159
四、日本的初中综合科学介绍160
第七节 国内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164
一、浙江省科学课程的体系164
二、东北师大附中的《自然科学基础》170
三、上海初中《理科》课程体系173
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科学》(7~9年级)实验教材179
五、《“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7~9年级)上海教育出版社185
六、香港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教材示例190
第五章 综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94
第一节 综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原则194
一、综合课教学内容的选择194
二、综合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197
第二节 综合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211
一、组织方式211
二、内容结构214
三、教学内容组织的依据215
四、综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的构想215
第六章 综合课程的教学设计227
第一节 建立开放的综合课程体系227
一、主体性原则227
二、动机情感原则228
三、实现多目标原则228
四、开放性原则229
第二节 综合课程的教学策略231
一、综合课程综合度的确定231
二、综合课程启发引导阶段233
三、综合课程探索发展阶段233
四、综合课程应用深化阶段234
五、综合课程总结评价阶段234
第三节 综合课程设计的原则235
一、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235
二、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联系的原则236
三、课程结构化的原则238
四、联系现实生活的原则239
五、增强教材交互性的原则240
六、课程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原则240
七、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学习指导相结合的原则241
第四节 综合课程教学设计的形式242
一、学科内的综合课程设计242
二、几个相关学科间相融合的综合课程设计242
三、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的综合课程243
四、以问题解决形式开展的综合课程245
第五节 综合课程的教学环境247
一、国际化的开放社会247
二、信息化的社会249
三、学习化的社会251
第七章 综合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254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的内涵和特征254
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的内涵254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特征256
第二节 综合性学习方式的设计261
一、符合课程的育人目标262
二、体现综合课程内容的特点262
三、反映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殊性263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教学266
一、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教学原理266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特点267
三、问题解决学习指导272
第八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84
第一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284
一、教育观284
二、课程观285
三、教学观286
四、学习观286
第二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288
一、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目标与要求288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294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领域296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298
第九章 课程实施与教师发展317
第一节 课程实施317
一、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317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321
三、课程实施的模式321
四、课程实施的类型322
五、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322
六、课程实施的对策325
第二节 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329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329
二、教师教学能力的分类329
三、教师教学能力与课程实施的关系335
四、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衡量336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与教师发展337
一、教师发展的内涵337
二、课程实施与教师发展的关系337
三、教师发展的途径343
参考文献348
附录351
后记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