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
  • 李国强,沈祖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44983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钢结构框架体系弹性及弹塑性分析与计算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概论1

第一节钢结构框架体系的种类1

第二节钢框架的梁柱连接形式2

第三节钢框架的节点域变形3

第四节钢结构框架体系的主要分析问题和分析方法5

第五节钢结构框架体系单元种类6

一、受拉梁单元7

第一节方程的一般形式7

第二章梁单元的弹性刚度方程7

二、受压梁单元12

三、方程的级数展开13

第二节方程的特殊形式15

一、忽略剪切变形的影响15

二、忽略轴力的影响17

三、忽略轴力和剪切变形的影响18

第三节方程的应用示例18

第一节单向受弯梁截面的屈服22

第三章框架梁柱截面屈服与滞回模型22

第二节单向受弯柱截面的屈服23

第三节双向受弯柱截面的屈服26

一、初始屈服面方程26

二、极限屈服面方程26

三、极限屈服面方程的近似表达式32

四、扭矩对屈服面方程的影响33

第四节滞回模型35

一、反复加载与滞回特性35

二、梁截面滞回模型36

三、单向受弯柱截面滞回模型38

四、双向受弯柱截面滞回模型39

第五节梁柱截面受力与变形状态判别41

第四章梁单元弹塑性刚度方程42

第一节塑性铰理论43

一、单元一端形成塑性铰情形43

二、单元两端形成塑性铰情形46

第二节Clough模型47

第三节广义Clough模型48

第四节弹塑性铰模型50

第五节弹塑性铰模型与(广义)Clough模型的对比55

一、单元仅端1屈服情形55

二、单元两端均屈服情形56

三、数例57

第五章柱单元弹性及弹塑性刚度方程60

第一节柱单元的受力与变形60

第二节双向受弯柱单元的弹性刚度方程61

第三节双向受弯柱单元的弹塑性刚度方程62

第四节单向受弯柱单元的弹性及弹塑性刚度方程63

第五节方程的试验验证69

一、试件69

二、加载装置与测点布置72

三、加载方案73

四、试验的理论分析79

五、分析与实测的对比79

一、节点域的受力及弹性刚度84

第六章节点域和梁柱连接受力性能及其对框架梁柱刚度影响84

第一节节点域的受力性能84

二、节点域剪切变形与剪切力矩的弹塑性关系87

第二节节点域剪切变形对框架梁、柱刚度的影响88

一、连带节点域框架梁单元刚度方程88

二、连带节点域单向受弯柱单元刚度方程91

三、连带节点域双向受弯柱单元刚度方程93

第三节梁柱连接受力性能95

一、半刚性连接的约束关系95

二、半刚性连接的滞回关系102

第四节梁柱连接变形对框架梁刚度的影响104

一、连带连接框架梁单元刚度方程104

二、连带连接及节点域框架梁单元刚度方程107

第五节示例107

一、节点域对框架侧移的影响107

二、梁柱连接对框架侧移的影响113

第七章支撑单元弹性及弹塑性刚度方程117

第一节支撑的受力与滞回特性117

第二节 支撑弹性及弹塑性刚度的理论分析方法118

第三节支撑的滞回模型125

第四节支撑的刚度方程127

第八章剪切梁及其弹性与弹塑性刚度方程130

第一节偏心支撑框架与剪切梁130

一、偏心支撑框架130

二、剪切梁的条件130

第二节剪切梁的滞回模型132

第三节剪切梁的刚度方程134

第一节一般分析方法136

第九章平面框架体系弹性稳定分析136

第二节计算长度法137

一、框架柱计算长度概念137

二、计算假定与计算简图139

三、计算长度计算公式140

四、计算长度简化计算公式145

五、计算长度的修正146

六、剪切变形对计算长度的影响148

一、侧移刚度约束对框架柱计算长度的影响149

第三节示例149

二、计算长度法示例151

三、计算长度的修正示例153

第十章平面框架体系非线性分析156

第一节一般分析方法157

一、受载分类157

二、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判别准则157

三、分析步骤159

四、基本单元与基本未知量159

五、第一类受载的结构分析160

六、第二类受载的结构分析161

七、数例161

第二节考虑P-△效应的近似计算165

一、近似计算公式165

二、示例166

第三节考虑P-△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168

一、简化模型的建立168

二、数例171

第十一章平面框架体系地震反应分析172

第一节一般分析方法172

一、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172

二、结构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174

三、结构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的确定178

四、算例180

第二节半刚架分析模型181

一、分析假定与半刚架折算规则182

二、半刚架梁单元刚度方程184

三、算例185

第三节剪弯层分析模型189

一、模型的等效刚度190

二、模型的层间剪切屈服参数193

三、示例195

第四节支撑框架结构简化分析模型198

一、支撑框架的分解与简化198

二、纯框架的层间刚度矩阵199

三、纯支撑体系的层间刚度矩阵200

四、算例201

第十二章空间框架体系分析模型203

第一节空间杆系模型203

一、局部坐标转化为整体坐标204

二、楼面的无限刚性要求209

三、结构的总体刚度方程及静力凝聚211

第二节平面子结构模型213

一、平面子结构在整体坐标下的刚度方程213

二、空间框架的总体刚度方程217

三、算例218

第三节综合离散模型220

一、综合离散法的基本思想220

二、广义单元分析223

三、广义结构刚度方程228

四、结构分析步骤229

五、数例230

符号意义234

参考文献2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