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 第5版
  • 伍德昌,陈善光,黄理稳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3295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概论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1

一、研究对象1

二、基本内容2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4

一、重要意义4

二、基本方法6

资料摘编7

一、“社会主义”一词的源流及含义7

二、几种科学地认识和研究社会主义的方法10

第一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6

第一节 从古代理想社会观到近代空想社会主义16

一、古代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16

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30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30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2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5

一、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35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37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43

资料摘编45

一、莫尔的《乌托邦》简介45

二、最初尝试突破空想体系的先驱者48

第二章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53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53

一、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53

二、马克思、恩格斯促进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三大成果54

三、列宁在新的历史时代为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做出的新贡献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56

一、关于落后国家可能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56

二、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59

第三节 俄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62

一、列宁对俄国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三次探索实践62

二、列宁晚年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68

三、斯大林对列宁的建设社会主义政策的转变73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历史地位75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75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原因76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国际影响78

资料摘编81

一、关于马克思对“通过卡夫丁峡谷”典故的引用81

二、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反对派——布哈林83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和发展历程85

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85

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历程的主要阶段和特点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基本经验94

一、明确改革性质,坚持正确方向94

二、为实现改革的目的和任务,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96

三、正确处理好进行全面改革时的各种关系97

第三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101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剖析101

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105

资料摘编108

一、关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改革开放概况108

二、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模式115

三、匈牙利的“指导性计划经济”模式117

四、关于全球化中的经济全球化120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125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125

一、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125

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2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130

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任务作出了新概括130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了新认识135

三、对社会主义经济属性和经济体制的认识实现了新突破137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41

一、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141

二、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145

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148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152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作出新的理论概括152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154

三、为促发展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思路新认识157

资料摘编160

一、关于三个最新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160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166

三、关于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168

第五章 时代的新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170

第一节 世界的新时代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170

一、当今世界所处的新时代170

二、现时代主题的新变化174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新转变177

第二节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动态181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分化与新组合新崛起181

二、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发展184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改变不了历史大趋势193

一、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93

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能消除其固有矛盾197

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意义203

四、以辩证统一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06

资料摘编211

一、瑞典社会民主党及其“瑞典模式”211

二、第四国际的社会主义213

三、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214

四、对当代资本主义十种模糊认识的评析217

终论2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222

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222

二、开辟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223

三、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224

四、对引领经济全球化朝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曲折性长期性与光明前景227

一、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需经过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228

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代替资本主义需经过长期、曲折和艰巨的斗争230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光明前景232

资料摘编234

一、对“趋同论”的评析234

二、爱因斯坦谈论“为什么要社会主义”238

后记242

第二版后记243

第三版后记244

第四版后记245

第五版后记247

热门推荐