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材 无机化学 第2版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教材 无机化学 第2版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179859.jpg)
-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39710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材 无机化学 第2版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1
1-1基本概念和术语1
1-1-1体系和环境1
1-1-2状态函数1
1-1-3功和热2
1-1-4内能3
1-1-5能量守恒3
1-2反应热与反应焓变5
1-2-1恒压反应热5
1-2-2热化学方程式6
1-2-3反应焓变7
1-2-4黑斯定律8
1-3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几种热效应10
1-3-1生成焓10
1-3-2离子水合焓12
1-3-3键焓13
1-4反应热的热力学计算13
1-4-1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热13
1-4-2由键焓估算反应热15
复习、思考题16
习题18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21
2-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1
2-2-1分子碰撞理论简介23
2-2反应速率理论23
2-2-2过渡状态理论简介25
2-2-3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26
2-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27
2-3-1浓度(或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7
2-3-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0
2-3-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2
2-3-4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34
2-4化学反应的限度35
2-4-1化学平衡状态35
2-4-2化学平衡常数37
2-4-3标准平衡常数40
2-4-4多重平衡规则41
2-4-5化学平衡的计算42
2-5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的判断46
2-5-1化学反应的自发性46
2-5-2化学反应的熵变48
2-5-3吉布斯(Gibbs)自由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50
2-5-4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据52
2-6化学平衡的移动55
2-6-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5
2-6-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6
2-6-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57
2-6-4催化剂和化学平衡58
2-7-1综合应用的基本思路62
2-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综合应用62
2-7-2合成氨生产操作最佳条件的选择63
复习、思考题64
习题68
第三章溶液中的离子平衡72
3-1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72
3-1-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72
3-1-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76
3-1-3弱酸或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79
3-1-4 电离平衡的移动,同离子效应82
3-1-5缓冲溶液84
3-1-6盐类的水解88
3-2-1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和溶度积93
3-2溶液中的多相离子平衡93
3-2-2沉淀反应97
3-2-3沉淀的溶解104
3-2-4沉淀的转化107
3-3强电解质的电离108
3-3-1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态108
3-3-2活度和活度因子108
*3-4酸碱的质子理论109
3-4-1酸、碱定义及其共轭关系110
3-4-2酸碱反应112
复习、思考题114
习题116
4-1-1 氧化值法120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120
4-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120
4-1-2离子-电子法123
4-2电极电势124
4-2-1 原电池124
4-2-2电极电势的产生126
4-2-3电极电势的测定128
4-2-4 电极电势的理论计算131
4-2-5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能斯特(Nernst)方程式132
4-2-6电极电势的应用137
4-3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39
4-3-1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39
4-3-2氧化还原反应的限度141
4-4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144
复习、思考题147
习题150
第五章原子结构155
5-1玻尔原子模型155
5-1-1原子光谱155
5-1-2玻尔(Bohr)的氢原子模型157
5-2量子力学原子模型159
5-2-1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的特性159
5-2-2原子轨道162
5-2-3电子云166
5-2-4量子数169
5-3-1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174
5-3核外电子的分布174
5-3-2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175
5-3-3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178
5-3-4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184
5-3-5元素周期系与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184
*5-3-6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187
5-4原子性质的周期性189
5-4-1原子半径189
5-4-2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192
5-4-3电负性(χ)196
5-4-4元素的氧化值196
复习、思考题199
5-4-5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99
习题200
第六章分子结构205
6-1键参数206
6-1-1键能206
6-1-2键长207
6-1-3键角207
6-2共价键209
6-2-1价键理论209
6-2-2共价键的类型213
6-2-3配位共价键215
6-3-2键型过渡216
6-3-1离子键216
6-3离子键及键型过渡216
6-4分子的几何构型218
6-4-1杂化轨道理论218
*6-4-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27
6-5分子轨道理论234
6-5-1分子轨道的基本概念235
6-5-2分子轨道的形成235
6-5-3分子轨道的能级238
6-5-4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241
6-6分子间力和氢键245
6-6-1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245
6-6-2分子间力250
6-6-3氢键254
复习、思考题259
习题261
第七章晶体结构264
7-1晶体及其内部结构264
7-1-1晶体的特征264
7-1-2晶体的内部结构267
7-1-3单晶体和多晶体268
7-2离子晶体269
7-2-1离子晶体的特征和性质269
7-2-2离子晶体中最简单的结构类型269
7-2-3离子的堆积规则270
7-2-4离子晶体的稳定性275
7-3-1原子晶体278
7-3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278
7-3-2分子晶体279
7-4金属晶体280
7-4-1 金属晶体的内部结构280
7-4-2金属键281
7-5混合型晶体282
7-6离子极化283
7-6-1 离子的电子构型284
7-6-2离子极化的概念284
7-6-3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288
7-7-1 实际晶体的缺陷及其影响291
*7-7实际晶体291
7-7-2实际晶体的键型变异292
复习、思考题292
习题294
附录297
附录1 本书常用量的符号297
附录2 本书所用单位制的几点说明298
附录3 标准热力学数据(298.15K)301
附录4 电离常数(298.15K)306
附录5 溶度积常数(298.15K)307
附录6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09
8-1-1元素的自然资源315
第八章氢希有气体315
8-1元素概述315
目录315
元素周期表315
8-1-2元素的分类318
8-1-3单质的制取方法319
*8-1-4埃灵罕姆图及其应用320
8-2氢322
8-2-1氢原子的性质及其成键特征322
8-2-2 氢的制备和性质323
8-2-3氢化物326
8-2-4氢能源328
8-3希有气体330
8-3-1 希有气体的发现330
8-3-2希有气体的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331
8-3-3希有气体化合物333
*8-3-4希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举例335
复习、思考题336
习题337
第九章卤素338
9-1 卤素的通性338
9-2卤素单质340
9-2-1物理性质340
9-2-2化学性质342
9-2-3 卤素的制备和用途344
9-3 卤化氢和氢卤酸346
9-3-1制备346
9-3-2性质347
9-4卤化物350
9-4-2 p区同族元素卤化物的性质和键型351
9-4-1 同周期元素卤化物的性质和键型351
9-4-3同一金属不同卤化物的性质和键型352
9-4-4 同一金属不同氧化值卤化物的性质和键型352
9-4-5金属卤化物的制备举例353
9-5 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355
9-5-1概述355
9-5-2次氯酸及其盐357
9-5-3氯酸及其盐358
9-5-4高氯酸及其盐359
9-5-5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递变规律360
9-5-6溴和碘的含氧酸及其盐361
9-6拟卤素363
复习、思考题365
习题366
第十章氧族元素369
10-1氧族元素的通性369
10-2氧臭氧过氧化氢370
10-2-1氧370
10-2-2臭氧371
10-2-3过氧化氢373
10-3硫及其重要化合物377
10-3-1单质硫377
10-3-2硫化氢和硫化物378
10-3-3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382
复习、思考题395
习题396
第十一章氮族元素399
11-1氮族元素的通性399
11-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400
11-2-1氮气的制备和化学模拟生物固氮400
11-2-2 氨和铵盐401
11-2-3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406
11-3磷及其重要化合物415
11-3-1磷的同素异形体415
*11-3-2磷的氢化物416
11-3-3磷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416
11-3-4磷的氯化物422
11-4-1砷、锑、铋的单质423
11-4砷、锑、铋及其重要化合物423
*11-4-2砷、锑、铋的氢化物424
11-4-3砷、锑、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424
11-4-4砷、锑、铋的盐427
11-5含砷废水的治理429
复习、思考题430
习题431
第十二章碳族和硼族元素434
12-1碳族和硼族元素的通性434
12-2碳的重要化合物436
12-2-1碳的氧化物436
12-2-2碳酸及其盐438
12-3-2硅的重要化合物444
12-3硅及其重要化合物444
12-3-1单质硅444
12-4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451
12-4-1锡、铅的性质和用途451
12-4-2锡和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453
12-4-3锡和铅的盐类454
12-4-4锡和铅的硫化物457
12-5硼及其重要化合物457
12-5-1 单质硼457
12-5-2硼的氢化物458
12-5-3硼的含氧化合物460
12-5-4硼的卤化物465
12-6 硼和硅的类似性—对角关系466
12-7铝的重要化合物467
12-7-1氧化铝和氢氧化铝467
12-7-2铝盐468
12-8新型无机材料470
12-8-1高温结构材料471
12-8-2高强度、高硬度材料471
12-8-3碳纤维材料472
复习、思考题472
习题473
第十三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477
13-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477
13-2氢化物480
13-3氧化物481
13-3-1正常氧化物482
13-3-2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483
13-4氢氧化物484
13-5盐类486
13-5-1盐类的性质486
13-5-2 K+,Na+,Mg2+,Ca2+,Ba2+的鉴定488
13-6锂与镁,铍与铝的相似性488
13-6-1锂与镁的相似性489
13-6-2铍与铝的相似性489
复习、思考题489
习题490
14-1-1单质的晶体结构类型492
14-1单质492
第十四章主族元素综述492
14-1-2单质的化学性质495
14-2共价型氢化物496
14-2-1热稳定性497
14-2-2还原性497
14-2-3水溶液的酸碱性498
14-3卤化物498
14-3-1热稳定性498
14-3-2水解性499
14-4氧化物499
14-4-1键型和结构499
14-4-2性质500
14-5-1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502
14-5氢氧化物和含氧酸502
*14-5-2含氧酸的酸性强度——鲍林规则503
14-5-3缩合酸505
14-5-4简单含氧酸的结构506
14-5-5碱的分类和性质507
14-6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507
14-6-1溶解性507
14-6-2热稳定性508
14-6-3氧化还原性509
复习、思考题511
习题512
15-1-1配合物的定义514
第十五章配位化合物514
15-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514
15-1-2配合物的组成515
15-1-3配合物的化学式及命名518
15-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519
15-2-1价键理论520
*15-2-2晶体场理论526
15-3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538
15-3-1配离子的解离平衡538
15-3-2配离子的稳定常数539
15-3-3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540
15-4-1螯合物的概念543
15-4螯合物543
15-4-2螯合剂544
15-4-3螯合物的特性545
15-4-4配合物形成体和配位原子在周期表中的分布547
15-5配合物的应用548
15-5-1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548
15-5-2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550
复习、思考题552
习题555
第十六章过渡元素(一)559
16-1-1原子的电子层结构560
16-1-2原子半径560
16-1过渡元素的通性560
16-1-3氧化值561
16-1-4金属活泼性563
16-1-5离子的颜色564
16-1-6配合性565
16-1-7催化性566
16-1-8磁性566
*16-1-9非整比化合物566
*16-2钛及其重要化合物567
16-2-1钛的性质和用途567
16-2-2钛的重要化合物568
*16-3钒的重要化合物571
16-3-1五氧化二钒571
16-3-2钒酸及其盐572
16-4-1铬、钼、钨的性质和用途573
16-4铬、钼、钨及其重要化合物573
16-4-2铬的电势图574
16-4-3铬的重要化合物574
*16-4-4钼和钨的重要化合物581
16-5锰的重要化合物583
16-5-1锰的电势图584
16-5-2锰的重要化合物584
16-6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589
16-6-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590
16-6-2盐类592
16-6-3配合物595
复习、思考题600
习题603
第十七章过渡元素(二)608
17-1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的通性608
17-2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609
17-2-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609
17-2-2盐类611
17-2-3配合物614
17-2-4铜(Ⅰ)和铜(Ⅱ)的相互转化616
17-3锌族元素的重要化合物617
17-3-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617
17-3-2盐类618
17-3-3配合物622
17-3-4汞(Ⅰ)和汞(Ⅰ)的相互转化623
17-3-6含镉废水的处理625
*17-3-5金属有机化合物625
17-3-7汞的污染和防治626
复习、思考题627
习题629
第十八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633
18-1镧系元素的通性633
18-1-1价层电子结构634
18-1-2氧化值635
18-1-3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636
18-1-4离子的颜色639
18-1-5金属活泼性640
18-2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640
18-2-1 Ln(Ⅲ)的化合物640
18-3-1有机溶剂萃取法642
18-2-2 Ln(Ⅳ)的化合物642
18-3希土元素的分离642
18-3-2离子交换法643
18-4锕系元素的通性643
*18-5钍和铀的重要化合物645
18-5-1钍的重要化合物645
18-5-2铀的重要化合物645
18-6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用途647
18-6-1镧系元素的用途647
18-6-2锕系元素的用途647
复习、思考题648
附录:参考书及课外读物649
习题答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