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193119.jpg)
- 王之榜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90252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 社会科学通论13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5
第一节 概论15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15
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简介18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18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
三 科学社会主义21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图书分类知识23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图书的分类23
二 类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图书的原则24
第二节 哲学25
第一节 概论25
一 什么是哲学25
二 哲学的发展27
一 伦理学32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32
二 美学38
三 心理学42
四 逻辑学48
五 宗教学51
第三节 哲学类图书分类知识54
一 哲学图书的分类54
二 类分哲学图书的原则54
一 什么是政治学57
第一节 概论57
第三章 政治学57
二 政治学的发展59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64
一 制度类64
二 行政学65
三 史类66
第三节 政治类图书分类知识67
一 政治图书的分类67
二 关于类分政治类图书的原则68
一 什么是军事学70
第一节 概论70
第四章 军事学70
二 军事学的发展71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73
一 军事学术理论73
二 军事历史学74
三 军事专门学科75
第三节 军事科学图书分类知识76
一 军事科学图书的分类76
二 类分军事科学图书的原则76
一 什么是经济学78
第五章 经济学78
第一节 概论78
二 经济学的发展80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82
一 政治经济学83
二 国民经济计划学84
三 工业经济学86
四 财政学86
五 计量经济学87
一 经济类图书的分类88
第三节 经济类图书分类知识88
二 类分经济类图书的原则89
第六章 法学92
第一节 概论92
一 什么是法学92
二 法学的发展94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97
一 法学基础理论98
二 现实法学99
三 法律史学103
第三节 法律类图书分类知识105
一 法律图书的分类105
二 类分法律学图书的原则105
第七章 教育科学107
第一节 概论107
一 什么是教育科学107
二 教育科学的发展108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110
一 教育学111
三 中、外教育史112
二 教育哲学112
四 比较教育学113
五 教育心理学114
六 分科教学法114
第三节 教育类图书分类知识115
一 教育图书的分类115
二 类分教育图书的原则116
一 什么是文化117
第一节 概论117
第八章 文化、体育117
二 什么是体育、体育科学118
第二节 文化事业、体育科学的概况118
一 文化事业概况118
二 体育科学分支学科119
第三节 文化、体育类图书分类知识120
一 文化类图书的分类及类分原则120
二 体育类图书的分类及类分原则122
第一节 概论123
一 什么是语言文字学123
第九章 语言文字学123
二 语言文学学发展概况124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126
一 理论语言学126
二 应用语言学127
三 语言学的三个支系128
四 世界语系和汉语129
第三节 语言文字类图书分类知识131
第一节 概论133
一 什么是历史学133
第十章 历史学133
二 历史学的发展134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140
一 史学概论140
二 典章制度史141
三 史料学141
四 考古学142
第三节 历史学图书分类知识143
一 历史学图书的分类143
二 类分历史学图书的原则143
一 什么是地理学146
第一节 概论146
第十一章 地理学146
二 地理学的发展147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151
一 地理学体系简表151
二 人文地理学152
第三节 地理学图书分类知识154
一 地理学图书的分类155
二 类分地理学图书的原则155
一 什么是社会学157
第一节 概论157
第十二章 社会学157
二 社会学的发展160
第二节 分支学科介绍165
一 理论社会学166
二 应用社会学167
第三节 社会学图书分类知识168
第十三章 新兴学科170
第一节 “三论”简介171
一 系统论171
二 控制论174
三 信息论176
第二节 科学学简介177
第三节 情报学简介181
第四节 未来学简介184
第五节 行为科学简介188
第六节 领导学简介191
第二编 社会科学作家、作品介绍195
第一章 中国社会科学作家、作品介绍197
第一节 先秦时代197
一 管仲及《管子》198
二 范蠡及其经济思想199
三 孔子及其作品200
四 老子及《道德经》203
五 墨子及《墨子》205
六 孙子和《孙子兵法》207
七 孟子及《孟子》209
八 庄子及《庄子》210
九 荀子及《荀子》212
十 韩非及《韩非子》214
十一 关于《周易》215
十二 几种史书简介217
第二节 两汉时代220
一 桑弘羊221
二 董仲舒及其著作223
三 司马迁和《史记》224
四 刘向、刘歆父子及其著作226
五 班固和《汉书》228
六 王充和《论衡》230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231
一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233
二 陈寿和《三国志》237
三 范晔和《后汉书》238
四 郦道元和《水经注》239
五 范缜及《神灭论》240
第四节 隋唐时代242
一 隋唐佛教的几个代表人物及著作244
二 刘知几及《史通》247
三 韩愈及其著作248
四 柳宗元、刘禹锡及其著作249
五 杜佑及《通典》252
第五节 宋元明时代253
一 二程及其著作255
二 朱熹及其著作256
三 王安石及其著作258
四 张载及其著作259
五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61
六 郑樵及《通志》262
七 马端临及《文献通考》264
八 王守仁及其著作265
九 李贽及其著作266
第六节 清代267
一 方以智及其著作269
二 黄宗羲及其著作270
三 王夫之及其著作272
四 顾炎武及其著作273
五 顾祖舆及《读史方舆纪要》274
六 戴震及其著作275
第七节 近代277
一 龚自珍及其著作279
二 魏源及其著作280
三 康有为及其著作282
四 梁启超及其著作284
五 章炳麟及其著作285
六 孙中山及其著作286
七 朱执信及其著作288
第八节 现代289
一 蔡元培及其著作291
二 王国维及其著作292
三 李大钊及其著作294
四 胡适及其著作295
五 陈垣及其著作297
六 陈寅恪及其著作297
七 陶行知及其著作298
八 郭沫若及其著作299
九 董必武及其著作302
十 陈望道及其著作303
十一 冯友兰及其著作305
十二 瞿秋白及其著作306
十三 侯外庐及其著作308
十四 范文澜及其著作309
十五 艾思奇及其著作310
十六 李达及其著作312
十七 费孝通及其著作313
第二章 外国社会科学作家、作品介绍316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316
一 德谟克利特317
二 苏格拉底319
三 修昔底德320
四 色谱芬322
五 柏拉图323
六 希罗多德325
七 亚里士多德326
八 李维328
九 昆体利安(昆体良)329
十 塔西佗330
十一 奥古斯丁331
第二节 中世纪333
一 托马斯·阿奎那334
二 罗吉尔·培根335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337
三 马可·波罗337
一 但丁·阿里盖利339
二 薄伽丘341
三 马基雅弗里342
四 布鲁诺344
五 马丁·路德345
六 托马斯·莫尔346
七 托马斯·康帕内拉348
八 夸美纽斯350
第四节 16-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351
一 弗兰西斯·培根352
二 霍布斯354
三 笛卡尔355
四 温斯坦莱357
五 威廉·配第358
六 洛克359
七 斯宾诺莎361
八 莱布尼兹363
九 孟德斯鸠364
十 魁奈365
十一 伏尔泰367
十二 富兰克林368
十三 拉美特里369
十四 休谟370
十五 卢梭372
十六 狄德罗373
十七 爱尔维修375
十八 霍尔巴赫376
十九 亚当·斯密377
第五节 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时期379
一 康德381
二 圣西门383
三 傅立叶384
四 欧文386
五 马尔萨斯387
六 李嘉图388
七 西斯蒙弟390
八 克劳塞维茨391
九 黑格尔392
十 叔本华395
十一 孔德396
十二 费尔巴哈397
第六节 现代时期400
一 约翰·穆勒401
二 斯宾塞402
三 阿·马歇尔404
四 尼采405
五 威克塞尔407
六 杜威408
八 弗洛伊德411
九 克罗齐413
十 罗素414
十一 桑代克415
十二 费弗尔417
十三 凯恩斯418
七 怀特海419
十四 汤因比420
十五 萨特421
十六 华·里昂惕夫423
十七 加尔布雷斯424
一 马克思的生平426
第三章 经典作家作品介绍426
第一节 马克思426
二 马克思的著作428
第二节 恩格斯430
一 恩格斯的生平430
二 恩格斯的著作431
第三节 列宁432
一 列宁的生平432
二 列宁的著作434
一 斯大林的生平435
第四节 斯大林435
二 斯大林的著作436
第五节 毛泽东437
一 毛泽东的生平437
二 毛泽东的著作439
第三编 社会科学作家作品简表441
一 中国作家作品简表443
二 外国作家作品简表457
附录:参考书目473
编后语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