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Linux Fedora Core 8使用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Linux Fedora Core 8使用大全
  • 王林,郝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841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Linux操作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Linux Fedora Core 8使用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应用篇1

第1章 Linux的发展历史和概述1

1.1 Linux的发展历史1

1.2 Linux系统的基本概述3

1.3 Fedora Core 8的新特性4

1.4 本章小结4

第2章 Fedora Core 8的安装5

2.1 Fedora Core 8的安装概述5

2.2 Fedora Core 8的安装过程5

2.3 Fedora Core 8的启动向导的设置11

2.4 Fedora Core 8的启动16

2.5 本章小结17

第3章 Fedora Core 8的启动与服务18

3.1 Fedora Core 8的启动概述18

3.2 GRUB的使用19

3.3 INIT进程的配置22

3.3.1 查看进程22

3.3.2 init进程的配置文件26

3.3.3 运行级别30

3.4 独立服务程序的使用30

3.4.1 服务程序启动的脚本30

3.4.2 运行级别的脚本目录32

3.4.3 服务程序的操作33

3.4.4 关机和重启的脚本36

3.5 服务启动与配置的命令39

3.5.1 【ntsysv】命令40

3.5.2 【chkconfig】命令41

3.5.3 【service】命令43

3.6 本章小结46

第4章 Fedora Core 8的用户与组的管理47

4.1 用户的介绍47

4.1.1 单用户多任务47

4.1.2 多用户多任务47

4.1.3 用户的角色区别48

4.1.4 用户概述48

4.2 组的介绍48

4.2.1 组的概述48

4.2.2 用户与组的对应关系49

4.3 用户与组的文件管理49

4.3.1 用户账号文件49

4.3.2 用户口令文件51

4.3.3 组账号文件53

4.3.4 组口令文件55

4.4 用户账号的维护56

4.4.1 编辑用户账号56

4.4.2 添加用户账号56

4.4.3 更改用户账号59

4.4.4 删除用户账号62

4.4.5 图形方式用户账号的操作63

4.5 组账号的维护67

4.5.1 编辑组账号67

4.5.2 添加组账号68

4.5.3 更改组账号69

4.5.4 删除组账号70

4.5.5 图形方式组账号操作71

4.6 口令账号的维护73

4.6.1 用户口令的设置74

4.6.2 组口令的设置77

4.6.3 设置用户账号的信息80

4.6.4 设置用户账号登录shell82

4.7 用户与组状态命令84

4.7.1 显示ID信息84

4.7.2 查看当前登录86

4.7.3 用户切换88

4.7.4 显示用户所属组91

4.8 本章小结92

第5章 Fedora Core 8进程的管理93

5.1 进程的概述93

5.1.1 进程的分类93

5.1.2 进程的属性93

5.1.3 父进程和子进程93

5.2 命令程序的介绍94

5.2.1 命令程序的属性94

5.2.2 系统命令程序目录94

5.2.3 命令程序的路径95

5.3 程序的执行96

5.3.1 程序的权限96

5.3.2 程序的运行101

5.4 进程状态的查看104

5.4.1 【ps】命令104

5.4.2 【top】命令108

5.4.3 【free】命令110

5.5 进程的终止113

5.5.1 【Kill】命令113

5.5.2 【Killall】命令115

5.5.3 【Pkill】命令116

5.6 进程的优先级119

5.6.1 【nice】命令119

5.6.2 【renice】命令121

5.7 本章小结124

第6章 Fedora Core 8软件包的管理125

6.1 RPM软件包的管理125

6.1.1 RPM概述125

6.1.2 RPM软件包的格式126

6.1.3 【rpm】命令使用127

6.1.4 RPM软件包查询129

6.1.5 RPM软件包的安装138

6.1.6 RPM软件包的删除139

6.1.7 RPM软件包的升级141

6.1.8 RPM软件包的更新141

6.1.9 RPM软件包的公钥管理142

6.1.10 RPM软件包的校验144

6.2 TAR软件包的管理145

6.2.1 TAR概述145

6.2.2 创建TAR软件包148

6.2.3 创建压缩TAR软件包149

6.2.4 查询TAR软件包中的内容151

6.2.5 查询压缩TAR软件包中的内容152

6.2.6 释放TAR软件包154

6.2.7 释放压缩TAR软件包155

6.3 gzip软件包的管理157

6.4 bzip2软件包的管理160

6.5 zip压缩包的管理162

6.6 本章小结167

第7章 Fedora Core 8的网络配置169

7.1 网络的基本概述169

7.2 网络配置文件170

7.2.1 模块配置文件170

7.2.2 网卡IP地址配置文件171

7.2.3 DNS客户端配置文件172

7.2.4 hosts文件172

7.3 网络配置命令172

7.3.1 【hostname】命令172

7.3.2 【ifconfig】命令174

7.3.3 【ifup】命令179

7.3.4 【ifdown】命令180

7.3.5 【route】命令181

7.3.6 【ping】命令185

7.3.7 【nslookup】命令187

7.4 程序配置网络188

7.5 双网卡绑定应用190

7.6 网络设置管理器192

7.6.1 【设备】选项卡管理器192

7.6.2 【硬件】选项卡管理器200

7.6.3 【DNS】选项卡管理器202

7.6.4 【主机】选项卡管理器204

7.7 本章小结205

第8章 Fedora Core 8的存储管理207

8.1 基本概念207

8.2 逻辑管理器中的一般操作208

8.2.1 建立分区208

8.2.2 创建物理卷214

8.2.3 创建卷组215

8.2.4 在卷组中创建逻辑卷216

8.2.5 在逻辑卷中创建文件系统216

8.2.6 挂载文件系统217

8.3 物理卷命令的使用217

8.3.1 【pvscan】命令218

8.3.2 【pvdisplay】命令219

8.3.3 【pvchange】命令220

8.3.4 【pvresize】命令221

8.3.5 【pvcreate】命令222

8.3.6 【pvmove】命令224

8.3.7 【pvremove】命令226

8.3.8 【pvck】命令227

8.4 卷组命令的使用228

8.4.1 【vgscan】命令229

8.4.2 【vgck】命令230

8.4.3 【vgdisplay】命令231

8.4.4 【vgrename】命令233

8.4.5 【vgchange】命令234

8.4.6 【vgmknodes】命令238

8.4.7 【vgcfgbackup】命令238

8.4.8 【vgcfgrestore】命令240

8.4.9 【vgcreate】命令241

8.4.10 【vgremove】命令246

8.4.11 【vgextend】命令247

8.4.12 【vgreduce】命令249

8.4.13 【vgmerge】命令251

8.4.14 【vgsplit】命令252

8.4.15 【vgexport】命令254

8.4.16 【vgimport】命令254

8.4.17 【vgs】命令255

8.4.18 【vgconvert】命令256

8.5 逻辑卷命令的使用258

8.5.1 【lvscan】命令258

8.5.2 【lvdisplay】命令259

8.5.3 【lvrename】命令261

8.5.4 【lvchange】命令263

8.5.5 【lvcreate】命令266

8.5.6 【lvremove】命令268

8.5.7 【lvextend】命令270

8.5.8 【lvreduce】命令272

8.5.9 【lvresize】命令273

8.5.10 【lvs】命令275

8.6 逻辑管理器命令276

8.6.1 【lvmchange】命令276

8.6.2 【lvmdiskscan】命令276

8.6.3 【lvmdump】命令278

8.7 本章小结280

第9章 Fedora Core 8文件系统的管理281

9.1 文件系统类型的概述281

9.1.1 ext2和ext3文件系统281

9.1.2 Swap文件系统282

9.1.3 vfat文件系统283

9.1.4 NFS文件系统284

9.1.5 ISO9660文件系统285

9.2 文件系统创建的一般方法285

9.3 文件系统维护命令的操作289

9.3.1 【mkfs】命令289

9.3.2 【mkfs.ext2】与【mke2fs】命令290

9.3.3 【mkfs.ext3】命令292

9.3.4 【mkfs.nfs】命令292

9.3.5 【mkSwap】命令293

9.3.6 【Swapon】命令293

9.3.7 【Swapoff】命令295

9.3.8 【e2label】命令296

9.3.9 【findfs】命令296

9.3.10 【fsck】命令297

9.3.11 【fsck.ext2】与【e2fsck】命令298

9.3.12 【fsck.ext3】命令300

9.4 Fedora Core 8的目录结构301

9.5 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303

9.5.1 文件系统的挂载304

9.5.2 显示挂载文件的状态306

9.5.3 卸载挂载点的文件系统307

9.5.4 设置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308

9.6 NFS文件系统的应用308

9.6.1 NFS概述308

9.6.2 NFS的安装308

9.6.3 NFS服务器的配置310

9.6.4 NFS共享目录的查询312

9.6.5 NFS服务器维护314

9.6.6 NFS客户端的配置315

9.7 NFS服务器图形配置程序317

9.7.1 NFS服务器图形配置程序的安装317

9.7.2 启动NFS图形配置程序317

9.7.3 【添加】操作317

9.7.4 【属性】操作320

9.7.5 【删除】操作320

9.7.6 【服务器设置】操作320

9.8 本章小结321

服务器架设篇323

第10章 Samba服务323

10.1 Samba服务的概述323

10.2 Samba的主要功能324

10.3 Samba的安装324

10.4 Samba服务的配置327

10.4.1 图形界面下的配置327

10.4.2 修改配置文件进行配置329

10.4.3 Samba用户的管理331

10.5 Samba服务的启动和停止332

10.6 客户端的访问333

10.6.1 Linux客户端的访问333

10.6.2 Windows客户端的访问335

10.7 Samba服务器配置举例336

10.7.1 将Samba配置成主域控制器336

10.7.2 Web界面管理Samba服务器338

10.8 本章小结341

第11章 DHCP服务342

11.1 DHCP服务的概述342

11.1.1 简介342

11.1.2 DHCP的工作原理342

11.1.3 DHCP租约343

11.2 DHCP服务的安装344

11.3 DHCP服务的配置345

11.3.1 修改配置文件345

11.3.2 通过Gdhcpd配置DHCP服务器351

11.4 DHCP服务的管理354

11.4.1 DHCP服务的启动354

11.4.2 DHCP服务的关闭354

11.4.3 DHCP服务的重新启动355

11.5 DHCP服务客户端的访问355

11.5.1 Windows客户端的访问355

11.5.2 Linux客户端的访问356

11.6 本章小结357

第12章 DNS服务358

12.1 DNS服务的概述358

12.1.1 什么是DNS服务358

12.1.2 DNS服务的工作原理359

12.2 BIND的概述361

12.3 DNS服务的安装361

12.3.1 BIND的图形化安装361

12.3.2 命令安装BIND362

12.4 DNS服务的配置363

12.4.1 图形化配置363

12.4.2 命令配置369

12.5 DNS服务的管理384

12.5.1 DNS安全管理384

12.5.2 启动和停止DNS384

12.6 DNS服务客户端的配置386

12.6.1 Linux客户端的配置386

12.6.2 Windows客户端的配置386

12.7 本章小结387

第13章 WWW服务388

13.1 WWW服务的概述388

13.1.1 什么是WWW服务388

13.1.2 WWW服务的工作原理388

13.2 Apache服务器的概述389

13.3 Apache程序的基本结构389

13.4 Apache服务器的安装391

13.4.1 图形化安装391

13.4.2 命令安装391

13.5 测试Apache391

13.6 Apache服务器的配置392

13.6.1 图形化配置392

13.6.2 修改配置文件395

13.6.3 使用Apache中的URL重写功能实现基于名字的大规模虚拟主机的设置399

13.7 WWW服务的管理400

13.7.1 WWW服务的启动400

13.7.2 WWW服务的关闭401

13.7.3 WWW服务的重新启动401

13.8 Apache的一些实际运用的配置401

13.8.1 防止盗链401

13.8.2 限制下载402

13.8.3 禁止读取和写入文件402

13.8.4 用户认证403

13.9 PHP运行环境的配置405

13.9.1 安装PHP405

13.9.2 测试PHP406

13.9.3 配置PHP406

13.10 本章小结412

第14章 FTP服务413

14.1 FTP服务器的概述413

14.1.1 FTP的概念413

14.1.2 FTP的原理413

14.2 vsFTP的简介416

14.3 FTP服务的安装416

14.3.1 vsFTP的图形化安装416

14.3.2 命令行安装417

14.4 FTP服务的配置417

14.4.1 配置基本选项417

14.4.2 开启匿名FTP服务器上传和下载的权限418

14.4.3 设置本地账号419

14.4.4 限制本地用户访问FTP419

14.4.5 安全选项419

14.5 FTP服务的管理420

14.5.1 VSFTPD服务的启动420

14.5.2 VSFTPD服务的关闭421

14.5.3 VSFTPD服务的重新启动421

14.5.4 FTP登录错误421

14.6 FTP服务客户端的访问423

14.6.1 Windows客户端的访问423

14.6.2 Linux客户端的访问424

14.6.3 常用的ftp内部命令详解424

14.7 本章小结428

第15章 MySQL服务器的架设429

15.1 数据库系统429

15.1.1 简介429

15.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429

15.1.3 关系型数据库431

15.2 MySQL简介432

15.2.1 MySQL名字的来历432

15.2.2 MySQL标志的来历432

15.2.3 MySQL的特性433

15.3 MySQL的安装433

15.3.1 图形化安装433

15.3.2 rpm包的安装433

15.4 MySQL的管理434

15.4.1 使用图形化管理工具管理434

15.4.2 mysql-gui-tools的安装434

15.4.3 MySQL Administrator的登录连接435

15.4.4 MySQL Administrator的功能介绍435

15.4.5 命令行管理442

15.5 MySQL服务的管理447

15.5.1 MySQLD服务的启动447

15.5.2 MySQLD服务的关闭448

15.5.3 MySQLD服务的重新启动448

15.6 本章小结448

第16章 SSH和VNC服务器的架设449

16.1 SSH服务器的架设449

16.1.1 SSH服务的概述449

16.1.2 SSH的安装451

16.1.3 SSH的服务器配置452

16.1.4 SSH服务器的服务操作453

16.1.5 Linux客户端的SSH的使用454

16.1.6 Windows客户端的SSH的使用457

16.2 VNC服务器的架设461

16.2.1 VNC的概述461

16.2.2 VNC的安装与卸载462

16.2.3 VNC服务的启用463

16.2.4 Linux客户端VNC使用463

16.2.5 Windows客户端的VNC使用464

16.3 本章小结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